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 500强企业成本核算与电影《盗梦空间》

我发现电影《盗梦空间》里的层层梦境与财务成本里的层层结转很相似。成本核算的分摊和结转就好比电影《盗梦空间》里深入层层梦境;成本的还原就好像梦醒还原,需要多次梦醒还原,才能回到现实中,回到原来的样子。


电影《盗梦空间》中,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演一个经验老到的窃贼。在人们精神最脆弱的时候,他植入思想,潜入别人的层层梦境中,再从层层梦境还原到现实,去窃取潜意识中有价值的信息和秘密。这一罕见技能让他成为危险的商业间谍,也让他成为一名国际逃犯……


我原来在世界500强钢铁企业旗下的“铁钢制造本部”工作,岗位职责是计算各种钢铁产品的成本。

作为财务人员,想真正理解成本核算,有必要了解业务知识。我从业第一天问自己的问题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图0-1是我的思考笔记的一部分。

图0-1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图

炼铁厂就是把氧化态的铁(如铁矿石)变成纯铁,所以炼铁反应是还原反应。

根据图0-1,可以一步步提问如下。

问:还原剂是什么?

答:焦炭。

心得:所以先要生产焦炭。


问:焦炭从哪里来?

答:煤。

问:需要多少吨矿石、多少吨煤,才能变成1吨铁水?

答:需要大约1.6吨(60%左右品位)的矿石,加上0.4吨的煤,才能变成1吨铁水,即2吨原材料变成1吨铁水产品。

问:炼成铁水后,铁跟钢有什么不同?

答:碳含量不同。所以炼钢是什么反应?——就是把多余的碳去掉。怎么去掉?——用氧,让碳氧化。因此炼钢是氧化反应。同时,炼钢时要添加合金以决定产品的成分,获得不同的性能(变形能力、耐腐蚀、易焊接等)。

心得:炼钢时需要添加一些合金。至此,主体产品存货质量不会有太大变化了,开始后续的成材历程。


问:炼钢完成后,钢坯为什么要热轧?

答:因为只有加热到900℃以上的温度,才能使铁的变形抗力大幅度降低,要把20~35厘米厚度的钢坯变成3~5毫米厚度,这么大幅度的变形量在冷轧厂是无法实现的,必须把它加热后才能完成。热轧厂热轧就是加热之后轧制。

问:最赚钱的最终产品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答:热轧板还要经过冷轧和退火处理才能将最终产品生产出来。热轧完成后接下来是冷轧,冷轧就是在常温下轧制。冷轧后的材料是不具备可加工性的,只能进行简单的折弯,还要经过退火处理,退火的目的是获得相应的变形能力和强度。

心得:冷轧的时候还要经过退火处理。


上述步骤完成后才能生产出冷轧板和500强钢铁企业最赚钱的汽车用钢板。

以通用、福特、大众等汽车厂家采购钢铁企业所生产的“汽车用钢板”产品为例,钢铁企业为了生产汽车用钢板产品,所需工序及需要核算的成本项目简图如图0-1所示。


第1步工序:炼铁厂下属的焦炭分厂生产焦炭,之后供应给炼铁厂自用。

第2步工序:炼铁厂需要焦炭厂的焦炭来生产铁水,之后供应给炼钢厂自用。

第3步工序:炼钢厂需要炼铁厂的铁水来生产钢坯,之后供应给热轧厂自用。

第4步工序:热轧厂需要炼钢厂的钢坯来生产热轧板,之后供应给冷轧厂自用。

第5步工序:冷轧厂需要热轧厂的热轧板来生产冷轧板,之后供应给汽车板厂自用。

第6步工序:汽车板厂需要冷轧厂的冷轧板,最终轧制成汽车用钢板。


以上是工艺,接下来看成本核算和存货结转。

炼铁厂有一个专门生产焦炭的分厂,叫焦炭分厂。焦炭的成本是如何层层结转、传递并体现到最终产品汽车用钢板的产品成本上呢?

焦炭分厂生产焦炭的所有生产成本,会结转到炼铁厂的原料里,也就是结转成为生产铁水所需要的焦炭原料成本。除了这个成本以外,还会发生另外的一串成本,如人工费、折旧费、修理费、水电费等,才能生产出铁水。

炼铁厂生产铁水的所有成本,会结转到炼钢厂的原料里,也就是结转成为生产钢坯所需要的铁水原料成本。除了这个成本以外,还会发生另外的一串成本,才能生产出钢坯。

炼钢厂生产钢坯产品的所有成本,会结转到热轧厂的原料里,也就是结转成为生产热轧板所需要的钢坯原料成本。除了这个成本以外,还会发生另外的一串成本,才能生产出热轧板。

热轧厂生产热轧板产品的所有成本,会结转到冷轧厂的原料里,作为生产冷轧板的原料成本。除了这个成本以外,还会发生另外的一串成本,才能生产出冷轧板。

冷轧厂生产冷轧板产品的所有成本,会结转到汽车板厂的原料里,作为生产汽车用钢板的原料成本。除了这个成本以外,还会发生另外的一串成本,最终生产出了汽车用钢板。

经过各个工序的一系列结转后,就把焦炭的成本层层结转(转移或者流转)传递到了最终产品汽车用钢板的生产成本上。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股东问:生产1吨汽车用钢板的单位成本里,铁矿石成本的占比是多少?应该怎么算出来呢?

也就是说,假设1吨汽车用钢板的单位成本是5000元/吨,那么源头工序中铁水里的铁矿石成本,在这个最终产品——5000元/吨的汽车用钢板的单位成本里,占了多少钱?

这时,就需要成本的层层还原。我以前经常做还原成本报表,用于定价成本分析,就是这个道理:锁定路径,防止层层分摊和结转后的成本迷失。

——先查清楚公司各类钢铁产品里,通过分摊和结转,最终1吨汽车用钢板产品的生产成本(单位成本)是多少。

查到以后,再看这1吨汽车用钢板的单位成本里,领用冷轧板的单位成本是多少。

接下来,查1吨冷轧板的单位成本里,领用热轧板的单位成本是多少;再查1吨热轧板的单位成本里,领用钢坯的单位成本是多少;然后查1吨钢坯的单位成本里,领用铁水的单位成本是多少;最后,查到炼铁厂1吨铁水里,用了多少吨铁矿石,乘以铁矿石的单价,就算出了铁矿石的单位成本,也就知道了铁矿石在铁水里的成本占比。

追溯到了1吨铁水的生产成本里铁矿石的占比是多少后,再以此类推,进行层层工序的占比计算,并通过各工序损耗数据折算,最后就得到了1吨汽车用钢板的单位成本里铁矿石的成本占比。

这就是产品的成本还原,而且是多层前后工序间的层层成本还原。像《盗梦空间》里的层层梦境一样,多次还原才能回到原来的样子。

还原问题说清楚了以后,任何成本都能够说得清清楚楚。

后来,我受聘到另一家世界500强企业旗下的造船子公司做成本核算工作,发现新的成本核算工作与原来的工作有所关联和呼应,感受到上下游供应链成本结转的顺延性。钢铁产品成本核算可谓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如图0-2所示,上游的钢铁企业生产出造船用钢产品,把这个造船用钢产品卖给了下游的造船企业作为造船原料,造船企业成本核算又像是继续“接力”一样,上游的产品是下游的原料,上游的价格就是下游的原料成本。

图0-2 上下游企业的成本结转——最终产品(如军舰)的成本核算

于是,开始了新一轮的成本层层结转,最终让这个钢铁企业的造船用钢产品变成了其他造船企业的产品——一艘船,乃至一艘军舰。

大致来说,造船企业生产一艘船分为三个主要工序:放样成型工序、分批组装工序、整体组合成船工序。

造船的成本核算与钢铁产品的成本核算有相类似的地方,钢铁企业存在成本的层层分步结转,造船企业也存在成本的层层分批结转。

放样成型工序发生的一串成本,会结转成为后工序——分批组装工序的原料成本。另外还会发生一串成本,才能完成分批组装。

分批组装工序所有的成本,会结转成为后工序——整体组合成船工序的原料成本。另外还会发生一串成本,才能完成整体组合成船工序,如图0-3所示。

图0-3 造船厂工序的层层结转

同样,要分析造船成本升降的差异原因,就需要成本还原,才能说清楚导致成本波动的真正原因。

如图0-2所示,你会发现上下游钢铁厂和造船厂之间,成本出现了“断层”,因为上游的成本对下游来说是“保密”的,正所谓“内部计划性,外部市场性”,所以成本还原只有在本企业内部才能完成。

上游源头企业的成本,对于下游终端企业来说,好比《盗梦空间》里迷失在梦境里的主人公一样,无法还原了。

这也是有的上下游企业要整合、重组、兼并的原因之一,就是要消除成本的“信息孤岛壁垒”和“断层”,让成本变透明,让信息变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