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一介与《儒藏》
-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 5147字
- 2020-07-09 15:47:19
上编
汤一介谈《儒藏》
我们为什么要编纂《儒藏》
我们为什么要编纂《儒藏》,它对我们国家有什么意义,对世界有什么意义?这在《北京大学儒藏工程简介》中有一些说明,概括地说:(1)在我国历史上儒、释、道三家并称,它们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而自宋以来,历代王朝都编有《佛藏》、《道藏》,却始终没有把儒家思想文化的典籍编成《儒藏》,这与儒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极不相称。(2)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体,从经典体系看,儒家传承着的“六经”是夏、商、周三代文明的精华,它与先秦其他各家不同,始终以自觉地传承“六经”为己任,以“六经”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正是通过和依赖儒家的世代努力而传承至今,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哲学、宗教、伦理、文学、艺术、医药、政治、法律、经济等诸多方面。(3)我们此次编纂的《儒藏》将用繁体竖排标点加校勘记的方式,以纸质本与电子光盘同时出版发行,这不仅便于阅读和了解版本的异同,而且可以利用电脑进行全文检索,以便更加全面地把握儒家思想的内在精神。当然,这几点已可说明《儒藏》的编纂对世界有着重要的意义了。但,我们仍可对此作点展开的说明。
我们都知道,儒家思想在两千多年来的历史上曾经对世界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中国古代文化是“轴心时代”的几大文明之一,而儒家是轴心期中华思想文化的最主要部分。历史学家早已指出,“轴心时代”的思想文化传统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儒家思想文化早在一两千年前就传到东亚地区,如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日本学者岛田虔次教授曾说:“孔子的儒家思想不仅是中国的精神文明,而且是东亚的精神文明。”其后又传到欧洲,特别是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过很大影响,当时欧洲启蒙运动的精神领袖伏尔泰曾指出:孔子的学说“没有哪一条美德被他遗漏,他的每条语录都关系到人类的幸福”。因此,当时曾把伏尔泰称为“欧洲的孔夫子”。这都是历史的事实。但是,我们还必须问,人类社会进入到21世纪,经济正在走向全球化,科学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儒家思想文化是否还有那么重要的意义?
看看目前我们的人类社会存在着种种威胁人类生存的问题,概括起来可以说存在着三大矛盾:人和自然的矛盾;人与人(扩而大之就是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人自我身心(内外)的矛盾。
这些矛盾可以说越来越尖锐地威胁着当前人类生活的诸多方面。那么儒家思想文化能否为消除这些矛盾,引导人类社会健康、合理的发展提供有意义的精神资源呢?我认为是有的,为此把儒家的经典及其在各个时代的注疏,把历代儒家学者的著述,把体现儒家思想文化的各种文献,经过系统的整理,编成一部儒家思想文化的大文库《儒藏》,无疑对当今和后世都是十分必要的,有着重大的意义。
我们的地球,为什么会发生“生态问题”?也许原因很多,但是人类对地球自然环境的破坏,是造成当前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1992年世界1575名科学家发表的一份《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中提到:“人类和自然正在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
我认为,这个观点反映了当前的现实。由于近两三百年,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对自然的利用和征服,虽然对改善人类生活条件起着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由于对自然资源的无情破坏、过量和无序开发,严重地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样一种情况的发生,不能说和西方文化传统的“天人二分”观没有关系,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说:“笛卡儿的哲学……它完成了、或者说极近乎完成了由柏拉图开端而主要因为宗教上的理由经基督教哲学发展起来的精神、物质二元论……笛卡儿体系提出来精神界和物质界两个平行而彼此独立的世界,研究其中之一能够不牵涉另一个。”这就是说,西方文化传统曾长期把精神界和物质界的关系看成各自独立、互不相干的外在关系,其思维模式以“心”、“物”为独立二元,为了“人”的需要可以不考虑到“自然”;对“自然”的征服也不必考虑“人”的生存条件。然而,中国儒家的思维模式与之有着根本的不同,儒家认为研究“天”(天道),不能不牵涉到“人”(人道);同样研究“人”,也不能不牵涉“天”。早在公元前三百多年前这个观点已被提出。《郭店楚简·语丛一》中说:“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说的是,《易经》这部书是讲如何会通天道、人道所以然的道理的书。中国历代儒家的重要思想家,大多继承和发挥着这一“天人合一”的思想,这里不可能一一列举,我们可以朱熹的话为代表,朱熹说:“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之于天。既生此人,则天又在人矣。”这是说,“人”和“天”有着一种相即不离的内在关系,因为“人”是由“天”产生的,是“天”的一部分;但一旦“人”产生之后,“天”(“天道”,天的道理)就要由“人”来彰显,“人”就有保护“天”的责任。
因此,“人”不仅应“知天”(知道利用“天道”的规律),而且应该“畏天”(对“天”有所敬畏)。因为照儒家看,“天”不仅有自然意义上的“天”,而且有神圣意义上的“天”。现在人们只讲“知天”,而不知对“天”有所敬畏。但是,儒家认为,“知天”和“畏天”是统一的,“知天”而不“畏天”,就会把“天”看成一死物,而不了解“天”乃是有机的、生生不息的大流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也不了解地乃是生长养育万物的载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畏天”而不“知天”,就会把“天”看成是外在于人的神秘力量,则不能体现“天”的活泼泼的气象,不能体现“地”的孕育万物的功能。由于“知天”和“畏天”是统一的,正说明“天人合一”思想体现着“人”对“天”的一种内在的责任。“为天地立心”就是“为生民立命”,不能分为两截。现在,我们既然看到“天人二分”的思维模式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严重的问题,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思维模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呢?“天人合一”作为一种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的世界观和思维模式,不仅是解决当前生态危机,实现“人”和“天”的和谐(谐调)发展另一思考的路子,而且是“人”同于“天”的一种人生境界。
当前在人与人之间,扩而大之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由于对权力与欲望的极度膨胀,对物质利益的片面追求,对自然资源的恶性争夺,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社会的冷漠、互不理解甚至仇视;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形成对立,互不信任,以至于发生种种冲突和战争。我们可以看到当前的“新帝国主义”在全球行使“霸权”,各种“原教旨主义”又在全球发动恐怖袭击,这样下去,人类社会终将瓦解。那么,我们能不能在儒家文化中找到某些有益于使人类走出这一困境的资源呢?
我认为是有的。在《郭店楚简》中有一句话也许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道始于情。”这是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由感情开始建立的。樊迟问仁,孔子曰:“爱人。”这种爱人的思想由何而来?《中庸》引孔子的话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爱的精神,是人自身所具有的,爱自己的亲人是最基础的。但“仁爱”之心不能停止于此,必须“推己及人”,所以《郭店楚简》中说:“亲而笃之,爱也;爱父,其继爱人,仁也。”“孝之放,爱天下之民。”这就是说,孔子的“仁学”要求由“亲亲”扩大到“仁民”。所以孟子明确地提出“仁政”思想。
“仁政”的思想内涵应说是极为丰富的,但我认为孟子说的“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最为重要。孟子的意思是说:对“人”的道理是,要使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稳固产业,他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稳固产业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所以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意思是说,“仁政”首先要使老百姓有他自己的土地。但是如何把孔子儒家的以仁爱思想为基础的“仁政”实现于社会呢?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是说,只有在“克己”的基础上的“复礼”才叫做“仁”。费孝通先生对此有一解释,他说:“克己才能复礼,复礼是取得进入社会、成为一个社会人的必要条件。”这话很有道理。因为“仁”是人自身的内在品德(“爱生于性”),“礼”是规范人的行为的礼仪制度,它的作用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相处,“礼之用,和为贵”。人们进入社会必须遵守一定的礼仪制度,而对礼仪制度的遵守应该是出于人的“仁爱”之心,才符合“仁”的要求。这种把“仁爱”精神按照一定规范实现于日常生活之中,这样社会就会安宁和谐了,“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子儒家思想,对于一个国家的治国者,对于世界上那些发达国家的统治集团应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治国”、“平天下”应行“仁政”,不能行“霸道”。行“仁政”将会使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和平共处”;行“霸道”只会引起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冲突,以至战争。
现代社会,由于人们无止境地追求感官享受,致使身心失调、人格分裂,由于心理的失衡引起精神失常、酗酒、杀人、放火、自杀,造成了自我身心的扭曲,已成为一种社会病,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安宁,一个重要原因正在于全然忽视了人的“自我身心内外的调和”。儒家思想的基本理念是“教人如何做人”,“做人”的要义就在于“修身”。儒家经典《大学》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就是说,儒家认为如果个人的道德修养好了,那么“家”可以齐,“国”可以治,“天下”可以太平,人类的和谐社会就可实现。儒家和谐社会的理想既然是建立在人的道德修养(修身)的基础上,因此儒家特别重视人的自我身心内外的协调。儒家认为,生死和富贵不是人追求的终极目标,而道德学问的提升才是人追求的终极目标。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的这段话告诉我们的是做人的道理,“修德”并不容易,那就必须有崇高的理想,有为人类长远利益考虑的胸怀。“讲学”同样不容易,这不但要求自己天天提高,而且要求负起对社会人文教化的责任。“改过”,人总是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问题是要勇于改正错误,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向善”,是说人生在世,应日日向着善的方向努力,做到“日日新,又日新”。“修德”、“讲学”、“改过”、“向善”是做人的道理,是使人自我身心内外和谐的有意义的路径。孟子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如果一个人能保存他的恻隐之心,修养他的善性,以实现天道的要求,寿命的长短都是无所谓的,但一定要保持和天道的一致,这就是安身立命了。晋朝的潘尼做了一篇《安身论》,其中有两段阐发了“安身立命”的思想。他说:“盖崇德莫大乎安身,安身莫尚乎存正,存正莫重乎无私,无私莫深乎寡欲,是以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笃其志而后行”;“故寝蓬室,隐陋巷,披短褐,茹藜藿,环堵而居,易衣而出,苟存乎道,非不安也”。“安身立命”是要使自己的身心和谐,内外调适,使自己言行符合“做人的道理”,至于那些违背“人道”对权力和金钱的争夺等等,无疑将有害自己的身心。这种存心、养性的安生立命的生活态度就是宋儒所追求的“孔颜乐处”。朱熹在其《答张敬夫书》中与张敬夫讨论“中和义”时说:“而今而后,乃知浩浩大化之中自家自有个安宁,正是自家安身立命、主宰知觉处,所以立大体行大道之枢要,所谓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乃在于此。”如果人们能以“修身为本”,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追求的目标,其身心自然和谐,内外自然调适了。
《中庸》第二十二章中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人类社会生活应该由自身做起,即由“安身立命”起,而至于“推己及人”,再至“民胞”、“物与”,而达到“保合太和”的与天地为一体的至高境界。这就是儒家可能为当前人类社会提供的极有价值的精神财富。
上述儒家的“合天人”(合者,不相离也,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同人我”(把“人”都当成是自己的同胞、兄弟,即人与社会的和谐)、“一内外”(使自我身心内外统一和谐,即人自身的和谐),是我们人类社会所应追求的。当然对于任何古代伟大思想家的思想,我们都必须予以分析和鉴别,并给以现代的诠释以适应现代人类社会合理、健康发展的要求。我们还要再重复说明,编纂《儒藏》是为了给人们提供对儒家思想文化进行研究的比较完整系统的可靠的资料,以便我们更好地利用人类文明这一份宝贵的遗产,为人类社会得以“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以及人类的和谐安宁做出应有的贡献。
司马迁说:“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借鉴古之圣贤的智慧以利于今日人类社会的合理、健康发展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