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小吴王逞凶欺君,猛虎侯拔戟慑敌

却说高裕领命出征后,一路疾驰赶往南京。

这日行至曲阿时,忽见南京有报传来,言皇城之危已解。高裕大喜,问其细情。

原是周德麟援助南京后,先遣人报于王行端。行端闻知援军将至,便将信射入皇城,欲使守军生惧自溃。

守军得信后急忙报于方俊忠,待其决断。俊忠慌不能决,于是入宫与太傅文法兴等众商议。

法兴得知后亦是一时无绪,尚不能断。众人正迟疑间,忽听太常卿许世明喝道:“今我等举义起事,已无退路。成则功卿败则寇,岂可怀有二心,惧敌降寇。”

文法兴点头称是,附言道:“荣辱兴亡皆在此举。纵使事败亦不枉为人臣!”

众人闻言,皆点头称是。于是方俊忠又往军中,劝慰守军拒敌。

然议事毕后当夜,许世明便密率亲信出城投降,将王行端大军引入皇城。

方俊忠等人未及反应,其众便被行端击破。俊忠与廷尉包宗、太史令宗孝艾皆被击杀于宫中卫龙所。

文法兴闻知大军入城,自知大势已去,入殿寻着元义后,拜伏叩首泣泪道:“臣举义除贼事败,有负夏臣之名。今日臣去,望陛下自为。”言罢,再拜出殿。

元义莫言,只拭泪叹息。

半响过后,宫中厮杀渐息。行端引军于忠宁殿外围住文法兴。

大军正要相攻,却听文法兴喝道:“除贼未成,此天命也!今我先去,汝等群贼必不久于黄泉相见。”

行端闻言大怒,急召众人齐上。片刻后,便将法兴剁成肉泥。

皇城之事暂息后,行端分派众军把守四门,静待高裕亲至。

裕听罢心喜,遣使先往后,便急召三军进发。

未几日,高裕引军赶至南京郊外,见元义引百官已于城外静候,德麟、行端亦率军从旁镇守。

裕急御马上前,临近众人时翻身下马,上前向元义行礼毕,便道:“陛下蒙难臣之过也,幸得行端护佑才保万全。然今虽首恶已除,寰宇暂清,但朝中难免有二心之人。为保万全,当杀一儆百,以儆效尤。”

元义心有不忍,劝慰道:“卿为社稷,北伐齐贼连日奔波,想来早已身心俱疲。朕已于武安殿设宴,当先入城用膳,此事容后再议。”

裕心生不悦,问道:“陛下不必搪塞,此事应当立断,不知陛下何意?”

元义道:“此事朕本欲依卿意而行,然卿既问之,朕也只好陈言。朕之意皇城之危已解,元凶伏诛,此事便可休矣。日后朕宣召陈绩,广颂爱卿护国之功,不知卿意下如何?”

裕心中不满,上前把住元义喝道:“陛下岂不知斩草除根乎?”义受惊生惧,一时无言。百官见此,皆惊惧不已,莫敢上前。

裕环顾群臣见无人敢阻,心中已有计议。调笑几声后,裕便放开元义退却一旁,差人传唤许世明。

世明心觉有功于高裕,闻唤便急步赶来,意欲领赏。

行至身前,世明下拜叩首,正欲邀功之际,却见高裕忽指其喝道:“此贼勾结乱臣意欲作乱,见我大军亲至又临阵倒戈,实为朝中奸恶,左右于我拿下,立斩之!”

世明闻言吓得心胆俱裂,急忙叩首下拜,辩称无罪。

高裕冷笑道:“汝若无罪,岂有此乱乎!”言罢,唤来左右亲卫,将许世明斩于百官面前。

众人见状,早已吓得浑身颤栗,莫敢求情。

裕向元义行礼道:“陛下出城相迎乃臣万幸,今五凶已除,当先入皇城,再言他事。”元义颤栗不止,恐裕相难,赶忙点头默许,于是百官与帝随裕入城。

三军安顿已毕,帝与群臣会宴于武安殿。

帝面南而坐,众臣东西对坐,裕独设一席于帝左阶,面东而坐。

众人正为裕举杯庆贺间,忽见行端自殿外入内,拱手行礼谓元义道:“臣奉世子之命已缉拿乱贼家眷,但请陛下发落。”

义不知所以,目示高裕解惑。裕见此停杯起身道:“臣为陛下所虑,恐贼复起,故派行端如此作为。”

元义心有不满,劝道:“贼已伏诛,何须伤其子嗣?”

裕摆手不理,喝道:“除贼当尽,勿留后患。若不诛贼满门,何以谢天下!此事望陛下屈尊臣意,莫再多言!”言罢,裕便自袖口掏出已撰诏书,书上所言乃夷灭文法兴等五臣三族。

元义本不愿从,但见高裕怒目凝视,百官无人相阻,顿时心中生惧,只得遵从。

行端得令后,直出殿门唤亲信依诏而行。半响时日,文法兴等五臣家族皆被诛杀。

有见于此,群臣匍匐皇帝惊怒,然皆惧高裕权势,不敢多言。

裕见行端归来复命,心中自知事定,于是起身举杯,邀元义道:“请陛下满饮此杯,从此你我君臣一心,谅他乱贼何为!”元义莫敢不从,只得相应。

宴饮毕,百官归去。元义于左右搀扶下退入后宫,寻着皇后刘氏后,义屏退左右,哭诉道:“贼子欺朕尤甚其父,恐夏室不久矣!”

后惊问其何事,元义以实告之。闻知细情后,刘氏叹道:“奈何先帝信高氏奸邪!天命至此,不复求全,只苦陛下耳。”言罢,二人相拥而泣。

数日后,有捷报自各地传来。裕闻知大喜,急召帝与百官于殿,将事告知。

原是叛乱刚起,杨明勋便率帐下亲军出击,一路连战连捷。

大军杀至乌伤时,遇数万贼军相阻。明勋便设伏军于山间,且战且退,引敌入伏后,大军杀出,连斩万余贼寇。

贼首白世才被斩于琅山之下,余众皆散,扬州之乱至此已解。

听罢细情,元义道:“此番祸乱能平,全靠诸卿之力。朕意召诸卿入都,设宴尽数封赏,不知高卿何意?”

裕阻道:“梁楚乱贼尚存,此时不宜召回边将。然有功当赏,臣之意陛下可遣使往军中慰问,授明勋零陵太守兼镇南侯,令其总务军政之事,如此可使边疆无恙。”义知难以违背,只得依其言。

裕又令帝分授王行端周德麟左右武卫大将军之职,皇都军务之事皆掌其手。

百官已知高裕之意,皆呼高裕千岁,裕也笑而相应。

未几日,南京诸事已定,裕心念高行明安危,于是以防备齐军南下为由辞别元义,引亲信归往吴郡,遥控南京。

却说江都战事,自凌云分兵阻断江上粮道后,城内吴军便人心惶惶,多有逃散。

因城中粮草渐不能续,雷泽为防兵变,与众将商议后,便留秦虎驻守江都,自率大军攻略临县,以慰军需。

半月之余,泽连克广源、邹至等地。见齐军势弱可破,泽心中得意,欲一战克之,于是引军直逼灌河口。

有细作早报宇文邕知晓,邕听罢大怒,欲引大军迎战,攻伐雷泽。

裴祖劝道:“敌势颇众,我军恐奈何不得,当与凌云合兵后再战。”邕闻言称是,于是拽起吊桥,坚守不出。

泽率部杀至城下时,见齐军未敢应战,心中更加骄纵。

于是单骑上前,持戟大喝道:“尔等贼子尽是鼠辈,竟无一人敢战!”叫骂半响,见仍是无人应答。

泽只觉无趣,为辱齐军,便将手中一戟直插地中,谓守军喝道:“汝等若能拔动此戟,我便率众退却。”言罢,退回阵中以待。

宇文邕立于城头听见此言,见群情激愤,便选出数十力士,让其尝试。

众力士领命出城,或拔或掀,或推或举,拼尽全力累如牛喘,仍是未撼其分毫。半响过后,众人身心俱疲,无奈退回城去。吴军见状,皆捧腹嘲笑。

泽大笑几声,策马上前,手握戟端,闷声勉力一提,戟便破土而出。三军见状,皆叹服其勇力。

见大军气势如虹,雷泽于是召军猛攻。因灌河口城池低矮,易攻难守,故齐军虽拼死相抗,但仍难掩颓势。

激战一日,城池陷落,宇文邕在亲军护卫下突出城去,奔往海陵。雷泽欲擒杀宇文邕,便率轻骑在后紧追不舍。

齐军奔逃数百里,至海陵郊外胡林时,被雷泽引轻骑追上。

宇文邕心生悲凉,叹谓裴祖道:“天意如此,吾命恐休于此。”

裴祖道:“世子莫要忧虑,请先引军往海陵,据城坚守以待援军。臣为世子阻敌。”言罢,唤来左右亲卫,共挡吴军。

片刻厮杀,齐军死伤无数,几近溃走。雷泽于乱军中遥见宇文邕远遁,急忙绕开裴祖,单骑追杀。

追至相距百步时,泽抽出袖中飞刀,瞄准邕之心肺便掷。

眼见邕毙命之际,忽有一箭射来,正巧挡住飞刀,邕趁机得以走脱。

泽见状大惊,停马驻足寻视,见一白甲白袍之将正持弓相对。此将胯下枣红驹,鞍前一对鸣凤瓮金锤,正是凌云麾下骁将葛文。

原是贺世雄寻着凌云后,告知其近日细情。云闻宇文邕屯兵灌河口,恐雷泽相难,便使人往广陵召徐常明来援。吩咐已毕,云急随世雄前往救援。

行至邹至时,闻雷泽已克灌河口,正往海陵追击宇文邕。云大惊,急遣葛文领骑兵先往相救。

安排已定,云率大军疾行,赶至胡林时,正见裴祖陷入重围。云当即突袭,半响攻杀,大破吴军骑兵。

救下裴祖后,云谓其道:“雷泽在此,江都定然空虚,值此良机,望裴公分兵攻之。至于世子安危,凌某定以死相护。”

裴祖忧道:“雷泽势同猛虎,若分兵而战,恐将军难以抵挡。”

云急道:“今势甚急,望公莫在迟疑。云虽不才,但只雷泽一人,我足以应对,望公宽心。”

裴祖亦知此间良机,听罢便不多言,拱手道:“世子安危全付将军!”言罢,翻身上马,引三千兵马攻往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