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见资本人Ⅱ:从企业家精神到中国梦
- 深圳市全景网络有限公司
- 3547字
- 2020-06-25 07:51:25
初中毕业的焊接工,要做自动秤领域的奔驰宝马
“2004、2005年前期的研发、生产和推广投入很多,几乎花光了我们几个股东多年来打工攒下来的钱,但市场还没有打开,那是我们最艰难的时期。”
——海川智能董事长、总经理 郑锦康
记得小时候,在小卖部里买瓜子、豌豆等零食,贪吃的小朋友们都要挑挑拣拣,找出分量最大的那包。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食物的包装都开始统一,重量相差不过几克,要想挑出一包更重的糖果,几乎不大可能。
原来,随着工业科技的发展,过去的人工称重已经被智能组合秤分装取代。企业引入智能组合秤进行定量称重,不仅节省大量人工,还能降低称重误差,节约原材料成本。
作为中国第一家成功自主研发智能组合秤的公司,海川智能(证券代码:300720)从创业伊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13个年头。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与市场开拓,公司在自动衡器行业已具有较高知名度,能够为客户提供散装物料动态组合称重和连续自动计量混合供配料综合解决方案,产品远销美洲、欧洲、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区。
郑锦康接受全景网专访,他总是乐呵呵的,非常开朗
海川智能董事长郑锦康进入衡器行业35年,从一个初中毕业的打工仔一步步成长为上市公司董事长。从17岁到52岁,他又有怎样的创业故事?
从焊接工到职业经理人
1982年,17岁的郑锦康初中毕业后去了伦教电器设备厂做工人。这是佛山顺德一家做水泥、陶瓷自动称重配料机器的民营企业。郑锦康最开始做的是焊接工,后来做装配工。
“做装配工需要看图纸,在从焊接工到装配工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怎么看机械图纸。会看以后,就学着画图纸。自学了一段时间后,我觉得还是要专门系统学习提升一下,于是自费到华南理工大学接受机械设计培训。”郑锦康回忆。
回来之后,郑锦康开始在广东华普电器集团做设计员,负责自动衡器结构设计。从装配员到设计员,他对自动衡器的设计、制作以及成本控制都有了深入了解。更重要的是,不同于做国企大厂的螺丝钉,在私企郑锦康还耳濡目染学会如何经营管理公司。
1996年,郑锦康跳槽到佛山科迪工控设备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开始做起了职业经理人。“在华普我学会了怎样做机器,而在科迪我学会了怎样卖机器,掌握了展览销售等一系列营销的套路。”
1989年,郑锦康(上)在广东华普电器集团任设计员期间在勒流饲料厂进行测绘
从初中毕业的焊接工到总经理,不断学习突破自身局限,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郑锦康将原因归功于自己的家庭环境。“小时候家里做小生意,十来岁的时候我就跟着父母一起去采购原料,做出来再拿去卖。可能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我从小就知道怎么去做这些事情。”
即使成为总经理,也只是执行公司股东的决议,并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经营公司,郑锦康有一些更专业的想法却得不到实现。而此时他已经掌握了自动衡器研发、制作、销售的全套流程,认为自己有把握去做好一个公司,于是辞职创办了佛山市顺德区海川智能机器制造有限公司,即海川智能的前身。
创业2年花光多年积蓄
郑锦康将创业目标瞄准了自动衡器。2004年,国内的自动衡器比较简单,智能组合秤科技含量很高,只有发达国家才能生产,对大家来说是一个高不可攀的产品。但郑锦康偏偏想要挑战这个不可能。
智能组合秤又称微机组合秤、电脑组合秤,由多个独立的进料出料结构称量单元组成,通过多个称量单元对相应的载荷进行组合计算,最终将载荷的组合作为一次装料输出。研发这种秤不仅需要懂机械原理,还需要懂计算机知识。郑锦康找来了熟悉计算机的梁俊(目前为海川智能股东、技术总监兼开发总工程师)做搭档,弥补自己的不足。
当时,国内还没有生产智能组合秤的能力,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郑锦康花费巨资购买全球顶尖公司生产的产品,学习别人是怎么做的。
“智能组合秤的高端产品都是国际大公司生产的,价格很昂贵,我们花了100多万元购买瑞士、德国、日本等国的顶尖公司的产品,经过半年的分析研究,才开始自己做软件、搞开发。”
然而,2005年,智能组合秤好不容易研发出来了,市场推广却遇到了麻烦。那个年代,人工很便宜,但智能组合秤却要二三十万元一台,食品厂老板都认为买机器不如请工人划算。因此,智能组合秤的国内市场一直打不开。
国内不行,那就去国外。郑锦康带领团队去德国、美国参加展会,还在阿里巴巴上做外贸推广。“我们是阿里巴巴第一批用户。”他笑称。
“2004、2005年前期的研发、生产和推广投入很多,几乎花光了我们几个股东多年来打工攒下来的钱,但市场还没有打开,那是我们最艰难的时期。”
当时,只有日本、德国、意大利、丹麦等国的六七个工厂生产智能组合秤,价格非常昂贵。海川智能的产品虽然没有国际大牌那么完美,但价格只有它们的三分之一,非常有吸引力。而且当时中国基础工业发展很快,制造业得到欧美国家的认可,加上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生意好做了很多,海川智能一下子就打开了国际市场。
“我们的产品并不是面向终端用户的,而是卖给设备生产商,他们把智能组合秤买回去,安装在自己的机器上,再卖给食品厂等。如果他们要继续生产或者加大产量,还需要类似的机器,因此,我们有很多回头客。”郑锦康介绍,“创业初期,我们90%的产品都是出口,因为产品在国内很难卖得动,海川的客户大多都在国外。”
2007年、2008年,海川智能的智能组合秤在国内开始走俏,有很多回头客,年营收达到五六千万元。目前,智能组合秤是公司最主要的产品,占2014—2017年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均在75%以上。2016年,海川智能的智能组合秤销量为1979台,在国内销量排行第一。
捡起失重秤 多管齐下
除了智能组合秤,公司还有一款重要的产品——失重秤。“其实早在2006年,我们就开始研发失重秤了,但那个时候苦于资金、人力紧张,就先把失重秤放下了。2011年,公司靠智能组合秤赚到了钱,又重新捡起失重秤这款产品。”郑锦康说。
失重秤是通过控制称量容器内的物料输出速率,来达到连续给料的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它适用于粉料、球料、片料、颗粒料和各种纤维的动态计量。
失重秤的市场准入门槛很高,因为它是用来进行连续动态配料的,如果出现问题,这一天生产的产品都是废品,损失巨大。因此,工厂购买失重秤非常慎重。失重秤在中国的应用只有10年左右的历史,目前我国失重秤仍然以进口为主,国内失重秤企业的市场份额较小。
2011年,郑锦康开始带队研发失重秤,购买全球先进的失重秤样机进行测试研究,经过2年的努力终于研发成功。2014年到2016年,海川智能失重秤的销量分别为24台、38台和310台,2017年上半年销量为125台。虽然目前占总营收的比重比较小,但增长非常迅速。本次IPO募集资金中,将有1.03亿元用于两层智能组合秤及失重秤扩产项目。
除了智能组合秤和失重秤,海川智能还积极研发螺旋填充机等计量设备,还有检测设备如重量分选机、金属检测器、检测一体机等。2015年之后,公司在丰富产品线的同时,加大高技术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公司三层智能组合秤实现量产并销售,打破了国外企业对三层智能组合秤的垄断,是国内少数几家拥有三层智能组合秤相关技术、生产工艺及配套生产规模的企业。
“客户购买组合秤的时候,大多数还需要购买配套的机器,如果我不做的话,他们也会去找别人买。而我们生产这些配套设备只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就可以了,不用另外拓展销售渠道,也不用多增加人手。”郑锦康笑着说,“同一批客户,同一个技术平台,何乐而不为?”
作为中国较早专注于重力式称重技术研究的公司之一,海川智能在科研上非常舍得投入。2014年到2017年,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分别为794.68万元、737.37万元、971.68万元和932.45万元,占当年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6.80%、6.54%、7.13%和6.19%。2017年,公司研发部门共有研发、技术人员88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17.81%。IPO募集资金中,将有3911万元用于定量智能称重技术研发中心扩建项目。
“我还是研发组组长,现在仍投入三分之一的精力去做研发。研发人员拿到专利、提出好的设计理念我们都会给相应的奖励,鼓励大家去搞创新、做研发。”郑锦康说。
经过多年的发展,海川智能建立了计量设备和检测设备涵盖六大类产品的较为完整的产品线,能够为客户提供散装物料动态组合称重和连续自动计量混合供配料综合解决方案,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产品远销美洲、欧洲、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区。
2014年到2016年,海川智能的营收分别达到1.17亿元、1.13亿元、1.3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146.69万元、3182.82万元、3788.22万元,2017年营收达到1.51亿元,净利润达到3814.6万元,并通过严格的审核,成功登陆创业板。
关于未来,郑锦康还有一个大想法——将海川智能做成国际中高端品牌,实现国外市场的产品替代。
2017年11月6日,郑锦康在深交所敲响上市宝钟
“虽然现在我们的产品在国内已经实现进口替代,而且超过半数出口海外,但相对于日本、德国等国的顶尖品牌,我们还是比较中低端的品牌。”郑锦康说,“未来我希望用十年时间将海川智能打造成国际中高端品牌,在全世界,如果要买自动秤,大家就会想到海川,就像大家一提到好车,就想到奔驰、宝马一样。”
扫码观看海川智能专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