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承者:日本长寿企业基因
- (日)后藤俊夫 王筱卉
- 5830字
- 2021-03-25 13:08:18
绪论二 研究长寿企业的缘由
调查和研究始于好奇心
我开始研究长寿企业已经有20多年了。
“日本创立100年以上的企业到底有多少家呢?”
研究这个课题的出发点就是这么一个简单朴素的疑问。之前也有关于日本长寿企业的调查和研究,但研究内容仅限于日本商业发源地古都京都、日本商人发祥地之一的琵琶湖周边的近江商人等,也就说研究内容仅限于部分地区。
在日本大家对长寿企业非常尊重,风土人情和文化都积淀已久,长寿企业对自己的企业历史和客户都非常爱护和珍惜,这种经商之道很受好评,这样的企业我们亲切地称之为“老铺”。在报纸上、杂志上以及网络上关于“老铺”的报道可以说比比皆是,即使这样,日本“老铺”的整体概念还是很模糊。
可谓无形文化遗产的“老铺”有这么多,却没有留下系统研究,对这样的老铺甚至没有系统的统计。20多年前我开始研究这个课题的时候(甚至现在也一样),关于长寿企业的统计,国家级别或者都、道、府、县级别的行政机构都没有数据。不仅是日本,欧美国家也是同样。
在这种情况下,要研究这个课题可想而知难度有多大了。我当时就想,“谁也不做,那么只好我自己来做了”。然而这谈何容易,一开始简直可以说是瞎子摸道走路。在日本全国都有商工会议所(类似中国的工商联)这样的机构存在,很多企业都是那里的会员。我原以为在这里可以获得我想要的信息,然而当我咨询这些机构的时候才发现我完全错了。究其原因有三:
(1)商工会议所的组织率,也就是加入的企业数很少。日本的商工会议所开始于1878年,现在的商工会议所是在1953年制定的商工会议所法的基础上运营的。主要城市的商工会议所加起来大概有515所,总会员数也就130万左右。但是企业没有入会的义务,仅仅是自愿加入,实际上组织率不到30%。日本有众多企业团体,最大的当属商工会议所了,但就算从这里拿到的数据也只是三分之一不到。
(2)商工会议所只以城市为对象设立,在乡镇或者农村地区就是“商工会”这样一个完全另外名称的机构了。商工会是1970年制定商工会法以后成立的,全国大约有2000个不到,但是这也是自愿加入,组织率和商工会议所差不多,而且这么多处商工会一个一个去咨询显然是不现实的。
(3)即使问询了商工会议所或者商工会,也未必就有关于企业创立年代的记录。这里登记的时候对什么时候“设立”更感兴趣,相对于“创立”的内涵而言,“设立”意味着株式会社法人设立。创立同时设立法人的企业也有,但大多数企业都是创立后有了一定的经营业绩才开始设立法人。在日本开始设立法人是始于120年前,那之前创立的长寿企业的“设立”也就没有记载了。
这些问题都是我开始着手调查后才发现的,总之我用最原始的通信手段写了很多信,发给很多商工会议所,然后又花了很长时间才搜集到信息。虽然只是一部分,但就是通过这些数据和信息的采集我发现了很多问题点。当然不能仅仅是把一些资料拿到手就可以了,只要有时间我就自己去各个城市乡镇走访,实地考察,还和各个组织团体以及业界去接触,尽量多地获取各种信息。意外地对我帮助很大的是旅游观光图书。在对长寿企业整体概念多少有了一些眉目的时候,我发现长寿企业的34%都是从事食品行业,比如和果子、清酒、味噌酱油等,再加上旅店和料理店,仅仅这几个行业就占据了长寿企业的一半,而正是旅游观光书里对这一类的长寿企业都作为观光热点进行了介绍。
互联网让调查如虎添翼
我用这种特别原始的方式一路跌跌撞撞地调查,转眼间就到了21世纪。这时互联网出现了。各个企业的介绍信息里都标明了创立的年份,很多游客也在网上发布了参观长寿企业的游记,这使得我能很容易地获取大量的信息,互联网真是帮了我的大忙。
在日本,很多公司都拥有自己的官方网站。日本总务省“通信利用动向市场调查”数据显示,在互联网刚起步的1996年,企业的互联网使用率就已经达到50.4%,其中有39.6%的企业通过互联网提供信息,到了2000年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使用互联网,2001年在互联网上开设官方网站的企业占比77.7%,2005年就到了85.6%。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我的信息搜集速度飞速提升。当时网络搜集来的信息可谓五花八门,我必须进行大量的验证、检查和比较工作,这样我的信息来源就非常重要。20年前我的调查工作可以说是纯手工作业,获取的数量与质量都不理想。有了互联网以后搜集来的信息几乎占据了我现在拥有信息量的90%。
经过我的统计,创立200年以上并且还存续的长寿企业至少有3113家(只限盈利企业),这个数字只占日本国内登记在册的0.1%,除了个别例外,长寿企业基本都是家族商业模式。
日本最古老的企业是578年创立的株式会社金刚组(位于大阪市天王寺区四天王寺)。该公司是专业从事用木料修建寺庙的建筑公司,但是在2006年因为经营困难,被株式会社高松建设重组为子公司,该企业实际上已不再是家族企业了。
日本长寿企业数最多的地区是京都府、东京都、长野县、山形县、大阪府。京都府的长寿企业占比到了近代开始下滑,其他地区的长寿企业数在增加。京都地区曾经是日本首都,长寿企业很多是因为距离政治权力中心近,资金、材料以及人口集中,便于收集信息、占领市场。长寿企业第二多的就是东京都了,这是由于江户时代商业发达。大阪府也是同样原因。其他的如长野县、山形县等地方的长寿企业比较多是因为旅馆和造酒业发达。
长寿企业比较多的企业按顺序分别属于造酒、旅馆、民间手工艺、和果子、食品行业,而到了近代,也出现了医药品、机械、金属、化妆品、化学等领域的长寿企业。
以上是创立200年以上的企业信息,我又整理了创立100年的企业信息,长寿企业的总数大致应该有50000家以上,然而这个数据也仅占国内登记在册企业数的2%,看这些企业的分布地区,东京远远超过了京都成为全国第一。长寿企业的创立年份基本集中在明治维新前后。
整理企业信息
我在整理企业信息时都是分门别类输入表格,对所有企业都会整理出如下信息:
企业名;
创立年份(公历年月、日本的年号);
总部所在地;
所属行业;
经营世代数;
其他:大事记、祖先创业时候的艰苦岁月、家训、主要产品和服务、销售额、从业人员等。
“其他”一栏的内容因企业不同而千差万别。创业者最开始的艰难困苦让人感慨万千。我在做整理记录的时候,对一些现在也值得我们借鉴了解的事实尽量多地做了记录,比如下面的内容:
(1)事业继承的成败谈。
(2)危机管理意识。
(3)过去发生地震和海啸等自然灾害时的应对措施。
各国长寿企业对比
在对日本国内长寿企业状况的调查有了一定进展后,我对其他国家的长寿企业也做了一番了解和比较。
为了掌握海外的长寿企业情况,和前文所说的一样,如何搜集信息是个大难题,而且难度比日本国内企业调查还要大好几倍。我克服重重困难,通过实地调查和借助网络信息一点一点打开局面,但是其他国家的企业开设官方网站的并不多,这很让我发愁。
通过网络进行调查的时候,我一开始是用英语检索,进度很慢,后来发现用各个国家的当地语言去检索时信息量猛增,我突然醒悟过来这是理所应当的。调查很长一段时间后我发现长寿企业大多数是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建立官方网站的时候客户都是自己国家的,根本不需要特意去开设英语网站。
注意到这一点以后,我在搜集海外长寿企业信息时,不光用英语,还用上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甚至丹麦语、瑞典语、芬兰语等,而且互联网的自动翻译技术也比以前进步很多,这为我检索资料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经过各种努力,我分别对创立200年和100年并且依然存活的企业进行了统计。最后发现,创立200年的企业数量最多的国家第1名是日本,有3937家;第2名是德国,有1536家。
针对长寿企业的定位,我提出了100年这个观点。因为100年就意味着经营有了3~4代,中国有句古话叫“富不过三代”,企业能够持续经营3代的话,以后也会稳定持续发展。于是在2014年,我统计了登记在册并且还存活着的百年企业,结果如下:第1名日本,有百年企业25321家;第2名美国,11735家;德国名列第三。但美国GDP基数大,按照占GDP的比重排序的话,日本是第1名,瑞士第2,德国第3,奥地利第4,美国落到了第17名。我统计出日本的百年企业超过25000家,但实际上还有很多没有统计到手的数据,按照推测日本长寿企业应该已经达到了6万家。
发布信息:日本是“老铺”最多的国家
2004年,我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家族商业(Family Business)国际学会(IFERA:International Family Enterprise Academy)上首次发布了关于世界长寿企业整体概况的报告。当时的调查结果包括全世界136个国家和地区共62780家创立超过100年的长寿企业。其中日本的长寿企业数(25321家)是世界上最多的,占据了40%以上,第2名是美国(11735家),第3名是德国(7632家),如下图所示。
这些数据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反响。2007年6月18日《NHK特别报道——长寿企业大国日本》采用我发布的数据,制作了一个小时的节目来报道日本是长寿企业大国。这个节目让很多人了解到日本长寿企业数量远远多于其他国家。
接下来是日本电视台周末黄金时段播放的节目《世界上最想上的一堂课》。2007年6月30日,我参与的那期《老铺》成为最受欢迎的一堂课。
2008年2月13日,TBS系列节目关口宏的《去寻找日本吧!2》,又针对老铺做了一个特别专集,节目的主题是“被遗忘的日本的魅力”和“日本人到底是怎样的呢?”,都是以老铺为采访对象深挖内容,在两个小时的节目里让观众为“日本的力量”而感动。
2008年4月26日,代表日本经济媒体的头号报纸《日本经济新闻》开设了题为《200年企业——成长和持续的条件》的大型连载专栏。专栏的第一篇文章由我来执笔,这个专栏里刊登的很受好评的文章最后结集出版成了3本单行本,受到以企业相关人士为主的读者欢迎。之后《朝日新闻》也增加了“百年企业地区版”的内容,将刊登的内容也出版成了单行本。
在其他国家,2008年5月14日韩国银行发表了题为《日本企业的长寿原因及启示》的报告书。虽然没有注明引用出处,但基本上是基于我的数据,列举了日本长寿企业的概况,尤其对世界上最古老的企业金刚组的创立者——来自百济(韩国历史上的一个国家)的金刚重光(柳重光)做了重点介绍。
2011年韩国KBS电视台(相当于中国的中央电视台)春节特辑节目介绍了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长寿企业国家,我担任嘉宾。同年6月哥伦比亚一家电视台邀请我上了一个节目,也是介绍日本是长寿企业大国。通过各式各样的渠道,日本是长寿企业大国这一认识就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开来。
日本作为长寿企业大国的四个秘密
为什么日本是世界上长寿企业最多的国家呢?这个课题也是我在研究的时候非常关注的,经过和很多同行以及企业经营者的交流,我分析总结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企业内部原因。
各种管理方式、系统制度的积累。世界上的复式簿记一直被认为起源于意大利,其实在江户时代日本就有了精细的复式簿记。总店和分店之间的连接管理制度、人事制度和培训制度等都得到了广泛普及。这一点和当时江户时代教育制度发达、日本人识字率高有关系。
此外还有各种危机管理的存在。众所周知,这些企业为了家业存续,从祖先那里传下各种经营之道作为家训或者家宪记录下来。紧急事故发生时备用的救急金制度就是危机管理的一种。
第二,外部原因是市场经济的长期扩大化。
日本的相关研究报告显示,江户时代的200年间(约1600—1800)的经济平均每年以0.1%的速度成长,政治中心江户在18世纪初期成长为世界最大的人口百万的城市;在商业中心大阪的堂岛,开设着一个大米市场,这其实是世界上最早的期货市场。
长寿企业在各个时代都是先从首都开始向周边城市扩散发展的。一般来说作为政治中心的地区因为权力集中可以调配财力和人力,积累材料、技能(供给方)以及消费能力(需求方),这样顺应时代变迁,商家或者商人持续进行自我变革的结果,成就了今天的长寿企业。
第三,持续发展家业的强烈愿望和志向。
在封建时代,家的持续发展比什么都重要,家就等于家业。持续到1947年的明治宪法里对家业进行了制度化,基本内容就是长男继承家和家业,把长子接续作为传统保留下来。
日本人认为,祖先传下来的家业不能毁在自己手上,于是就产生了各种危机管理的智慧。另外,原则上虽然定下了长子接续制度,但为了应对不测也导入了养子制度,这是日本特有的。
第四,日本特有的历史沉淀下来的思想因素。
这个也可以称为“时代的精神”。尤其是石田梅岩提出的把佛教、儒教和神道教融合为一体的心学立下了大功。
心学对商业活动的意义进行了积极的评价,石田梅岩一语道破:“正当的利润获取就如武士的俸禄一样,而非令人不齿。”江户时代后期心学通过当时的寺子屋等教育机构深入传播给大众,成为准备继承家业的人们强有力的精神支柱。
同样受儒教和佛教思想影响的东亚各国长寿企业的数目就有很大差异。比如韩国就没有长寿企业,影响韩国最深的是朱子学,这和心学完全是相反的,非常看不起商业活动,将商人、商业置于社会最底层。这种思想存续了好几代。人们存下的财富基本不用于经商,而是用于奖励研究学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继续保持家业的积极性。
长寿企业并非与危险无缘
在全世界都开始关注长寿企业和长寿企业大国日本的时候,发生了一件非常令人痛心的事情。公元578年创立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长寿企业“金刚组”面临倒闭的危机。公元578年3位工匠受圣德太子之命从百济被邀请来修建日本最早的官寺四天王寺,其中一人就是金刚组的创立者金刚重光。当时日本没有修建寺庙的专业人员,于是从佛教发达的百济请来了技术人员。
金刚组在1436年的历史中,几度陷入困境——战乱、雷击、台风、空袭等,四天王寺的五重塔曾7次遭遇火灾。19世纪后期,明治新政府想立神道教为国教,大肆破坏各地的寺院以及佛具,寺院面临危机,金刚家的寺院工程量剧减。到了世上无双的极具工匠精神的第37代金刚治一的时代,金刚家的经营状况陷入谷底,1932年第37代传人金刚治一在先祖墓前自杀以示内疚,对金刚家来说可谓雪上加霜。此时他的妻子金刚芳江作为金刚家历史上第一个女性传承人接过了第38代的重担,她带着3个年幼的孩子,全力以赴地投入金刚家的事业重建中,终于守住了家业。
2006年金刚组再一次陷入经营危机。因为寺院建筑开始普及钢筋水泥混凝土结构,这使得金刚组最擅长的木构建筑占比下降。金刚组于是进行改革,也开发了水泥建筑工法,并把这项技术运用到一般建筑上,扩大了业务范围,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突然增加的过高负债,金刚组陷入了危机。非常幸运的是大手建筑公司“高松建设”被金刚组御用工匠的技术所感动,视其为国宝,为保留这门技艺伸出了援助之手。现在的金刚组是“高松建设”的子公司,业绩也回升了。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长寿企业并非和危机无缘,长寿企业坚持到今天都是历经磨难,他们战胜各种危机、应对各种不测的方法,今天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后藤俊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