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式软装:软装配饰实例解析Ⅱ
- 中装环艺教育研究院
- 4169字
- 2020-08-28 23:29:32
前言 中式建筑装饰陈设的传承与创新
今天我们谈室内设计,更确切地讲我们应该是为人们营造一个生存环境或者让环境变得更加宜居。居家环境是我们小的生存环境,其实大到城市规划、园林景观、建筑结构,小到室内装饰、软装配饰陈设艺术,都应该是整体化的系统工程;室内设计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室内,也不应该停留在室内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层面上,当然使用功能是设计的前提也是设计的初衷,如果仅仅停留在使用功能设计基础上,那么我们的设计就会缺少了生命力,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阳是功能也是形式,而阴却是灵魂,没有了设计的理念和设计灵魂,就像一个身体健壮却没有思想的人。装饰也不能停留在形式的表面上,为了形式而形式,也就失去了形式的意义。那么这种设计也就更难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中式的传统设计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古建”“少数民族建筑”和“传统建筑”上,当然古建、少数民族建筑和传统的建筑是民族建筑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式的设计风格更应该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设计理念以及民族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既不能全盘西化走所谓的“国际式”而丢掉了传统的设计精髓,也不能全盘复古、仿古;毕竟传统文化代表的是过去,代表过去的人和事物以及过去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而今天的设计更应该有前瞻性、预见性,来适合当下甚至未来的发展,更不应该千城一面。
中国的室内设计应该践行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相结合的创新道路,将地域文化和中国文化相结合,创造出既符合时代潮流和现代生活方式,又具有永恒的生命力的作品。社会形态是循序渐进的,是发展变化的,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归根结底,好的作品不仅仅会刻上时代的烙印,也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和促使时代的进步与发展。
中式的室内设计,体现的应该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理念,应该是平和的、内敛的、含蓄的,讲的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更多体现的是传统的文化精神和理念,而不只停留在形式上。
只有传承并发扬创新的设计,才可以真正成为未来宜居的、人性化的设计,一切不以人为出发点的设计都是不能长久的,这与当下那些追求和迎合利益最大化的设计是背道而驰的。
既然谈到中式,我们就一定要了解传统中式都有哪些鲜明的特点,只有了解过去,才可以创意未来。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建筑装饰和陈设也因地域的不同、生活习惯的不同以及信仰的不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地域差异。但归纳总结起来又有着一些共同特征,例如:第一,所有的建筑和装饰都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无论宫廷建筑还是民俗建筑,无论是皇家还是民间,甚至官级大小、贫富之间都有着十分明显的等级差别。第二,所有的建筑装饰和陈设都是科学的,比如我们看到的斗拱,采用复杂的体系使屋檐出挑很大,可遮阳也可避雨,可以保护梁架加大体量,翘曲的屋檐还可以排雨、保护建筑的基础并尽量容纳冬日阳光。第三,所有的建筑和装饰都做到了与周围环境的有机结合,使建筑和周围环境做到了“天人合一”,相得益彰。第四,所有的建筑装饰和陈设受礼制和玄学的影响:如,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宅舍布局必是前堂后室,宫殿中是前朝后寝,都是礼制精神的反映。白色为金,绿为木,黑为水,红为火,黄为土;黄色象征着权利,成为皇家专用色彩。房屋为木制结构,所以彩绘为蓝色、白色、青色,青出于蓝,蓝色五行属水,水克火;白色为金,金生水,水克火,取其意。第五,所有的建筑结构和装饰并重,建筑构件同时也具有强烈的装饰作用,这一点十分突出,如:须弥座、栏杆、柱础、格扇、斗拱、雀替、悬鱼等构件,本身既起到结构作用,同时在造型与装饰上也有美化的功能。绘画,在建筑的梁枋、斗拱和藻井天花上,用油漆彩绘龙凤、人物、花草或几何纹样图案,既保护了木制构件,又有很好的装饰效果。但是装饰的原则是:用吉祥如意的象征符号、图案为使用者祈福,表示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物以载道的设计理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科学的创新,我们赖以生存的居住环境也随之而有所改变。我们了解传统文化,是为了继承和借鉴古人的优秀设计思想,继承和发扬好的装饰设计、陈设艺术的技法和经验,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生存环境的品质和品位。设计应该是为人而服务,一切离开人的设计都是徒劳的;社会发展了、变化了,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不能仅仅以当下或短期时间来进行判断,比如,破坏了生态环境带来的短暂发展,从历史长河中来看是愚昧的;设计如果只是为了迎合人类的惰性和贪婪而实现短暂的利益,是很难立足的。所以设计应该是不断自我否定、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设计应该是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设计应该是有文化的。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民族的才是未来的,只有民族的才可以永恒。
创新不是否定过去,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不同的设计一定为不同的人而服务,而人一定是形形色色的,文化的差异、地域的差异、职业、年龄、文化修养的不同都会使人们形成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需求是千变万化的。但无论设计的要求如何变化,其设计的内容和形式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所以面对今天形形色色、千变万化的空间形态,我们更不能失去理性,更不能失去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功能可以变化、形式可以变化、色彩可以变化、材质可以变化、空间形态可以变化,但唯一不能变化的是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设计精神和灵魂。
我们现在的整个室内设计中,因为更多的空间类型是现代的,很少有纯粹意义上的传统设计,所以我们在做中式陈设的时候,直接把中式传统元素照搬过来,也不太合适,这种纯形式的元素很难和现代风格的空间类型相搭配。所以我们更多的是把传统的中式元素利用新的表现形式或者新的材质进行陈设,这样既能体现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寓意,又能与现代空间相融合,相得益彰。在本书大量的案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现代中式或者称之为新中式的一些陈设特征:
第一,在传统的室内空间中,规划、园林、景观、建筑和室内陈设都是风格完全统一的,外来文化的影响也会融入整个环境中,与之协调。而今天我们居住的环境类型,往往不是我们业主所能左右的,基本上是一种商品化行为,所以我们很难完全做到建筑、园林、景观的室内外的完全结合,再加上如今的个性化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我们今天的风格类型也就变得丰富多彩了。但归纳起来,基本上硬装空间的装饰比例减少,软装陈设的比例加大,在软装陈设中,家具的比例是最大的,然后是布艺和灯饰以及其他的艺术品和花艺的陈设。这样既体现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喜好,又对传统文化进行了传承、创新与延续,并且不拘泥于传统。新中式的陈设基本上是从空间、比例、体量、色彩和陈设元素上来表达现代与传统差异。
第二,在色彩的使用方面,传统与现代有了较大的变化。在传统色彩的使用中,分为宫廷色彩和民间色彩。宫廷色彩中使用大量的明黄、朱红、金色等高纯度、炫色系,来象征皇权、贵族的权利至上、神圣不可侵犯,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在士大夫中则会使用低纯度、淡雅的青色来着重表现色彩的天然之美。而民间的色彩大量使用的是靛蓝、土黄、褐色系等,在封建制度的规定下,民间是不允许使用皇权、贵族的色彩的,所以色彩是有着严格的等级之分,甚至某一时期青花瓷器民间都不可以使用。
而在新中式的陈设中,我们没有了上述的传统文化、封建礼制的约束,更多的是根据主人的爱好、色彩的搭配、风格的需求、项目的定位任意使用,但我们不会像过去那样大面积的使用,只是在局部或点缀使用,这样既体现了设计的文化与内涵,又和现代的空间类型相协调。
第三,从软装陈设元素中来体现新中式风格。
比如在整个软装陈设中比例、体量、最具风格代表的家具。传统家具,代表的是礼仪,要求必须是正襟危坐,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家具是可以传承的。而新中式的家具,更多强调的是家具的舒适性、个性化和时尚感,所以侧重点有所改变。
在布艺陈设中,传统布艺皇权贵族使用大量丝绸、帛、绢等贵重材料,体现华丽与尊贵;平民百姓经常使用棉麻材料。然而,新中式布艺变得丰富多彩,如混纺、化纤、丝绸、棉麻、羊毛等,纹样及色彩既经典又传统,同时,巧妙地使用新的形式和法则,并综合考虑现代人的色彩心理。
在灯饰陈设中,传统灯饰早期使用一些贵金属,如金、铜、镀金、错金、银、陶瓷等材质,体现尊贵,后期出现了名贵木材的材质,有些还要加上手工工艺雕刻,再搭配丝绸、帛等华丽布艺,并且还要有象征寓意的图案,不仅解决照明问题,更体现了物以载道的文化思想和内涵。而民间则使用陶灯、铸铁灯。而现代的灯饰陈设,更多地从造型、材质、照明方式和人性化上来考虑。比如造型的多样化,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可以是有寓意的,也可以直接利用形式美;材质上,既可传统也可现代,水晶、玻璃、透光石、亚克力、布艺等,只是在上面加上一些简单的传统文化符号和传统元素就可以了。照明方式方面更加注重人性化设计,直接照明、间接照明、漫反射照明;点光源、线光源、面光源;重点照明、氛围照明等。
在艺术陈设品设计中,传统的艺术陈设品、艺术品,讲的是图必有祥、祥必有意、意必吉祥的陈设设计原则。比如,花瓶一定陈设在几案上,取其平安的寓意;花瓶插上四季花,取其四季平安之意;花瓶和几案必须对称陈设,取其平平安安之意等。而新中式的艺术品陈设除了继承和延续传统陈设品之外,为了更好地和现代环境相结合,更多地使用一些具有趣味性、抽象性、时尚性的融入了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艺术品陈设。
画品陈设方面,传统画品根据空间、位置、面积的不同,相应的代表有:立轴、横批、斗方、扇面、单条等多种样式。题材大部分为:山水、花鸟、人物。表现手法上有:水墨、工笔、重彩、淡彩、大写意、小写意、兼工带写等类型。而新中式的画品陈设,则结合东西方文化,更多地采用混搭的表现形式,比如:用油画表达传统题材,用民族传统布艺直接装裱、镶嵌、雕刻等,体现不同工艺的混搭。悬挂方式上也变得更加随意,会依据形式美的法则和视觉传达的需求来完成陈设要求,比如:传统悬挂更多地使用对称式;现代悬挂方式则更加多样化,有对称、均衡、渐变等多种形式。
我们希望通过本书的大量案例和案例分析,给大家带来理念上的转变、知识上的补足、专业上的提升;给大家带来一些收获,在设计道路和设计生涯中,以我们的微薄之力为您打开设计的心灵之门。
李亮2016年6月13日于北京中装环艺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