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潜意识里是如何挑选另一半的

为什么你会喜欢A而不喜欢B

每个人在挑选伴侣的时候都有一些偏好,有人喜欢高的,有人喜欢瘦的,有人喜欢微胖的,有人喜欢好看的,有人喜欢工作稳定的,有人喜欢有钱的,不一而足。

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会更喜欢某种特质?

你“更喜欢”的这些特质显然是由你的主观偏好决定的,但并非随性所至,每个人的主观偏好形成都必有其因。

我们都有一些共同的喜好,这是从远古演化而来,大体上与如何能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相关,例如男性被普遍喜欢的“更为强壮”的生理特征,女性被普遍喜欢的“更好生养”的生理特征。到了现代,衡量生存能力的指标变了,人们的偏好自然也跟着改变了,例如比起“更强壮”,“更有钱”在生存方面的优势会大得多。

虽说不同的阶层会导致不同的生活经历,从而产生不同的喜好,但大家毕竟都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因此有些基础偏好大都在一起改变。例如,自从食物不再短缺后,人类就渐渐从喜欢胖的过渡到喜欢瘦的了。那么,基于不同个体的个性偏好呢?看起来五花八门,其实也有一定规律。

个人偏好会受到一个人经历的影响,一个人越缺少什么且长期因缺少这种特质而苦恼,就会对这种特质有别样的渴求。例如,从小到大一直有人说你胖,你对“胖”这个词就会特别敏感,所以会很羡慕瘦子。当你要找另一半的时候,也多半倾向于找瘦的,或者至少“瘦”这个特质在你心里特别加分。

“深受其害”会导致回避,“深得其益”则会使人加强对某种特质的偏好。因此,不是只有胖子会注重另一半胖不胖,瘦子若是体验到瘦的好处,也会对“胖瘦”这类特质格外在意。

同理,某女性从小到大一直被人说“矮”,心中略有自卑,于是会希望另一半高一些。这个“高一些”的标准,可能会高过比她更高的女性对于男性身高的期待——身高越是不到160厘米的女性,越可能要求另一半的身高达到175厘米或180厘米以上;身高越是接近170厘米的女性,越可能只要求“比我高就行”。

我们越是享受过哪个特质的好处,且觉得这个特质还不错,就越是希望伴侣也保有并加强这一点;越是在什么地方感到劣势,且影响刻骨铭心,在找伴侣时就越是不希望对方也有这个劣势。

了解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呢?就是为了让我们在选择另一半的时候,能对自己的偏好进行反向修正——搞清我们的主观偏好来源,明白这些来源可能会使我们不自觉地夸大某些特质的效用,就有更大概率避免由于短视而选错人。

例如,有个女孩问我,自己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是否该找个经济条件好的男生?这本身当然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正因为我们自己的经济状况不行,所以对方在经济状况上有优势就会在我们心里特别加分,且容易加分到超限。这就是一种非理性,需要我们人为地去做反向修正——钱很重要,对自己当下的幸福感加成作用很明显,但这种“明显”只存在于从无到有。而在从有到更多的过程中,幸福感并不总是会同比增长,此时别的特质的重要性就会变强。

如果你不懂得人的这种偏好来源和偏好变化的过程,仅凭当下的处境就放纵自己的欲望来指导行为,很容易忽视一些当下看起来不重要但长远会更在意的东西。

为什么你总遇不到心仪的人

“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是最好的结局,但现实中往往做不到。

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就是在你能接收到最好的爱情体验的时候,遇上一个人生中你能遇上的最好加最合适的人,这个概率堪比火星撞地球,基本没可能。

更不用说影响以上概率的还有一个重大因素,那就是你自身,在那个能接收到最好的爱情体验的时期,你是不是最好、最适合对方的你?如果不是,就算运气真的砸在头上,你遇上了那个最好、最合适的人,你们基本也只能遗憾错过,因为他也有自己想要的那个最好、最合适的人。

有一招倒是百分百可以提升遇到对的人的概率,就是把自己变得更优秀,它能科学地增加“好运”降临的概率。若你想再多增加一点好运,那还不够,你还得定向地研究那些你心仪的人大概率会在哪些维度上对另一半有怎样的期待,接着在这些方向上变得更优秀。当你的优点与对方的偏好越来越契合时,你自然就会离自己想要的人越来越近——我们普遍认为的“碰不上”,其实是“抓不到”。

当我们自身越来越优秀时,对另一半的要求可能也会越来越高,这不是“势利”,而是随着优秀程度的增加,你的自信也在同步增加,自然会认为自己配得上更好的人。

尽管如此,由于很多人完全不懂该如何平衡对另一半的期望,导致自身或许已然在人群中属于偏优秀的一部分,却依然找不到心仪的另一半。

每个人对自己的另一半都有多个维度的期望,这很正常,但有些人列的期望组合要么没有可操作性,要么脱离实际,要么自相矛盾。似乎把自己想要的特质往上一码,多花点时间,就能找到对应的人,其实并不是这样。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一个普通人在择偶的时候应该避免设置哪些择偶条件或是条件组合。

1.过硬的“硬项”

我经常看到一些人对伴侣的期待非常具体。这本是一件好事,知道自己具体喜欢怎样的人,但若具体得太过分,就不“科学”了。例如,经常有人要求另一半得在一线城市的市中心有超过100平方米的住房,得有50万元以上的车子,得是500强企业高管。

我们先不说能同时达到这些条件的人有多少,单在期待的设置上就不合理。以上期待都离不开“钱”,而钱有多种表现形式,没有市中心的房子,有国外的别墅行不行?不是公司高管,自己做生意行不行?我们需要先搞清自己要的核心是什么,接着就要尽可能地放宽范围,以使这个核心能够辐射到最大范围,而不仅仅是依靠自己的臆想,框死自己的选择范围。

“硬项”设得太硬的后果,就是把很多本可能符合你的要求的人排除在你的选择范围之外。

身高也是类似的,有人声称将来的另一半必须180厘米以上,可事实上只要对方在其他方面大大超过她的期待,她也可以把这一项放低到170厘米甚至更低,例如当梁朝伟答应做她的伴侣的时候。

人是会权衡的动物,看的都是整体,如果一个人不满足你的某个条件就无法进入你的选择范围,那你或许就会错过他的那些“超纲”的优势。

2.无法量化的条件

孝顺父母、有爱心、知识渊博、幽默等,通常都会是一些人筛选伴侣的条件。但这些条件真的能够帮助你选到合适的人吗?并不能。因为每个人多多少少都认为自己带点这样的“因子”,它们并不像身高、体重、存款等数字那样是多少就是多少。这些特质在不同人眼里有着不同的定义,它们并不能通过一个人的自我评价来获取。

同样的一个行为,在A眼中是孝顺,在B眼中可能就是“妈宝”,所以一个人孝不孝顺不仅跟自己相关,还跟评估方的主观判断有关。既然这样,设置这类条件就毫无意义,它们只能通过相处以后的行为去主观判定。

3.软性的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分两种,一种软性,一种硬性。所谓硬性,就是这些条件本身是严格自相矛盾的,例如要另一半180厘米以上,90斤以下,又要掐起来有点肉嘟嘟的。

犯硬性自相矛盾错误的人通常不太多,但说到软性自相矛盾,忽视的人就多了。它指的是看起来没有硬性相抵触的部分,但事实上达到的可能性极小,小到几乎不可能遇上。

例如,想找个25岁以下的男性,又要年薪百万;各方面条件都极其优秀,但只对我一个人动心;钱都交给我保管,可逢年过节必须制造惊喜买礼物,便宜的还不要;做家务、带孩子,不参加应酬,陪逛街、陪煲剧,事业还得突飞猛进……

由于缺乏对人性的了解,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设置的条件是软性自相矛盾的,自然是望穿秋水也等不到对的人,然后过了某个时间阶段就开始不停地下调选人标准。只是要注意,有些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身的“交易价值”也在降低,于是不得不“过量下调”,这就是条件设置不当造成的后果。

4.条件数量过多

很多人会有困惑:我对另一半的期待照理说也不算苛刻,怎么就这么难找呢?

苛刻与否不仅跟单个条件有关,还跟条件的数量有关。

简单算一个条件概率,如果你对男性的身高要求是180厘米以上,恭喜你,你可能筛掉了80%以上的人;如果再加上税后年收入50万元人民币,恭喜你,你又筛掉了剩余人里的95%;若还要跟你年龄相仿,那1000个人里可能就只有一两个符合你的标准了。如此苛求,你这些年来常常接触的异性中总共能有几个?这样下来,能遇到符合你的要求的人才是怪事。

有些人本身设置的条件门槛单拎出来都不能算特别苛刻,但要同时达到多个条件,乘一下就知道概率有多小了。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以上方式不对,那对的方式该是什么样?

有个游戏很流行,把人的每个优质的特质都标上价,有的3块,有的5块,有的1块,当然正常人都会想要,可你只有10块钱,要了某一些就不得不舍弃另一些。

于是,在这个游戏里,你在规则的限制下,就不得不找出一至两项你最在意的特质,然后包容其他。所有玩这个游戏的人都是这么做的,尽管在割舍的时候会不舒服,但最终都会达成一个结果。可在现实中,大家都忽略了自己只有10块钱甚至更少的钱这个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