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神话传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中国较早的文学形式,神话产生于人类历史的童年时代。那时,人类还无法解释自然界发生的神奇现象,而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一切想象力,来阐释自己所理解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进而产生了对神的无限崇拜和敬畏,创造了神话,塑造了神话形象。中国神话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一百多年前,动画作为一个新兴的艺术门类出现在世人的眼前,它的出现、发展和创新离不开文学的支撑。中国动画便是其中的一颗闪亮新星。动画的发展与创新,离不开以神话与传说为基石的文学故事,而在全世界众多的优秀动画作品中,有不少是以不同国家、地区的民族传统故事、人物角色为背景进行创作的。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觉得很有必要对动画与文化的交融点进行仔细的研究和分析,《神话形象漫谈——动画作品中的神话人物》的出版正是处于这样一个学术文化与动画艺术发展的交接点上。

作为动画的从业者和文学的爱好者,我们从未停止过对文化背景和动画作品的关注。这不仅仅是因为动画作为一种新颖且有趣的艺术门类,具有很强的成长性和代表性,更是因为动画作品本身浸润着许多人的成长过程,为很多人带来了幸福和快乐。与家人相聚一起观看动画,往往能给人带来轻松和安宁,不失为一种不错的放松和享受方式。动画片在很大程度上而言,并不是只针对幼儿创作的,而是能使成年人在观看后也会受益匪浅。很多优秀的动画作品皆能引起我们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震撼。这些作品,往往饱含着导演满满的个人情怀与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表达。

文化传承与发展向来都是发展的重点,而艺术与文化的结合更容易让人接受和喜爱。对动画中的神话形象进行系统的分解和研究,可以增强动画作品的文化性和民族性,更可以学习借鉴经历了岁月积淀的神话内涵,来丰富和系统化动画作品中神话形象出现的文化背景。可以说,对作品而言的文化创意和宣扬,凸显出动画中文化的重要性和国产动画文化研究的紧迫性。

但是,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各种媒体所充斥的海量信息,让我们目不暇接,使我们无法真正沉静下来,去品味那些曾让我们引以为傲的传统文化。神话,当然也不例外。我们的文化传承面临着断层的危险。将古代神话题材合理地演绎为现代神话动画,既意味着一种文化的传承也意味着一种文化的创新,这无论对神话传说还是对动画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此,一代代动画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中国动画电影始于20世纪20年代,并在50年代至80年代涌现出了一批极富世界影响力的作品,如《大闹天宫》《牧笛》《孔雀公主》《崂山道士》《天书奇谭》《山水情》等,因而被冠以“中国学派”的美誉。但在这之后,中国动画开始走入发展低谷,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日益拉大,动画市场频频受到国外动画大片的冲击。中国动画应该如何走出低谷?这是摆在动画人面前的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回顾动画发展史,当年在国际上能自成一派并屡获大奖的动画电影,大多是充分挖掘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精心的再创作。中国动画最辉煌最耀眼的时期,也恰好是将动画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完美结合,给人带来了独特视觉享受的时期。因此,对动画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座取之不竭的素材宝库,能促进动画的创作发展。

神话传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神话动画创作的不竭源泉。神话夸张离奇的故事情节能够为动画内容提供蓝本,神话中具备异于常人本领的神话形象也可以为动画角色注入饱满的内涵。在人类历史的童年时代,神话仅为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经验存在。但随着神话形象信仰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扩大,神话形象信仰逐渐演化成了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精神安慰。神话形象也就日渐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偶像,甚至历史上有不少人曾渴望通过一些方式、手段修炼成仙,永葆青春、永享快乐、长生不老。在神话题材动画创作中,一个神话形象角色塑造的成功与否,关系着整部动画是否能够取得成功。动画中的神话形象与神话传说中的神话形象既一脉相承,又不能一成不变,还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以一定的创新改造,使之更符合时代的需求和大众的审美情趣。这样,它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推动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为此本书追溯了神话的概念、分类及特点,神话形象的概念,神话形象产生的文化背景,神话形象的来源、形象、特点及分类,比较全面地展示了神话传说中神话形象的形象及特质,并希望对神话题材动画中的角色塑造提供一些具备参考价值的素材,使动画中的神话形象既忠实于神话的原义,又不局限于传统,能在改造中继承,在继承中发扬光大,力争传统神话和现实动画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