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爸爸之所以能一心扑在工作上,妈妈功不可没,因为是她撑起了家的这片天。来三岔河后,妈妈在照顾家的同时继续出去找活干,比如在食堂做饭,在幼儿园看小孩儿等等。
在妈妈身上,有许多优秀品质,汇集中华传统美德于一身,就像太阳一样,走到哪里,都是阳光一片。
在我家隔壁,住着一对年轻的夫妻,男的排行老五,我们叫他五哥,五哥和五嫂不知为什么经常吵架,五哥有点口吃,五嫂嘴皮子却很利索,当五哥说不过五嫂时,就用拳头说话。
连脊房子的隔音不太好,那边打架,这边听的清清楚楚,每次那边一打起来,妈妈就赶紧过去拉架。生怕晚了会出人命。有一次因为五哥出手太重,差点给五嫂脑瓜开了瓢,去医院缝了好几针。后来,忍受不了家暴的五嫂还是跟五哥离婚了。因为长年拉架,五嫂跟母亲建立的深厚的友谊,情同母女。
在邻居眼里,妈妈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在亲戚眼里,妈妈就是她们的主心骨。
老姑家住百十里地以外的农村,经常回来跟母亲倾诉在婆家如何受气,母亲每次都劝老姑要善待婆家人。有一次,老姑回来说自己挨了打,母亲听完义愤填膺,拍案而起,这是欺负娘家没人了吗?!都说长嫂如母,母亲决定为老姑讨个公道。于是和爸爸一起到老姑家主持正义,为老姑争取到了应有的家庭地位,也化解了老姑的婚姻危机。
我有个姑奶,每年爸爸和妈妈都会去探望,有时爸爸没时间,妈妈就一个人去,每次去妈妈都会从拆洗被褥开始,把屋子从里到外收拾一遍,像亲生女儿一样陪姑奶说话聊天。
我还有个舅奶,一生活了九十多岁,可谓高寿,但晚年却过的很凄凉,儿女们都不愿意养活她。老太太是爸爸的舅母,妈妈当然不能袖手旁观,就经常和爸爸一起去探望,并就赡养问题和她的儿女们进行斡旋,最后终于为老太太争取到一个落脚的地方。
自从搬到了三岔河,家里就没有中断过照顾各路亲戚,有实在亲戚,也有王家时的街房邻里,还有亲戚的亲戚。每逢年节,母亲就会多做几个菜,把她(他)们都叫过来,就是平时,每隔一段时间母亲也要特意做些好吃的给她(他)们改善生活。
在那段家里生活最为困顿的岁月里,母亲内心一定也焦灼过,为难过,但坚强的母亲还是扛了过来,无论自己怎样省吃俭用,也要让每个人,特别是那些出门在外的孩子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妈妈很聪明,曾经有这样一件趣事,在爸爸第一次在陶赖昭工作时,妈妈也在学校里做事——给学生上下课打铃。有一次,因为看《一千零一夜》太投入,等想起打铃时已过了五分钟。妈妈急中生智,赶紧把墙上的表给拔回到正好下课。刚拔完,校长就怒气匆匆地进来了,责问妈妈为什么过了这么长时间还不打铃,妈妈镇定自若地指指墙上的表说,这不才到点吗,校长一看,果然才到点,是表慢了,就这样,妈妈用智慧成功化险为夷。
在我们那儿,民间有这样一个风俗,就是女儿要为去世的母亲扎一头牛,替老太太在阴间喝脏水。妈妈是个孝顺的女儿,当然想尽这份孝心。可扎一头纸牛要好几十块钱,家里实在是没钱满足母亲这个愿望。母亲就想,在纸上画一头牛不也行吗,反正就是一种祭奠,就拜托邻居家正在美院上学的孩子帮忙画,过了好几天她告诉妈妈说太难了,她画不了。于是,妈妈决定自己画。
妈妈带上纸、笔等工具就到野外写生去了,在离我家不远处的野地里就有放牛的,妈妈找到一处最佳位置,把一张大白纸铺在一块木板上,就开始画。没用多少时间,一头活灵活现的牛就跃然纸上,拿回家以后,不光我们大吃一惊,那个美术生也啧啧称赞,连声说简直太像了!太有才了!
妈妈从小就喜欢画画,只是一直都没有机会做自己喜欢的事。通过这头牛,我们看到了母亲身上潜在的艺术天分,同时也为妈妈的才华一直被埋没而感到惋惜。
妈妈就是这样一个人,她勤劳善良、聪明睿智。她好乐善施,侠肝义胆,古道柔肠,就像一个天使,撒向人间都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