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确认逻辑性

不要忘记一个事实——最终判断“论据能否正确支持主张”的人是对方。作为谈判代表,要从对方的角度来检验主张和论据的关系。

各位读者可能会想,既然是由对方最终判断有无逻辑性,那么只要对方没有百分之百地理解,就很难判断为“有逻辑性”。

从数字的角度来考虑确实如此:不是百分之百,就相当于百分之零。可是,我们完全没必要采取这种非黑即白的角度,而应该从模拟化的角度去考虑,也就是尽可能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尝试确认自己的主张和论据之间的关系是否恰当。而且,对方越认可,我们的说服力就越大。

不过,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检验己方的逻辑性,绝不是要根据对方的情况改变自己的主张,而只是在不改变原方向的前提下,尽量对轨道加以校正,使对方能够产生共鸣。下面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看来今天要下雨(论据),请带上伞出门(主张)。

 

这句话中的主张和论据之间的关系很自然,一般情况下,这样说不会有错。

但请考虑一下,如果这样的主张和论据恰恰不适合用在对方身上呢?例如,对于“没有出门计划的人”来说,该主张和论据之间的关系恐怕就不是很合适了。因为没有出门的计划,根本不会出门。

对于“坐车的人、移动距离极短的人、通过地下通道就能走到目的地的人”来说也一样。因为没必要打伞,所以不想拿着伞走路。也就是说,对于那些即使下雨也不会被淋湿的人来说,这一主张和论据之间的关系并不恰当。

同样,对于“被淋湿也无所谓的人”来说,该主张和论据之间的关系也不恰当。那应该怎么说?是不是只要改变主张,说“不拿伞也没关系”就可以了呢?

可是这样说的话,就不是谈判了。所谓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并不是指根据对方的情况改变自己的主张,而是要让对方认同主张和论据之间的关系。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必改变主张,对于“被淋湿也无所谓的人”,应该说“被雨淋湿容易感冒”“可能毁掉这身好看的衬衫”等等,展示其他的论据,说明被雨淋湿的后果有多么糟糕。

追求所有人都认同的主张和论据之间的关系,是低效率的做法

有人说,“要想做到真正地有逻辑性,就必须追求普遍的、所有人都认同的主张和论据之间的关系”。我本人也认为,能做到这样是再好不过的。然而对于商务人士来说,经常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结果,所以追求普遍的、所有人都认同的主张和论据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有效率的做法。

与其如此,不如设想一个特定的对象,把自己放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这样在时间上的效率更高。况且一般的谈判,确定对方的身份很容易。

即使像大众消费品的广告宣传活动那样,存在非特定的、身份难以确定的多个对象,仍然可以基于该群体的共同属性——例如“忙于家务和育儿的三十岁出头的主妇”,或“有时间和经济能力的高龄男性”等等——把对方进行特定形象的拟人化。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论据能够正确支持主张”,需要设想对方的身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在不改变原方向的前提下,尽量对轨道加以校正,使对方能够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