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维导图法应用宝典(修订版)
- 孙易新
- 2285字
- 2020-06-24 23:25:50
自序
出版缘起
2012年10月27日,我应邀到台湾地区的板桥高中和一群热爱学习的学生分享如何用思维导图法提升学习能力。当时,我询问了参与研习的学生﹕“在小学或初中阶段,学校老师有使用思维导图法作为辅助教学的请举手!”没想到居然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举手了。当然,也不能就将这一调查结果推论成台湾地区已经有三分之一的老师在用思维导图法辅助教学了,但是,从中确实可以看出思维导图法正在普及。
每当听到有人得益于思维导图法而顺利通过各种考试,或在职场上事半功倍时,我除了感到欣慰之外,还产生了一种继续努力的使命感。
孩子快乐学习、主动学习,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是每一位家长与老师的愿望。然而,孩子每天要写一大堆作业,如何快乐得起来呢?
自1989年学习了被誉为“大脑的瑞士刀”的思维导图法,从小学到高中,因为阅读障碍而成绩非常不理想的我,竟然顺利通过了多项重要考试,我还获得了三个硕士学位,完成了台湾师范大学博士班的课程。因为我拥有二十几年实际应用思维导图法的成功经验,所以,我希望以专业、务实的态度,带领读者进入思维导图法的学习中。
从1997年起,我正式将思维导图法的课程自英国博赞中心(Buzan Centres)引入中国,并开始推广、教学。我发现,思维导图法原创者东尼·博赞(Tony Buzan)写作出版的一系列思维导图法的相关书籍中多数是介绍思维导图法多么好用、可以用在哪些领域的内容,也就是说,大多是属于know what(事实知识)的内容,而很少说明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如何做,也就是说,欠缺know why(原理和规律知识)及know how(技能知识)的内容。因此,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法被维基百科描述为“伪科学”。
所谓伪科学,是指不符合科学方法基本要求的知识、方法论或实践经验的“科学”。我身为英国博赞中心全球第一位华人认证讲师,肩负着在华人世界推广思维导图法的使命。为了让思维导图法的教学与学习更符合科学方法的要求,十几年来,我除了教学工作之外,还进入台湾地区的实践大学企业创新发展研究硕士班及台湾师范大学社会教育研究所硕士班与博士班进修,力求对思维导图法做更深、更广的研究。读博期间,我为了梳理出思维导图法的理论脉络,追随李明芬教授、李瑛教授、林振春教授、洪仁进教授、黄明月教授等,深入研究学习与教学理论、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与教育心理学,阅读并钻研了一百三十余篇思维导图法相关的硕士、博士论文,归纳出思维导图法的理论结构,让其不再背负伪科学的“罪名”。我与各学科教师、教授、企业管理专家共同研究、规划出对学生学习和职场人士工作真正有帮助的“孙易新思维导图法”教学方案。目前,这套方案已经成为深受学校老师与企业员工欢迎的课程。因此,我非常乐意将近二十年来的研究成果、教学经验、心得与启发撰写成书,以飨大众。
不正确、不完整的学习比不学习更可怕
近年来,我们常常听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学习思维导图不需要花那么长时间,只要一天、半天甚至一小时,保证把你教会”,“思维导图是你自己的笔记,不要管别人怎么做,更不要拘泥于规则”。没错,如果你只是想学习“画”思维导图,可能只要30分钟就学会了,尤其是现在有很多免费的思维导图软件,绘制出一张五彩斑斓、令人眼前一亮的思维导图一点都不难,更不需要遵守所谓的规则。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不少人只重视思维导图的“形、貌”,却忽略了它的“意、法”。也就是说,很多人只专注于“画”出漂亮的思维导图,而不懂得正确地运用思维导图“法”。
为了让读者充分理解、掌握思维导图的“意、法”,我会在书中探讨思维导图法的理论背景,并解说其实际应用的原则、技巧与步骤。
思维导图法的创新突破:守、破、离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能够从一片废墟中快速崛起,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原因之一就是掌握了创新的三大步骤﹕“守、破、离”。完全模仿成功者的模式,这是“守”;在运用过程中不断反思并进行改良,以求突破,这是第二阶段的“破”;最后,在汇总之后自成一格,这就是“离”。
1989年,我第一次接触、学习思维导图法;1997年,我到英国博赞中心接受师资培训;2001年,我撰写了第一本中文版思维导图法的书。这12年间,我秉持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法的精神与原则,并将其落实到工作与学习上。这就是学习任何知识、技能时不可或缺的模仿阶段,即“守”。经过多年使用思维导图法获得的心得体会与教学经验的累积,2001年,我的《多元知识管理系统﹕心智图法基础篇》一书得以出版,在华人世界思维导图法领域树立了崭新的里程碑。之后,我帮助多位硕士研究生进行思维导图法论文的研究工作,同时,自己也完成了三篇思维导图法相关的学位论文。从研究的设计、执行、分析评估到成果展示,无论是在学习应用领域,还是在工作应用领域,我都已经突破了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法。这个阶段属于创新的三大步骤中的“破”,也就是突破。最后,我在2009年进入台湾师范大学社会教育研究生院深造,力图从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哲学的理论观点出发,配合多年来教学与实际应用的经验心得,重新梳理并建构思维导图法的理论基础,包括给出思维导图法的操作定义,提出崭新的理论模式,以及详述诸多实际应用的步骤与技巧等。本书的出版也象征着具备理论基础及实用价值的思维导图法的诞生。这是创新过程中的“离”。
如何使用本书
想对思维导图法有全方位的了解,尤其是想从事教学与学术研究的读者,就需要仔细、深入地阅读整本书;但若只是想在学习或工作上应用思维导图法的读者,可以翻阅第一章至第十二章,先对思维导图法的背景知识有个基本的认识,然后把阅读的重点放在第十二章至第二十章的实践应用上,并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章节详细阅读。当然,大家在阅读的同时,也要动手模仿书中的案例进行练习。
孙易新(Mickey S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