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教室里嘈杂时,老师该不该扯开大嗓门喊“闭嘴”“不要讲话”?

1. 案例背景

谢老师从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到一所中学当语文老师,她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工作勤勤恳恳,谢老师的课堂管理原则是:老师是课堂的权威,学生要完全服从。

去年谢老师申请参加美国大学理事会的中文教师项目,经考核批准后,被派往一所美国中学教中文。赴任前,谢老师在国内参加了严格的强化培训,学到了美国5C的教学理念和很多教学新方法,加上她在国内的教学经验,她觉得自己完全可以胜任美国的教学任务。

到美国工作三个月以后,谢老师认识到,在美国中小学当老师不像她想的那么容易,单凭扎实的业务知识和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课堂管理是每个老师必须不断学习和提高的一门技能。下面是发生在谢老师课堂上的事情。

2. 案例描述

午休后要上课的铃声已经响了,谢老师看到学生们还在三三两两地说话、嬉闹、传纸条,还有几个学生在教室里走来走去,根本没有注意到要上课了。谢老师打开她的讲义和课本,准备讲课,可是学生们还没有安静下来。于是,她大声说:“安静!上课了!”但是她的声音被埋没在学生们的嬉笑声中。她清了清嗓子,扯开大嗓门喊:“安静,不要讲话!”好不容易,教室里渐渐静下来。谢老师看了看墙上的时钟,五分钟过去了。她这堂课的教学时间浪费了五分钟用来使嘈杂的课堂安静下来,她意识到必须马上开始上课,否则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可能没有办法完成。

按照教学计划,谢老师在这节课要讲授表示方位的句型,即“……在……的(左边/右边/前边/后边/上边/下边/旁边)”,还要安排三项小组活动来练习和巩固这个句型。在讲解完这个句型的用法之后,谢老师把学生分成五组,并发给每组一些图片(书、笔、电脑、水杯、手机等)。活动的要求是:一个学生变换图片的位置,另一个学生根据图片位置提问,其他同学回答,每个组的组员要轮换完成不同的任务。学生们按照要求,开始做这项练习活动,看起来,学生都喜欢这个活动,很投入。十分钟以后,谢老师要学生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准备开始下一个活动。

“请大家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谢老师大声向学生发出指令。没有学生理睬她,还在继续摆弄着图片,说笑着,一片嘈杂。谢老师提高了嗓门:“请安静!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有几个学生停止了说话,走回座位,可是大部分还在说话、闲谈。谢老师非常着急,这节课剩下的时间不太多了,可她还有两个小组活动要完成。她敲着黑板,第三次发出指令:“不要说话了!马上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大部分学生都做了,只有Zach还在摆弄图片,跟邻桌闲聊。

“Zach,请回到你的座位上!”

Zach装作没听见,一动没动。谢老师走到Zach身旁,“Zach,听到没有?我让你回到你的座位上!”Zach没理睬。谢老师觉得她的权威受到了挑战,而且是在全班同学面前向她挑战。她忍无可忍了,揪起Zach的衣领,要把他拉回到他的座位上。Zach也不示弱,一边把谢老师的手推开,一边说:Don't touch me!(别碰我)”前后左右的同学也都一起喊:“Don't touch!Don't touch!(别碰他,别碰他!)”谢老师的课没法上下去了。

事情到这儿还没完。Zach把谢老师“碰”他的事告诉了他父母,父母觉得他们的孩子在学校受到了老师的欺负,第二天找到学校,要求处理这件事。校长找Zach和别的学生调查此事,也找谢老师询问此事。谢老师委屈极了,她维持课堂秩序,为的是使教学可以顺利完成,却被诬告是“碰”学生,她心里非常苦恼。

3. 案例分析

教室里嘈杂,学生不听从老师的指令是课堂上常常出现的纪律问题。遇到这种情况时,老师该不该扯开大嗓门喊“安静”“不要讲话”?从谢老师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扯开大嗓门喊是没有效果的。在开始上课的时候,谢老师喊了两次“请安静”,用了五分钟才使课堂安静下来。当第一项课堂活动结束后,谢老师准备过渡到第二项活动,但是学生没有按照她的要求去做,谢老师喊了三次“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都没有效果,最后,发生了“碰”的事件。

谢老师最大的问题就是,她没有给学生建立一套课堂纪律的规定和程序,让学生了解她对学生的课堂行为的期望和要求。因而当她大声喊“安静!上课了!”“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的时候,学生不知道老师期望他们把注意力转到老师身上,反而继续他们的不适当行为。

那么,教室里嘈杂,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的时候,老师应该怎么办呢?

对每位老师来说,抓住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是管理课堂的有力工具,因而,老师需要设立一个使学生立刻保持安静并集中注意力的信号,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期望。这样的信号应该让学生容易看到,引起学生的注意,在五秒钟之内使学生从活跃甚至吵闹的活动状态过渡到需要集中注意力的状态。如果没有这样有效的信号,老师可能要花好几分钟才能获得学生的注意。如果课堂没有真正安静下来,有些学生根本没有办法听清楚教学的内容。这样的信号应该是什么样呢?以“停止说话”的信号为例,Randall Sprick(2011)提倡的信号是,右手高举过头,并用坚定、响亮的声音说出来:“同学们,听到我的话,请举起你的手。”然后保持这个举手的位置,直到学生们也都举起手。这个举手的信号是让学生停止说话,把注意力转移到老师身上。如果发出的信号未能引起某些学生的注意,老师应该再次发出信号,直到集中所有学生的注意力为止。Harris&Goldberg(2013)推荐的信号是,伸出五个指头,倒计时,同时嘴里说这些数字:“5,4,3,2,1。”这个信号是告诉学生,老师希望他们在5秒钟之内停止当前的活动,听老师讲话。Emmer&Evertson喜欢的信号是,敲响一个能发出声音的东西(例如小手鼓等),并把它举过头。这些都是有效的信号,因为他们综合了视觉和听觉的元素,学生即使忽略了一个元素也会注意到另一个元素,而且,这样的信号还会有连锁反应的作用,没有看到信号的学生会从其他同学的反应中得知该信号的发出。

信号设定以后是不会自动奏效的,老师必须跟学生反复练习,直到成为学生的自觉反应。开始练习的时候,每个信号发出后,大约两分钟才能生效,经过几次练习,可以达到5—10秒钟之内生效。学生的年纪越小,练习的次数就应该越多。

在这个案例里,谢老师遇到另一个问题是,“碰”学生的事情,她坚持要求Zach听从指令,回到他自己的座位是没错的,但是没有处理好“坚持”和学生“不听从”之间的冲突。“碰”学生在美国的学校里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有经验的老师都尽量避免与学生的身体接触,特别是当师生之间出现矛盾的时候。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学生挑战老师的权威和底线的时候,老师应该保持冷静,快速地采取有效措施从而避免矛盾升级。建议的措施有:

1. 停止违反纪律的学生参加课堂活动的权利,让他/她到教室的一角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写出改正的计划;

2. 可以给违反纪律的学生两个选择:回到自己的座位或者到校长办公室;

3. 可以惩罚违反纪律的学生放学后留校,并请家长配合,一起帮助该学生改正不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