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教学效果与教师的外在形象无关吗?

1. 案例背景

很多来自国内的汉语教师被问起海外汉语教师礼仪时往往都是一脸茫然,甚至不解地问:“我们是来教书育人的,难道我们也要跟学生一样遵循各种行为规范吗?”

课堂教学有课堂教学的礼仪,教师也有教师的礼仪——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就是学生的范例,他们既要了解遵守课堂教学礼仪,如课堂问候礼仪、课堂语言礼仪、态势语言礼仪、课堂提问礼仪、课堂板书礼仪,等等,还要了解并遵守讲课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如,如何走上讲台,如何着装,如何说话,如何运用手势,以怎样的表情和眼神看学生,如何离开教室,如何掌控课堂气氛,如何以正面形象示人,如何在传道授业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向海外汉语学习者传播正能量,等等。我们有些教师在被派到海外任教前,在观念上认为教师礼仪无关紧要,教学效果与外在的教师形象无关,外在形象邋遢或者过于时髦不影响学生的学习,导致在平时教学中不注意遵循正确、合适的教师礼仪。

2. 案例描述

被派到美国一所公立高中教授汉语的龚老师出国前曾连续几年被其所任教的学校和市教育局评为优秀教师。由于其教学经验丰富和傲人的简历,有好几所学校的校长都希望邀请龚老师到他们的学校任教。最后,龚老师被分配到一所公立高中任汉语教师。一个学期下来,很多学生们对龚老师的教学给予了高度评价:“龚老师的课堂效率高,教学内容和方法非常适合我们。虽然中文很难学,但是跟他学起来并不觉得中文怎么难,反而还觉得很容易,很有趣,很有成就感。龚老师授课有重点,有条理,师生互动良好,非常注意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在短短的一学期内,我们不仅掌握了几百个汉字,而且还能够流利地用汉语交流,让我们在轻轻松松的氛围中掌握了中文的基本知识……”总之,龚老师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汉语教师。

读着这些评语,作为龚老师本人应该值得庆贺、心满意足了吧?然而,同样是这位龚老师,部分学生却到校长那里打他的小报告,甚至要求校长更换教师。这的确让人大跌眼镜,与这位在学生评语里的好教师判若两人:“龚老师在学生中很不得人心,很多学生都不喜欢他!”那么,龚老师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呢?

据学生反映,龚老师平时穿衣随便,不修边幅,头发常常油腻腻,衣服好像一个学期也不换一身,脸上也是常常油光满面。以致有一天,龚老师穿戴整齐,学生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议论一番,注意力往往都聚集在当天将有什么大事发生上,而不能静心读书。他平时抽烟喝酒,还喜欢吃大蒜、泡菜之类有味儿的食物,和学生讲话经常“带味儿”——烟、酒、大蒜和泡菜的混合味儿。上课时,龚老师常常习惯性懒散地靠在讲台上,或者干脆坐在教室前面的桌子上,讲课时两条腿在桌子下面晃来晃去……

还有一位在初中教汉语的女老师,她的情况似乎与龚老师截然相反。这位老师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平时上课不是穿鲜艳的民族服装,就是展现好身材的紧身旗袍,有时候紧身裤外套一条超短裤或超短迷你裙,脚踏细高跟拖鞋,脸上涂脂抹粉、浓妆艳抹,身上总是散发出一种刺鼻的香水和化妆品味儿,乍一看根本不像一位端庄的教师,俨然一副时尚潮人的派头,而且上课时常常喜欢在课堂上扭着腰肢走来走去,时而拍拍这个同学的肩膀、时而摸摸那个同学的头,下课后还跟有些同学拥抱道别……学生对她的评语是:“她每天上课的穿戴都给我们惊奇惊喜,给了我们品头论足的话题。每当她朝着我的座位走过来时,我就难以集中精力,或者等着她过来拍拍我的肩或摸摸我的头,可是她有时候看着我却去拍另一个同学的头。”她讲课的声调比一般老师都高八度,却缺乏感召力和气场,调动不起来学生学习汉语的激情,甚至有些家长找到校长去抱怨。

3. 案例分析

上述两个案例表现了两个截然相反的教师形象及其对课堂教学所产生的影响。这一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些外派教师在自我定位上和正确的教学礼仪上认识模糊,对教学和教师礼仪缺乏了解,甚至根本不知道不清楚何为课堂教学和教师礼仪。

礼仪是“礼”和“仪”的统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为了表示尊重与友好而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交往程序。教师礼仪是教师必须遵行的行为规范,它既包括教师的内在形象礼仪也包括教师的外在形象礼仪,而这两方面都是不容小觑的。师资、师表、师德、师心构成了教师内在形象的要素;仪容、仪表、仪态又构成了教师外在形象的要素。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学生的关注。教师上课面带微笑,衣着得体,姿态优雅,语言举止文明有礼,给学生美好、亲切的印象,往往容易被学生接受。反之则不然,容易引起学生的厌恶。课堂教学礼仪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仪表、仪态等所显示的精神文明风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象化、规范化的正确做法,它是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教师不仅要“知书”,而且要“达礼”,知行合一,才是海外汉语教师应有的素养。但在上面的两个案例中,两位教师显然没有做到遵守合适的教师礼仪,是不符合师德和教师礼仪的行为表现。

海外汉语教师应该遵守最起码的仪表仪容、举止行为等方面的礼仪规范,做到在课堂上教授汉语、传播中华文化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传播正能量。这是因为海外汉语教师同时也是汉语课堂上的“中国外交官”,其穿着打扮、言谈举止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教师们传道授业、答疑解惑的主要方式,而教室则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也通过他们在课堂上的谈吐举止、一颦一笑,在展现个人魅力的同时,通过语言传播中华文化。

在美国教授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师们曾作过一项调查,总结出优秀的海外汉语教师所引导的课堂教学具有32条特征。可以说,这32条特征也是对语言教师的行为规范,综合而且具体地描述了海外汉语教师在语言表达、教学组织以及人际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其中,有12条涉及了教师在课堂中语言和肢体语言的运用:

1. 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所使用的课堂语言都是正在学习的语言;

2. 教师对所教的语言具有非常好的语言能力;

3. 即使在初级的班级,教师也尽量减少使用学生的母语;

4. 教师很少用习惯性的口头禅;

5. 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说的话,占的比例较少;

6. 教师进入课堂后,主动向学生问好;

7. 教师尽量用手势或表情启发学生,而少用语言;

8. 教师都极富于表情,活泼生动;

9. 教师经常在课堂上走来走去;

10. 教师经常微笑、赞赏,并且风趣;

11. 教师对学生的赞赏都比较讲究而又多样化;

12. (必要时)教师很轻松地用目光提醒学生不要有不适当的行为。

从这12条中我们可以看到课堂教学中教师正确使用语言和肢体语言的重要性。

海外汉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遵循的礼仪规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端庄整洁的仪表。

整洁是仪表美的基本要求。教师首先要做到身体各部位的洁净,无异味和污垢。女教师适当地美容化妆也是应给予鼓励的。这样能够表现出教师对职业的尊重和热情,但过分的浓妆艳抹会适得其反。在着装方面,教师上讲台是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审美观选择合身得体的服装,做到款式别致而不奇特,色彩明快而不妖艳耀眼,式样深沉大气而不老气横秋。海外中小学校长和家长们最忌讳老师们在讲台上穿着时髦,出格出奇或裸、露、透,打扮得光鲜耀眼,浓妆艳抹,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与课堂庄重的教学气氛背道而驰。当然,一味地不修边幅、上穿无领T恤衫、下穿膝盖带洞紧身牛仔裤,脚穿一双人字拖,既有损于教师形象,也是对教学的不重视,对学生的不尊重。

中国国内汉教外派机构要提高外派准教师对学习教师礼仪的重视程度,在赴任教国之前对他们进行专业的培训。在教师方面,教师要遵循真诚与自律原则和适度从俗原则,既不可与案例中的龚老师一样随随便便、邋邋遢遢,要进行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对照、自我反省,尊重学生的同时尊重自己,强化职业道德;也不应该同那名女教师一样赶潮流,要明确角色定位,注意形象效应,在着装上要求能体现教师特色。当然,教师礼仪不仅包括着装方面,而且包括言谈举止等方方面面。

那么是否应该鼓励我们的教师为了展现中华文化的特色而每天上课都穿上旗袍、唐装、少数民族服装或戏装呢?其实大可不必。身着特色服装的同时应首先考虑到让身上的服饰服务于教学,在讲授相关文化礼仪及服饰等内容,而且在教师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穿上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服装进行相应的展示,但前提是要合身得体,有分有寸。很多情况下也可采用多媒体或视频方式展示。

二、正确得体的语言。

海外汉语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使用标准普通话授课,并且要字正腔圆、吐字清晰、语音适度、语速适中。这是因为,汉语作为目的语的语言运用得是否恰当,会直接影响着学习者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和成效。

海外汉语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教学语言,不仅仅是用来组织、辅助教学的手段,更是对学生的重要和直接的语言输入,是学生学习汉语的范本。我们的教师都经过严格的语言训练,普通话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因而,他们在课堂上使用的教学语言是一种在自然语言的基础上经过加工的语言,除了发音标准以外,还要做到发音部位到位,展现出字正腔圆的语言美,这样才能为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三、文雅适度的肢体语言。

海外汉语教师在课堂上所教授的内容和所使用的教学语言必须是学生所理解的。但在初级阶段,由于学生的汉语水平低而往往造成语言理解困难和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的教师用肢体语言来解释某些现象或知识点、语言语法点,就会演变成“礼”的辅助教学手段,起到良好的解释沟通作用,使教学环节得以顺利进行,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然而,肢体语言的运用要恰当,要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而且手势、身姿和表情要准确得体,不能太夸张甚至过度使用,以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礼仪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水平。一名遵循礼仪规范,具有良好教师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老师,才符合教师职业的需要,才能赢得更多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才能更好地将海外汉语教育事业步步推向新的发展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