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读

“道”作为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最早是由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来的。老子认为,“道”产生天地万物,不可用言语来表述,其蕴涵宽泛丰富,深邃微妙,人们不能轻易领会,要想全面掌握“道”的真谛,需要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

原文

道可道[1],非常道[2];名可名[3],非常名。无名[4],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5]。故常无[6],欲以观其妙[7];常有,欲以观其徼[8]。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9]。玄之又玄,众妙之门[10]

北宋李公麟绘《老子授经图》,描绘老子应尹喜之请,著《道德经》五千言,并传授给尹喜的场景

注释

[1]道可道:第一个道是名词,指天地万物的本体或规律。在《道德经》中,道是老子哲学文化体系中的最高范畴,老子借它来集中表现自己关于宇宙本体论、事物发展观的基本认识。第二个道是动词,为表达、言说之意。[2]非常道: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常,恒常、永远。[3]名可名:第一个名是名词,意为名称、称谓,也是老子哲学的专用名词,是对“道”的具体称呼。第二个名是动词,指命名。[4]无名:没有形象没有称谓,指宇宙生成时的混沌状态。[5]母:根本,根源。[6]无:老子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与下文的“有”相对。指“道”的无形象,不可言说,也代表无形、抽象的事物。[7]妙:幽冥玄妙。[8]徼:边际、边界。[9]玄:老子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表示玄妙幽深的意思。[10]众妙之门:万物生成变化的总门径。

译文

可以用言语表述的“道”,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可以具体命名的“名”,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没有形象没有称谓,这是天地混沌的原始状态;有形象有称谓,这是万物产生的本源。所以,要经常从抽象的角度体察领悟“道”的微妙;要经常从具体的方面观察体会“道”的边际。“无”与“有”这二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说是玄妙幽深。极其深奥,极其玄妙,这就是天地万物变化的根本门径。

老子《道德经》墨拓(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