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立日新:世界500强企业的创新解决方案
- (日)小板桥太郎
- 1789字
- 2020-08-03 16:28:25
“替换产业”的难题
除了川村隆,日立新的领导阵营中三好在庄山任社长时期得到了提携。2003年,三好就任财务部门的部长。在庄山第二次发表的日立公司中期经营计划中,三好承担了一部分任务。
那个时候,中期经营计划的目标是提高总销售收入的20%。
如前所述,截至2002年3月的2001财年,因为遭受了IT泡沫经济的冲击,日立最终赤字合计4838亿日元(当时日立的总销售收入8兆日元)。从2003年开始的3年内,日立一边维持着原来的销售额规模,一边进行结构调整从占总规模20%(约为1兆6000亿日元)的事业中撤退,进行重组转轨。这样看来,“营业利润率从2%提高至5%”这样的宣言无疑是一句空话。
日本的综合电机制造商同样苦于业绩低迷,为了整合过于扩张的企业,开始实施在某些行业的撤退计划。像日立这样的大公司,经济附加值(EVA),即资本获得的收益至少要能收回成本,收益低的企业将会被撤资或卖掉。要是企业经济附加值连续两年赤字就需要特别注意,如果判断两年内不可能盈余时,就要撤资或卖掉。
2003年3月,日立同意把半导体部门和三菱电机半导体事业部合并组成了瑞萨科技,实现了部分事业合并。那个时候日立还未着手处理已经陷入低迷的数字家电、计算机和液晶事业等部门。
日立改革六人组制定的具体方案正在逐个付诸实施,但执行起来却没有那么简单。比如庄山任期内很看重的汽车零部件部门,出现约为1000亿日元的赤字,这样的部门在外人看来当然是要尽早抛弃的。
2009年2月,负责数字家电的副社长大沼邦彦被庄山委以重任:“电视部门的重组,就拜托你了,还有一个部门也需要你辛苦一下。”这个部门就是汽车零部件部门。
大沼邦彦,从日立总公司到汽车零部件子公司,现任日立汽车系统公司董事长和CEO,茨城县人,在水户工厂工作近20年,致力于电梯等城市开发体系的研究。无法想象这样一个带着茨城县口音的人,因为日立公司电视部门的裁员和汽车零部件部门的再建而被大家熟知。
大沼收到再建汽车零部件事业的委任状前,已经经历过等离子显示屏的撤退战。
1999年,大沼接到从彩色显像管电视到超薄电视转换的紧急通知,日立和开发等离子显示器技术领先的富士通合作,组建了各占50%股份的富士通日立等离子显示器公司(FHP),本部设在宫崎县国富町。日立母公司从合作伙伴富士通手中,收购了其在合资企业富士通日立等离子显示器公司中持有的30.1%的股份,从而使日立在合资公司中的持股比例达到80.1%。
当时,超薄电视市场中拥有42英寸以上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在争夺主导权。液晶阵营的企业有夏普、索尼,等离子阵营有松下电器产业、日立等企业。
等离子技术阵营认为能够自发光的等离子技术简单,完全胜于利用液晶和偏光板来表现色彩的技术。特别是42寸以上的大型液晶高精细画面难以制作,越推进电视的大型化,等离子技术就越占有优胜地位。
但是,最终包括韩国制造商在内的液晶阵营获得了胜利,而等离子显示器由于耗电量大、难以实现效率化而丧失了优越地位,逐渐退出了市场。
2008年9月,日立宣布退出等离子显示器生产领域。
当时,宫崎工厂有上千的就业人员,人员安置是最大的难题。2007年,就任宫崎县知事的东国原英夫很重视作为县内用工大户的日立工厂,连自己家都购买了日立生产的“Wooo”系列大型等离子电视。东国原英夫对于日立的退出,提出了这样的请求:“至少保证宫崎工厂的员工仍在九州上班。”
大沼奔走于福冈办事处和日立家电公司,为解决和安置这上千人而努力。
太阳能发电在此时得到了大发展的机遇,昭和壳牌石油公司为确保在新时代的能源供应而引进了这一新兴事业。2007年,昭和壳牌的能源解决方案子公司Solar Frontier在宫崎市田野町试运行第一个工厂。
传统的太阳能电池是硅晶太阳能电池,所用材料主要为硅,Solar Frontier公司生产太阳能电池的技术并不像传统技术那样使用硅材料,其产品为薄膜太阳能电池,简写为CIGS,是一种由Cu(铜)、In(铟)、Ga(镓)、Se(硒)四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半导体。Solar Frontier公司利用CVD(化学气相淀积法)来制造薄膜太阳能电池。这种方法是指把含有构成薄膜元素的气态反应剂或液态反应剂的蒸气及反应所需其他气体引入反应室,在衬底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薄膜的过程。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很多薄膜都是采用CVD方法制备。而日立等离子显示器公司的工程设备、人员等在这方面与Solar Frontier公司的产品生产需求相近,Solar Frontier公司考虑接手FHP。
2008年年底,日立与昭和壳牌公司的全资子公司Solar Frontier公司达成协议,卖掉宫崎工厂。大沼解释说工厂剩下的员工由Solar Frontier公司接手。
自此,日立退出宫崎,但无员工被解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