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从社会福利政策到工作福利政策

社会福利相关文献基本都对这一政策的目标和结果持批评态度。一些反对者认为福利政策本身创造了下层阶级。显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贫穷并没有因为福利政策的推行而减少;事实上,贫穷在不断加剧。1961年,有超过65%的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非洲裔美国人从事某种形式的工作。此外,他们中的大部分来自尽管贫穷但完整的家庭。到1971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非洲裔美国人中只有31%的人从事合法工作。绝大部分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非洲裔美国人处在不稳定的家庭状态并且迅速沦落向下层阶级。截止到1985年,中心城市里贫困人口总量达到2 090万,几乎比1970年翻了一番(Goldsmith and Blakely,1992)。

国家福利政策一般来说总是暂时性的,其最终能发展演化成美国人生活中的一个永恒要素实在令政策制定者们及社会劳动者们吃惊和困惑。福利接受者们没有转向就业,实际上,三分之一的福利接受者来自福利院(Gottschalk,2001)。

广泛的大众,包括许多穷人在内都将福利看作一种耻辱,认为福利接受者主要是一些懒惰和放荡的人(Gottschalk,2001)。由于失去了公众的同情心以及就业结构萎缩,国家和各州的政策制定者们纷纷对福利制度进行实验,将其与教育和工作结合,试图寻找通向就业的途径。已付诸实施的许多计划旨在把福利接受者引入劳动世界,纠正他们恶劣的工作习惯或者防止这些糟糕的习惯继续发展。

工作福利制,顾名思义,目的在于增加福利接受者们的受雇就业能力和技巧,而不是仅仅消极地发放救济金,或者是成立非营利性社区服务公司,雇用那些接受福利的人作为劳动力。这样,这个非营利机构就成了福利接受者的雇主,除了得到福利报酬外还有一笔额外收入用以提供社会服务,从而为福利接受者们创造正规且高补贴的工作岗位。

这些方法的结果是综合的。不过,它们为福利接受者提供了被束缚在下层阶级之外的选择。作为经济发展政策工具,它们提高了城市地区的人力资本,从而提高了那些地区吸引或保留经济基础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