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输在不会表达上(新版)
- 刘薇
- 1510字
- 2020-06-25 08:08:29
关注对方,真正弄清他的心理预期
某公司员工聚餐,两主管第一次私下交流,新主管举杯敬老主管说:“林主管,您比我大,如果不介意,以后我就叫您林哥了。”
老主管说:“这不好吧,我虽然虚长你几岁,但我是‘行伍’出身,可比不了你们这些高才生,我看我以后还是叫你小陈老师吧。”
新主管说:“林主管,您要是这样说,可就是看不起我了。小弟初来乍到,都得仰仗您照顾呢。”
老主管呵呵笑,说:“我最扛不住别人给我戴高帽,而且公司没这先例啊,咱还是别坏了规矩吧?”
新主管说:“我还真不是给您戴高帽,不说您真刀真枪拼出来的本事,就说您以德服人的作风,公司里哪个不翘大拇指。说到称呼,我就觉着咱们公司少了点儿人情味儿,我哥来哥去地叫着,也是为了让人觉得您亲切。”
老主管说:“你要这么说,我还没词了。得,你愿意叫,我就愿意答应,咱们‘周瑜打黄盖’,别人爱怎么说就让他们说去。”
新主管喜上眉梢,给老主管斟了一杯酒说:“来,林哥,小弟再敬您一个。”
旁边刚来不久的小汪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是新主管的直系下属,心想了解点新主管的套路对自己肯定有帮助。说者有意,听者更有意,于是小汪趁着大家酒至半酣,起身给新主管敬酒,也死活要给自己找个哥。不过,事后不久他就被调到了别的部门,他了解之后才知道,老主管是公司的“开国之臣”。老董事长退休之后,虽然把职位传给了自己儿子,但老主管却是“摄政大臣”,是公司真正的一把手。
因此,新主管找他当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小汪这个时候“照葫芦画瓢”,怎么可能得到新主管的青睐。
其实,我们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最应该搞清楚的不是对方是谁,而是对方想要成为谁。换句话说,我们不应该把思路停留在对方已知的属性上,还要弄清他们对自己的心理预期。有时候,由于环境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对方不能把自己的期待值直接表达出来,但只要是他们的心理期待,就会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来,尽管有时候会很细微而不易察觉。如果我们没有这方面的意识,不要说读懂那些细微的心理语言,就算对方的意愿明确地表达出来,也可能被你误解。
孔子曾经问子贡:“你觉得自己和颜回相比,谁更优秀一些呢?”子贡立即回答说:“我怎么能和颜回相比呢?他就好像是天上的日月,而我则如同地上的草芥,完全没有可比性啊。”孔子真的是在问子贡问题吗?是也不是,大多数人能看到前者,子贡却看到了后者。在诸多弟子中,孔子对颜回的偏爱是显而易见的,因而他在问这个问题之前心中就已经有答案了,子贡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没有停留在问题表面,而是直插孔子的心理预期,并且据此给出答案。如此一来,既成全了孔子的心意,衬托了颜回的才名,也成就了自己的让贤之德。
在诸多因素共同的作用下,我们不可能在现实中找到一个和自己的想法完全相同的人,因而即使面对相同的事物,与我们交流的人也可能产生别的想法。但是很多人总是习惯于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别人的想法,认为自己喜欢的,对方一定也喜欢;自己厌恶的,对方一定也厌恶。如此一来,这类人就会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判断失误,而据此做出的行为也就难免会出现问题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适度地展示出自己,让别人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同时也要时刻关注对方,避免错过他们的自我展示。
最后,了解别人一个最好的参照标准就是自知,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真正的自知和自以为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我们在平时的聊天交流中尤其要注意。通常来讲,这与学习的道理相同,一个人自知不足,就会不断地精进,从而确保在发展和前进中领先别人;而一个自知已足的人则觉得自己已经无所不知甚至无所不能了,只能是被别人超越后再做最后的挣扎。因此,我们在修习自己的沟通之术时也要有自知不足的意识,这是真正自知并坚持下去的基本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