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至邺都,宇文颂震怒,于朝议叱责文鹏宗,道:“汝言可平后患,今事何故至此!凌霄行清君侧,朕奈何为之!”
裴祖劝道:“贼将欲反不过早晚之事,非文相之罪也。当思平叛为上,不可再责大臣。”
颂稍止怒意,问道:“卿有何策退敌?”
祖答道:“冀州都督达奚武骁勇非凡,倘其出战,贼必不日可破。”
颂闻言面露难色,道:“达奚武尚需防备并州,分身乏力矣。”
文鹏宗见状,忙进言道:“臣举荐一人,定可退敌。”
颂问是何人。
鹏宗答道:“正是昔日并州都督王绍宗也。太祖取并州时,绍宗为凌霄副将,深知其用兵之法,今使绍宗拒敌,必得奇效。”
众官闻言暗喜,皆附议称赞。
颂正要应允。
裴祖又道:“幽州兵戍边日久,战力颇盛,恐王将军一时难胜,臣请遣使往辽国求援,使乱贼后方自乱。”
鹏宗大惊,急忙劝阻,道:“裴公长于政事短于武略。凌霄之乱不过癣疥之疾,辽国实为心腹大患。怎可为驱小疾,而招大患!”
祖不悦,恼道:“文相何出此言?”
鹏宗答道:“辽主耶律源自并匈奴后,常欲寇关南侵。若非险关在齐,恐幽州早已尽失。今若招辽相助,其便有出兵之由。到时内乱易平,辽若据城不退,奈何!”
齐帝称善,遂授王绍宗为将,使其领三万冀州军平叛,并差人往并州传诏,令晋王刘志远出兵击敌。
诏至并州,刘志远拜接皇命,宣战于凌霄。
送还使臣后,志远告左右道:“凌霄势弱,必难久持。倘孤拒不从诏,必使齐帝生疑,予帝出兵之由。然若出兵,不过徒耗国力。故而孤欲宣而不战,作壁上观,待凌霄败后追击,示帝以忠。”
左右拱手称善。
刘志远遂差人暗投凌霄,告其内情,使凌霄无后顾之忧。
凌霄得报大喜,让使者回报刘志远,请其举兵起事。
志远得信后嗤笑道:“果真小儿,孤安会行此悖逆之事!”于是不再理会。
且说凌霄一路,自举兵后,连战连胜,未出一月,便取数县,兵势甚盛。
然得平舒县后,凌霄却驻军不前,拖延一月有余。
刘师犊见状心急,劝霄道:“君侯岂不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之理?既已举事,何不速攻,反于此束手待毙!”
霄道:“起事匆忙,粮草未及筹备,故不得不待。”
师犊道:“非也!粮草可与沿途采食,君何忧之,请明示缘由。”
霄见欺瞒不过,只好答道:“攻得东舒后,我方知邺都有数万兵马,此非我等可胜也。倘林弟尚在,我何忧之。”
师犊思量后,道:“邺都承平日久,军必无战力。我等以有备击无备,安能不胜。事已至此,君侯切莫迟疑,当早出兵为要!”
霄默然良久,道:“容我再虑。”
师犊气急,拍霄背道:“兵贵神速,岂可再思,君侯已无退路矣!”
凌霄方悟,忙传令三军开拔。
未几日,行至阜城郊外,与王绍宗相遇。
两军对垒,自不多言,互相问候毕,即挥兵攻杀。
幽州兵常驻边防,加之士气正盛,故不出半日,便将冀军击溃。
王绍宗慌忙退走。
凌霄乘胜而进,围王绍宗于信都,日夜攻打。
然信都城池坚厚,幽兵虽勇,却也数日攻城不下。
见凌霄心急,刘师犊遂道:“此城难破,不如弃之不取,转赴邺都如何?”
霄不从,道:“邺都尚有达奚武驻守,恐一时难胜,若入僵持之际,王绍宗发兵袭后,我军岂不危矣。”
师犊亦无话说。
霄又令大军复攻数日,仍未克,士气渐落。
细作报入信都后,王绍宗大喜,笑道:“阜城之败乃我轻敌,然今日之势果不出我所料。凌霄所为实为叛逆,其众初时气盛,但稍露败迹,必土崩瓦解。我只需拖延时日,敌必自溃矣。”
左右喜称妙计。
绍宗便又遣人广布流言于幽军营寨,谎称道:汝等造反当诛九族,然陛下宽厚,降诏只诛首恶,余众不究;带凌霄首级来降者,赏千金,官加三级。
兵士得信后渐失斗志,每日有逃散之兵。
凌霄虽怒,却也无奈。
两军于信都僵持两月有余,直至幽州生变。
若说此变缘由,正因于贵而起。
自凌霄出兵后,于贵常遣斥候探查,时时做备。
闻知信都军情后,于贵心知凌霄将败,于是举兵一万,并传告幽州各郡,诈称将援凌霄。
各郡县信以为真,皆无阻拦。
未几日,大军进抵幽州城下。
于贵遣人谎报守军,称兵士疲惫,需入城补以军需,方可往前线增援。
待诈开城门后,三军鱼贯而入,幽州瞬息易主。
于贵夺城后,引亲兵径往凌府,搜得来往信件后便付之一炬。
凌霄家室尽被屠戮,无一生还。
即毕,于贵分遣数人南下传信,故使两军知晓。
报至凌寨,幽州军顿失斗志,四散溃走。
凌霄止乱不住,只好随军北逃,跟定者不过数百之众。
王绍宗得报大喜,乘势追击,一路剿戮甚多,刘师犊亦被其击杀。
未几日,绍宗前部有报传回,称已将凌霄围困于断霄山。
绍宗听罢,便令前部莫动,待其亲至除之。
断霄山山势平缓,无险可守,凌霄虽数退王军,但终是寡不敌众,难以突围。
是夜,凌霄召集余众,见仅剩数十人。
霄不由心生悲凉,哀叹道:“因我私怨而使诸君蒙难,我之过也。今事已败,我必难逃一死。待我去后,诸位可分取我尸以谋富贵。”
众人拜泣不愿。
霄同泣道:“诸君随我征战数载,情义深厚。然祸事至此,我有负诸君。此我遗愿,公等莫拒!”
余众低头拭泪。
霄再不多言,起身行至枯树旁,仰天闭目喃道:“此生究有何意?也罢!早晚将去,岂待一时。只使家室受累矣。”说罢,霄拔剑自刎。
时元靖八年春分日。
后有词颂凌云、凌霄道:
“蒙幸遇明师,习成文武艺。
立志报国护万民,从龙树勋功。
御吴江都畔,复并克匈奴。
鏖秦洛阳外,奇袭建业城。
峥嵘岁月身难休,尽忠孝成空。
一朝失亲方恨晚,辞官奉余生。
奈何功高群芳妒,风波自来寻。宁阳祸事出!
二十载护国辛劳,谗言暗箭化虚无。
浮云渡口白绫赠,断霄山头愁月送。
来年春归山复绿,不见志士再出关。”
王绍宗见凌霄已死,心中大喜,便要班师回朝。
正将撤军之际,忽有报自并州传来,乃刘志远探得辽军陈兵武城,将欲南侵之事。
绍宗听罢大惊,忙令韦思政率部先行,以拒辽人于关外。
若说此间细情,原是刘志远自凌霄举兵南下后,便已整军备战,陈兵于幽并边境。
后闻于贵已破幽州,志远便欲东出分功。
然大军尚未动时,晋军斥候便已探得辽军动向。
刘志远恐并州有失,遂未轻动,只令人传告王绍宗,使其知晓。
未几日,韦思政引轻骑入驻居庸关,遍插军旗,以壮军威。
时辽将仆固怀化率兵已至关口,有进犯之意。
次日,怀化陈兵关下,以为齐国除贼为由大叫开关,欲借此诈开城门。
未几,韦思政率军尽出,列阵以待,朗声答话道:“内乱已除,无需相助,请贵军自回。”
怀化见其胸有成竹,城关上又有大兵陈列,心知齐国有备,方才罢兵。
捷报传至邺都,齐帝大喜,厚赏来人。
文鹏宗笑问道:“凌云后人可尽除乎?”
来人答道:“未曾寻到凌云遗孤。”
文鹏宗大惊,恼道:“我中计矣。”
齐帝问其缘由。鹏宗遂如实相告。
原是凌云自缢后,文鹏宗为防生祸,欲斩草除根,便连日遣人往柳江探查。
后闻凌张氏已死,凌空随凌云旧部北渡黄河,将投凌霄,文鹏宗遂不再留意,只觉可一并翦除。
今日得报,方知后患已生。
齐帝道:“凌云于国有功,其已身死,何必累及子孙?”
鹏宗急道:“若以他罪论处则可无虞。然凌云所犯乃谋逆之罪,当株连三族。若轻饶之,何以治国!”
齐帝无话。
鹏宗遂请齐帝下诏通拿,得允。
齐事报至吴廷,方怀德觉时机已到,忙请吴帝发兵。
然高祥又生迟疑,不愿进兵。
怀德苦谏数日,祥方允其请,但只令颜承邢率兵七千渡江,攻夺徐州。
时任徐州都督者乃独孤诚旧部岳明。
其人颇有谋略,闻凌霄举兵后,便调大军驻守江都,以备吴国。
承邢北渡后势弱不敌,未出半月便率部撤走。
败报传回,高祥再无心进取,每日只沉溺享乐,以声色犬马度日。
秋,方怀德争得科举主官之任,为吴选拔贤良。
三州之地,数万学子,得以头筹者,文以左明、杨续光为先,武以步麟为首。
祥知后大喜,谓百官赞道:“步麟有其父之风。国有贤良,他日必盛。”遂将三人尽调太子府,以备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