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对我来说是一座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说熟悉,是我曾经多次来过,但每一次都有三姐领着,所以我对这座城市是没有多少辨识度的,可以说哪哪都找不上。
尤记得第一次来青岛时的情景,那是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末,刚刚大学毕业分配到青岛工作的三姐,给家里写信说,青岛美极了,快来吧……于是,我和母亲就来了。
在青岛的日子里,姐姐领着我们逛鲁迅公园,中山公园,看山看海看风景。又从市场上买回一大些海鲜做给我们吃。那是我第一次吃海藻凉粉、鲅鱼等海鲜。作为一个内陆人,骨子里对海鲜是没有多少感情的。从最开始只认虾和蟹,到爱上海鲜,可以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我融入青岛这座城市的重要标志。
这次青岛之行,是我第一次领略大城市的繁华与喧嚣。透过历史的尘埃,回望30年前的青岛:长长的街道上,尽是电影明星潘虹的霞飞广告,卖茶叶和丝绸的店铺特别多,我们也进了很多店,从那以后,梦里就经常出现五颜六色的真丝面料,它们无数次地装饰过我的梦,温柔过我的梦。大街上卖水果的也多,特别是桃子,不经意间的某一个街边拐角,都有成堆的桃子在售卖,其中有一种叫酒保的桃子,很大很硬,很难吃……
后来,很多次走在青岛的街头,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第一次来青岛时的情景,也很想找寻一下当年走过的足迹,然而,除了脚下这片真实的土地,当年的一切就像是一场梦,留在记忆中的只剩下一些模糊的片断。
所以说真正认识这座城市,是从四平来青岛以后。从2005年一个人提着大包小裹走出火车站到现在,青岛已成为家一样熟悉的地方,许多从前模糊的记忆又逐渐清晰起来。而我也亲眼见证了青岛日新月异的发展:火车站重新改造,扩建的同时成功保留历史风貌;胶州湾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建成通车,成为青岛的新坐标;修建地铁,目前已经建成4条,还有多条线路在建。十几年的时间,青岛的城市建设就是一部“速度与激情”的大片,而且每天都在上演。
从四平来青岛,我也始料未及,我是一个走一步看一步的人,未来的事总是交给未来。让我想不到的是有人在默默为我规划未来——三姐和姐夫一起促成了这件事。回首人生路,如浮萍一样飘泊的我总有贵人相助,三姐和大姐一样都是我生命中的贵人!
安了家、落了户,工作也走入正轨,一切都看似完美顺遂。然而,天有不测风云,06年春节刚过,由于腹痛难忍去医院检查,被确认为卵巢囊肿,必须住院手术。想到术后一段时间内我都需要有人照顾,姐姐就把我住院的事情告诉了父母,希望他们能来照顾我。虽然我不想惊动二老,但听说他们已经在路上了,心里又充满了期待。
可怜我的父母,听说我住院的消息后,简单收拾了一下就连夜从老家往过赶,因为是临时买的票,连个座都没有,又赶上节后返城高峰,车上到处都是人,一天一宿他们困了累了就在地上坐会、倒会儿,那天正好是正月十五,在万家灯火、礼花绽放的夜晚,时年七十一岁的父亲和六十六岁的母亲,不顾年迈的身体,旅途的疲劳,风尘仆仆,直奔青岛。每当我想到父母在火车上遭的那份罪,眼泪就止不住的往下流。
在父母亲的精心呵护下,我的身体恢复的很快。出院后,父母在我这儿住一段时间后,就会去市里跟三姐住上一阵。这期间,我就会坐学校发往市里的班车去跟他们会合。每当我吃完早饭去上班时,母亲都会出来送我,而且会一直把我送到班车的站点,看我上了车才往回走。
当时我以为这样的幸福生活才刚刚开始,可谁能想到这竟然是母亲在青岛的最后时光。她微笑的面宠,轻快地脚步,还有那一声温暖我心的“老姑娘”,这所有的一切都截止在了2007年——母亲人生的最后一年......
07年的2月5日,我踏上了回家的路程。和每次一样,母亲亲自到火车站接的我。到家时离过年还有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于是我和母亲就一起忙年。
这个年除了三姐没回来我们都到齐了,当我们姐几个聚在一起“耍钱”的时候,母亲就坐在旁边,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只要是我们开心母亲就跟着乐。在我们只顾玩的时候,母亲却一个人在厨房里默默地把饭菜做好了,之后响亮地喊道:孩子们,开饭了!
可以说母亲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厨房里度过的,厨房就是她的阵地。要说在厨房里打转,也未尝不是一个小宇宙,母亲也乐此不疲。从艰苦的年代中走出来的母亲做的饭菜算不上高大上,又因为忙,所以母亲一向以速度见长,她总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把饭菜端上桌。但多年的实践还是让母亲练就了几样拿手的绝活,比如说春饼,母亲烙的饼张张晶莹透亮,再卷上炒土豆丝和炒豆芽,感觉比饭店做的还好吃。还有煎带鱼,外焦里嫩,吃过的人都赞不绝口。这对做大锅饭出身的母亲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一定是把做饭当成了一项事业在经营,才有了不断精进的厨艺。
热闹的春节很快就过去了,送走了两个姐姐和小弟一家,就剩下我和父母了。终于,我也该走了,和往常一样,母亲亲自到火车站送我。
一直以来,接站和送行于母亲就像是一个仪式,必须亲自完成。虽然我的心里是不愿意的,母亲年纪大了,却每次都抢着帮我拿东西,而我又抢不过她,真是既生气又心疼。母亲的每一次接和送,于我,都是情感天空的一次洗礼:每当我走出站台,隔着出站口的铁栅栏就能感受到母亲热切的充满期待的目光,如阳光般瞬间温暖了我的世界。送站时,母亲的眼里流露的全是儿行千里般的担忧和不舍。在把我送上火车之后,她的视线也还不离开我,直到我找到座位,车徐徐开动了,母亲的身影渐行渐远,在长长的寂寥的站台上是那样的孤单......
这次回来,发现母亲上下楼梯时腿脚有点费劲,我们叮嘱母亲过完年一定去长春的医院好好检查一下。三月二十七日那天,检查结果出来了,是癌症晚期。震惊过后,我们只能接受现实,既然西医被判了死刑,就转投了中医。在吃了几个疗程的中药后,非但没有效果,反而病情越发严重。
七月份学校一放假,我赶紧回去看望在长春461医院住院的母亲。每天,我睁开眼睛第一件事就是到母亲床头亲她一下,再让母亲亲我。母亲亲我可不是一下,她会在我的脸上留下一连串的吻。我握着母亲的手,母亲也用力地回应我。
在母亲住院期间,父亲一直陪伴在侧,由于长时间的劳累,父亲也病倒了,被诊断为小肠疝气,必须马上手术,否则有生命危险。于是父亲住进了外科病房,在父亲住院的日子里,母亲特别惦记父亲的病情,我就用轮椅推着她去看望父亲,我至今还记得我推母亲一进病房的门,父亲惊喜的表情,父亲决想不到母亲会来看他,而母亲也是一脸的关切,问这问那,嘱咐父亲自己多保重。
没事时我就在母亲身边躺下来,感受她温暖的怀抱。搂着母亲,就像搂着希望。我不敢想像如果没有了母亲,我该怎么活?我对母亲说,如果当年不生我该多好,就不会这么难过了。母亲说:要是不生你,现在谁照顾我呀。听了母亲的话,感觉非常有道理,照顾好母亲才是我真正的责任和使命。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学校开学在即,我也到了跟母亲说再见的时候了。我问母亲说:我走了想不想我啊,母亲叹了口气说:咋不想呢。我又亲了亲母亲的脸颊,说:好好养病,等十一放假我就回来看您!然而,这竟成了我和母亲的永别!
进入九月份,母亲的情况越来越糟,三姐请假回了长春,和父亲、小弟一起陪伴母亲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9月21日一上班,就接到了母亲去世的电话,虽然心里早有准备,但还是难以接受。撂下电话,我真奔机场,在飞机上,望着窗外的蓝天白云,突然感觉离母亲是那么近,像母亲这么好的人,死后一定是去了天堂!母亲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她五岁丧父,外婆一个人拉扯着4个孩子,后来大舅和小姨不幸先后离世,母亲一直是家里顶梁柱般的存在,她挣钱养家,供小舅上学。结婚后养育了我们姐弟五人,先是为了家庭放弃了工作,后又为了补贴家用外出找工作,就像一只辛勤的蜜蜂,一辈子为家辛苦为家忙。然而母亲又是幸福的,她成功扮演了不管是家庭还是社会赋予她的每一个角色,她的以善良为底色的人生为她生前身后赢得了一致的称赞和良好口碑。
母亲走了,从此住进了我们的心里。那些曾经的往事与回忆,将温暖每一个没有母亲的日子,而母亲的精神也像灯塔一样继续指引、照亮我们未尽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