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的健康风险

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第一杀手

心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卒中、心脏病等。2004年卫生部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城市人口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为200人/10万人,农村为142人/10万人,分别占死亡构成的35%和25%,居死亡原因首位。每年都有3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平均每10秒就会有1人死亡。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膳食结构的不合理,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尤其是老年心脑血管病日益突出。心脑血管疾病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是一种致死率和致残率高的疾病。特别是致残后自己很难生活自理,给家庭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老年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秘诀在于“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少吃食盐和心理平衡”。

健康方向盘

常吃大麦可防心脏病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最新裁定,允许整谷粒大麦和含大麦的产品在包装上标明该类食物能减少患冠心病的风险。这是因为,胆固醇偏高会大大增加冠心病的发病概率,而在食物中加入适量的大麦以及大麦制品,如大麦粉或大麦片等,将能有效降低人体的胆固醇含量,从而保证心脏的健康。大麦对降低人体胆固醇含量确实具有一定的作用,经常食用大麦及其制品,对以精米精面为主要食物的现代人来说,十分有益。此外,大麦还能促进肠的规则蠕动,有改善消化和减轻便秘的功能,尤其适合中老年人食用。你可以将买回来的大麦用来煮成大麦茶,四季饮用,夏季适合喝冰镇的,可以消暑解热;冬季则适合热饮,可以暖胃去寒。

·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包括健康的饮食和良好的饮食习惯两大方面。健康的饮食结构是指饮食中应富含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同时还要避免或减少摄入不利于健康的成分。老年人由于自身胃肠功能减退,因此更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按时进餐、坚持吃早餐、睡前不饱食、细嚼慢咽、保持良好的进食气氛等。

·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对老年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运动得充分,可以把高脂肪、高蛋白消除掉,经常保持运动也可以保持血管的弹性。适量运动的关键在于运动本身消耗的热量,可以使身体积聚的胆固醇、血脂降低,这本身就是一个促进作用。所以说运动本身有两个作用,一个是运动本身机械的作用,还有一个是调整代谢的作用。如果是轻度动脉硬化,没有肾脏的损害,保持适量运动,对身体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戒烟限酒

吸烟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导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很多老年人认为自己吸了一辈子烟了,也没有什么事儿。那是事情还没有发生,一旦发生就晚了。有实验表明,不管吸烟有多长时间,只要及时戒烟,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都是有一定作用的。

生活中,有一些老年人总喜欢饮酒,更有甚者,有的老年人还与年轻人拼酒。殊不知,年纪大了比不得年轻人了,这种习惯是要不得的。当然,你真要想喝,饮用少量的红葡萄酒还是可以的,因红葡萄酒有益于预防心血管疾病,但每日饮酒量要小于50~100毫升(相当于1~2两)。

·少吃食盐

大家知道,食盐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有大量的实验表明,钠盐的摄入量与血压上升有一定的关系。日均摄钠量每增加1克,平均收缩压就会增加约2毫米汞柱,平均舒张压升高1.5毫米汞柱。因此,老年人要减少食盐的摄入量,这样对降低血压、预防脑卒中和心肌梗死是有利的。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人每日摄盐量宜少于6克。

·心理平衡

作为老年人来说,淡泊名利,心理平和,才是他们最高的养生境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些事可能会让你焦虑不安,又可能会让你冲动而发怒。面对这些,你一定要学会克制忍耐,因为你已不再年轻,所以你不能永远气盛。你已经经受不起“怒火”的燃烧和“风暴”的洗礼!或许你的心脏会由于一阵剧烈的咳嗽而停止跳动,或许你的血管因为你一时气恼而破裂……面对这些,你要以平和的心态去泰然处之,这样你才能获得晚年的安乐祥和!

恶性肿瘤是威胁健康的元凶

恶性肿瘤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老年人是最易患恶性肿瘤的人群。国内一家权威医学机构在2003年至200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60岁以上恶性肿瘤患者住院人数占全院住院总人数的33.49%,发病率高低依次为肺癌、胃癌、乳腺癌、肠癌等。65岁以上老年人为恶性肿瘤的高发人群,发病率约占全部肿瘤患者的55.36%,其中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高出近一倍。

健康方向盘

少吃红肉可防癌

美国癌症协会的专家经过长期研究证实,吃太多红肉(如牛肉、羊肉)以及红肉制品(如咸肉、香肠、火腿、腊肠)会致癌。此项研究由供职于美国癌症协会的麦可·索恩及其同事完成。他们在1982~1992年的10年间,调查了15万美国人的饮食习惯。根据吃红肉的多少,15万人被分成3组,看哪些人患了直肠癌、结肠癌。研究结果发现,吃红肉最多的一组患直肠癌的概率比吃红肉最少的一组高2倍,患结肠癌的概率则高出40%;而吃禽肉和鱼肉多的人生病概率最小。尽管红肉致癌的原因还不清楚,但专家还是建议人们少吃新鲜红肉及红肉制品,譬如减少每周吃红肉的次数及每次食量。

恶性肿瘤的发生固然与遗传、基因等内因有关,但90%以上的恶性肿瘤还是由外部环境导致的。有大约30%的恶性肿瘤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约40%的恶性肿瘤患者与饮食习惯、食物构成、食物加工、烹饪方法等因素有关。

对于这种病,预防胜于治疗。一般来说,老年人反应迟钝,对病痛感觉不灵敏,或不能及早地表达出来,肿瘤也是一样,在老年人机体中的发展比青壮年缓和而不易被察觉。因此老年人定期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是至关重要的。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指出:合理改变饮食和相关的生活方式,可使全世界的癌症发病率减少30%~40%。那么,老年人如何安排自己的饮食,以预防癌症呢?

·减少动物蛋白质摄入

有实验表明,摄入过量的动物蛋白质会增加患乳腺癌、胰腺癌、结肠癌、肾癌、前列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如果老年人能将饮食中动物蛋白质保持在100克以下对防癌有益。

·适当摄入复合式碳水化合物

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不会增加得肿瘤的危险。老年人要预防癌症的发生,最有利的做法是:减少食用精制糖类(如白糖、红糖、糖果和其他甜食),增加复合碳水化合物,如水果、蔬菜、豆类、果仁、全谷食物。

·摄入脂肪要适量

脂肪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能源,也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食物中有3种类型脂肪:饱和脂肪、一元不饱和脂肪和多元不饱和脂肪。饱和脂肪和多元不饱和脂肪都有致癌危险。有医学家通过研究指出,食用一元不饱和脂肪对心脏病和癌症的危险都较少。老年人可以选择橄榄油来吃。可以说,橄榄油是最纯净的一元不饱和脂肪,是饮食中最理想的食用油。

年龄越大越容易罹患糖尿病

人们在看病时,经常有这样的问题:多吃糖就会得糖尿病吗?要弄清一个问题,先明白这个“糖”是指什么糖,是多糖还是单糖与双糖。一般来说,多吃一些多糖类碳水化合物,如糙米、标准粉、玉米、小米、燕麦等,是不会引起糖尿病的。

但是,如果我们所说的“糖”是指单糖与双糖,如糖果、白糖、红糖、冰糖等,经常吃确实会引发糖尿病。国外有研究表明,大量摄取单糖、双糖,一方面会促使肥胖率增高而使糖尿病增多,另一方面会使很多隐性糖尿病患者迅速转为显性,从而增加糖尿病的发病人数,这在老年人群中尤为明显。

健康方向盘

糖尿病防治不能单纯靠降糖

一直以来,治疗糖尿病的主攻方向,放在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上,但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胰岛素抵抗的问题。英国的研究人员指出,治疗糖尿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患者的血压、血脂等其他综合指标,并以治疗胰岛素抵抗为根本,在降糖的同时保护β细胞功能,以达到长期稳定降糖的效果,减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也就是说,要预防并发症首先要控制血糖,让血糖全面达标。除了严格控制血糖之外,患者还要控制血压,因为糖尿病患者有60%会合并高血压,同时血脂也要控制好。

从医学角度来看,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而引起的内分泌代谢紊乱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血糖升高、神经和血管系统广泛受损。它引起的并发症较多,有心血管并发症、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等。这些并发症严重危害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和生命的安全。

可以说,老年人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年龄越大越容易罹患糖尿病。有很多老年人本来就是隐性糖尿病或轻症糖尿病患者,起初看不出什么明显的症状。空腹时做血糖、尿糖检查也往往正常,如果不查餐后血糖根本看不出是糖尿病。这时如果我们再吃单糖、双糖或输入葡萄糖,就会迅速演变为显性糖尿病。

糖尿病目前尚不能根治,因此预防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极为重要。

·摄取适量蛋白质

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进食50克蛋白质即可。而糖尿病患者,蛋白代谢紊乱,表现为蛋白合成受阻,收支不平衡,入不敷出就会出现负氮平衡使抗病能力下降,极易并发各种感染性疾病。老年糖尿病患者对蛋白质的总摄取量应占总热量的12%~20%。

·摄取适量的碳水化合物

临床实践证明,如将糖尿病患者主食限制过低,使患者处于半饥饿状态,病情反而不能满意控制。建议那些患有Ⅱ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摄入碳水化合物不宜超过250克/日。

·减少脂肪摄取量

最好以多元不饱和脂肪取代容易阻塞动脉的饱和脂肪。用单元不饱和脂肪或复合式碳水化合物(淀粉)取代更佳。老年患者进食时来自脂肪的热量应少于每日总热量的30%。

·吃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

食物中的纤维对所有的人都很有益处。膳食纤维摄入胃肠后,吸水膨胀呈胶状,能延缓食物中葡萄糖的吸收,降低胰岛素需求量,减轻对胰岛细胞的负担,增进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能起到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全麦产品、大麦、燕麦、豆类、蔬菜、水果都是极佳的纤维来源,也能提供必需的养分。

·严格控制体重

多项研究指出,体重比调整值(按照不同身高确定的正常体重值)增加5~9.9千克的人罹患冠状动脉心脏病、高血压、Ⅱ型糖尿病以及胆囊疾病,比那些体重只增加2千克上下的人高出1.5~3倍。如果你超重,控制饮食及运动能帮助你减轻体重及使血糖恢复正常浓度,有时候,你只需减轻2~5千克体重,即可控制血糖。

·少量多餐

少量多餐是糖尿病饮食治疗原则之一,尤其适用于消化功能比较差的老年患者。一日总食量不变,增加餐次减少每餐的食量有利于胃肠道的消化吸收,餐后的血糖不会太高,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有些糖尿病饮食计划指定一日三餐或三小餐加上1~2餐小点心,即在两餐之间吃几块饼干。

·不要过度饮酒

过度饮酒对糖尿病控制不利。酒精损害人体胰腺,使人体内胰岛素在短时间内缺乏或过量,造成血糖过高或过低。此时,糖尿病患者会出现急性糖代谢紊乱,出现高渗性昏迷和低血糖昏迷等症状。因此专家建议,爱喝啤酒的糖尿病患者最好每周分2次喝完一瓶啤酒。

·让家人参与进来

如果全家人无法配合改变营养方式,以改变患者的饮食习惯及控制体重,那么,糖尿病患者可能很难独自进行改善。

·适当运动

坚持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辅助措施,对于能从事运动的老年人,家属应引导、督促他参与运动,如太极拳、散步等。你必须定期做运动,一周5~5次,每次20~30分钟。

·心理护理

老年人一旦被确诊为糖尿病,不要焦急、烦躁,树立起与病魔长期斗争的决心。作为家属要经常陪伴在老人身边,陪他聊天、散步,这样有利于培养患者良好的情绪。

人到60,骨质疏松是一道坎儿

60岁的常女士,看着X射线片对医生说,几天前因闻到一股刺激的味道,连着打了两个喷嚏,背部就突然疼痛起来。一拍片,竟然是胸椎骨折了。骨头怎么那样脆呀?

像常女士这样的情况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一些老年人用力打喷嚏就能“打”断几根肋骨。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老年人的骨头如此脆呢?那就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被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调查表明,目前全世界约有2亿人患骨质疏松症,是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在我国,老年人中患此病的比例占一半以上,绝经后的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更高,有数据表明,60岁以上女性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高达50%。

预防骨质疏松的关键是,在年轻时就要有健康的生活习惯,平衡膳食,多晒太阳,多运动,有足够钙的摄入,提高骨峰值,减少骨丢失。那么,老年人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呢?

健康方向盘

别忘了维生素D

专家指出:女性在绝经后或男性在老年时期,在注意补充钙剂的同时还要补充维生素D。钙是构筑人体骨骼的基本元素,但是,老年人因为体内活性维生素D水平的下降,使钙的吸收率以及在骨骼的沉积率明显下降,所以在补充钙的同时补充活性维生素D,以保证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

·保持膳食平衡

营养不良会阻碍骨头正常发育,导致年老时骨质流失加快。面包、谷物、土豆、肉类和可乐等食品中含磷高于含钙,过多的磷酸盐会导致骨质流失。经研究发现蛋白质、维生素是骨基质生成的必备物质,因此老年人应食用一些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较高的食物,尤其是维生素C和维生素D以及钙这3种物质,它们是防治骨质疏松最理想的营养元素。

·经常晒太阳

皮肤受到紫外线照射,会产生维生素D。维生素D是调节钙磷代谢的重要激素,可以促进钙在肠道中充分吸收,有利于骨钙的沉积。同时,它对骨骼成骨细胞有促进增生、增殖的作用,是骨骼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激素,对预防骨质疏松有重要作用。一般来说,人们每天有30分钟的光照时间,就可生成适量的维生素D。

·控制体重

过分减肥,脂肪太少,也易患骨质疏松症,因为其他激素会在脂肪组织中生产出雌激素,体重较轻也有助于强化骨质。

·戒烟限酒

酒精会通过肠道影响钙吸收,吸烟则削弱雌激素对骨质的保护作用。

寂寞与孤独最易被忽视

刚刚失去老伴不久的李大妈最近心里特别烦,总想找个人聊聊天,可子女都不在身边,经常一个人坐在屋里发呆。没多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硬化这些老年性疾病先后来“报到”,吃药、打针,各种疗法都快被她试遍了。原以为对症施治,就可以恢复平静生活,可是没过多久老毛病又复发了,不仅整天头晕、失眠、食欲不振,人也日见憔悴,全身无力,还忽冷忽热,人也变得比以前更衰老了。

最后在医生的建议下,李大妈来到心理咨询门诊。通过耐心仔细的交谈和心理量表测试,心理医生发现李大妈患了“孤独寂寞症”。

健康方向盘

忘年交可以代替老朽感

对于老年人来说,有几个“忘年交”,就会少一些暮气,多一份生机与活力。那么中老年人在“忘年交”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主动性:老年人在与年轻人交往时大可不必端架子,最好主动与他们打招呼。主动与年轻人中的精英交往,可能获得更大的收益。如选择旅行团时,未必总是选择“夕阳红”。

▲共同性:老年人在“忘年交”中应多考虑一些对方的兴趣所在。不要倚老卖老,居高临下,或一味地回忆往事。

▲学习性:老年人可以谦虚地向年轻人学习请教,这样年轻人肯定会产生好感,比如说请他们教教电脑的使用或操作等等。

随着老年人的社会活动空间和人际交往被大大压缩,像李大妈这样患有“孤独寂寞症”的老年人也越来越多。为什么会这样呢?很多老年人,由于衰老、退休、子女长大独立、丧偶等原因,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孤独之感。这种长期的孤独与寂寞会造成持久的社会心理压力,可以引起人体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和免疫功能下降。这是导致心血管病、癌症和其他疾病死亡率增高的重要因素。孤独还可以引起抑郁和自暴自弃。

老年人孤独了、寂寞了,怎么办?“强者自救,圣者渡人”是长久以来的真理,老年人应该首先要学会做一个强者,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

1.对于丧偶的老年人来说,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可再去找一个新的伴侣。再婚不但可以防止孤独,而且有助于健康长寿。当然,一定要争取子女们的同意。

2.与儿孙同住可以增进家庭和睦,帮助教育孙子女或外孙子女,加强三代人的感情。如果感觉不方便,可以定期来小住一段时间。

3.老年人可以在家学习和培养业余爱好与兴趣,如书法、绘画、种花、养鸟、垂钓等,这些爱好都会让人远离孤独与寂寞。

4.在家无事可做的,也可以走出去,积极参加社会交往,比如到老年活动室、俱乐部,参加一些娱乐、体育活动,与人多沟通,说说笑笑,会逐渐赶走孤独与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