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发展报告
- 李柏槐 王晓琴
- 21字
- 2024-12-21 16:34:26
第I篇 2017年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经济运行总报告
一、A级旅游景区发展环境
(一)旅游政策环境:旅游发展政策持续优化
1.从全国来看,国家持续出台促旅政策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7年,我国旅游行业持续发展与政府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多部门政策密集出台密切相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旅游业,习近平总书记对“厕所革命”、全域旅游、文明旅游等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首次写入“旅游+”,就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等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印发《国家公园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改革分头设置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化自然遗产、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等的体制,建立统一事权、分级管理体制。国家旅游局印发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积极推动全国全域旅游发展建设工作。另外,旅游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7年)》《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持续释放政策红利。
2.从全省来看,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推进旅游业改革深化发展
2017年,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出台了《四川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对全省构建现代旅游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做出了战略部署;出台《四川省“厕所革命”实施方案(2017—2020年)》,对景区景点厕所建设提出具体要求;出台《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实施方案》,提出要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力度,通过提升服务品质、增加服务供给,加速升级旅游消费;出台《四川省“交通+旅游”融合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不断弥补四川省旅游公共服务实施建设短板。另外,四川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发布了《四川特种A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As)(试行)》、《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带动精准脱贫加分办法(A+++)(试行)》和《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主题分类导则(Axx)(试行)》三个新标准、新细则,旨在引导全省旅游景区绿色发展和转型发展,提升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突出旅游景区的主营业态和特色,避免千景一面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二)旅游供给环境:旅游产业体系日臻完善
1.从全国来看,旅游产业供给持续增加
当前,全国进入到大众旅游新阶段,新的旅游形态不断涌现,旅游创新创业异常活跃,旅游产业边界不断扩大,旅游景区向旅游吸引物或旅游休闲空间发展演化,更加广义的旅游资源融入旅游产业,为旅游所用。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共有有住宿和餐饮法人企业4.5万家左右,其中住宿业1.9万家(其中星级饭店1.16万家,包括五星级824家、四星级2425家),旅行社2.79万个,景区景点3万多个(其中A级旅游景区10340个,包括5A级249个、4A级3034个),世界遗产52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506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300个。休闲度假方面,共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6个,旅游休闲示范城市10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10个。专题旅游方面,共有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6个,国家湿地旅游示范基地10个,在建自驾车房车营地514个,还有一大批健康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科技旅游、研学旅游等“旅游+”融合发展新产品。初步形成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并重、旅游传统业态和新业态齐升的新格局。
2.从全省来看,旅游产品要素供给不断增强
2017年,四川省以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不断创新旅游产品要素供给,全力推动旅游业成为四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抓手,为旅游业迈上更大更高台阶提供坚实支撑。产品供给方面,构建了以大熊猫国际生态旅游产品为龙头、乡村生态旅游和康养生态旅游为骨干的生态旅游产品体系,新增了1个5A级旅游景区、25个4A级旅游景区、7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13个国省级森林公园、1个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2个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推荐上报了华蓥山、宝山2个生态旅游区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要素供给方面,不断构建快速交通网络体系,加快通往红色旅游景区的干线公路主通道建设,14个红色旅游公路项目纳入《全国红色旅游公路规划(2017-2020年)》;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加快提升通景道路、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安全设施等软硬件服务水平;推进金融支持旅游扶贫、旅游扶贫“万企帮万村”;严格规范旅游经营行为、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部门协同综合整治旅游市场秩序。
(三)旅游需求环境:旅游消费需求持续增长
1.从市场消费来看,旅游市场持续繁荣
2017年,国内旅游市场高速增长,入出境市场平稳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国内旅游人数50.01亿人次,同比增长12.8%;其中,城镇居民36.77亿人次,同比增长15.1%;农村居民13.24亿人次,同比增长6.8%。入出境旅游总人数2.7亿人次,同比增长3.7%。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40万亿元,同比增长15.1%;国内旅游收入4.57万亿元,同比增长15.9%。其中,城镇居民花费3.77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农村居民花费0.80万亿元,同比增长11.8%。据测算,全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
2.从游客需求来看,旅游成为衡量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旅游已至大众旅游中高级阶段,居民旅游消费与日常生活融合加快,国民旅游消费正趋向常态化。2017年,我国人均出游已达3.7次,旅游成为衡量现代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刚需,旅游业位列“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每年近50亿人次的旅游市场,成为传承中华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渠道。旅游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并带动大量贫困人口脱贫,很多地方的绿水青山、冰天雪地正在通过发展旅游转化为金山银山。“5·19”中国旅游日成为真正的旅游惠民日,近3年各地推出上万条旅游惠民便民举措,推动旅游发展成果全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