二、学术史评价

既往研究在明清楚雄社会经济的许多方面已有了较为广泛的探讨,但也存在一些偏颇之处。历史上的楚雄地区,与中央或中原政权之关系若即若离,羁縻或土司制度曾在此长期实施。明代之前,楚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中原地区。明清时期中央政府通过改土归流、赋役改革、矿业开发、兴办儒学等措施,彻底改变了楚雄彝乡的社会面貌和经济状况。

因此,对明清楚雄地区社会经济的研究,首先应立足于上述历史背景,在深度挖掘、考察和阐释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研究。显然,这方面的开拓工作目前做得还远远不够,突出表现是综合反映明清楚雄社会经济发展的专著尚属阙如。如前所述,无论是边疆史、民族史,还是土司史、经济史,基本是关于云南的通史,专涉明清社会经济发展的并不多,具体到对明清楚雄的研究,那就更为鲜见了。中国古代区域经济史的研究,对整个中国古代经济史而言,属于局部的微观考察,是整体、宏观研究的基础和依托,是深化经济史研究的一条途径;同时也是对古代史籍注意区域差异的优秀史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30)宏观研究较多而微观考察较少,因而显得不够系统、具体、深刻。(31)

其次,在中国古代经济史层面上,一个比较典型的现象是府县一级不仅研究专著少,而且研究深度也不足。该现象在云南边疆史地研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历史文献所载社会经济资料阙如,且有限的资料分布零散是第一位的原因。一些冠以“中国”字样的成果,多以经济发达地方的史实或典型范例说事,以点带面,从而令大家熟悉的常常是不够全面的,或者说是局部的中国史。而以“西南”“云南”为题的社会经济史研究,对楚雄的关注也并不多。

最后,还有其他方面的不足。一是在区域社会经济史领域,清代研究成果要远多于明代,盐业经济的研究成果要比其他行业丰富。二是相当数量的论文选题重复,没有新意或者新意很少。三是既有研究以传统社会经济史的视角做定性论述者多,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做定量分析的较少。

仔细审视楚雄这片孕育中华远古文明的沃土,前贤已对其民俗和文化有了深入研究,而对于其社会经济,尤其是明清社会经济史方面,尚未给予足够重视。不过,我们欣喜地看到,除了前述研究专著和论文外,关于楚雄地区社会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史料整理工作还是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比如《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32)的整理和出版。另外,还有一些碑刻、彝文文献等存留于世。如何考订、辨析这些弥足珍贵的遗存资料,并将散落的点滴文献记载,整理成既接近历史原貌又富有逻辑性,既有学术价值又有社会意义的专著,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