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图书馆服务研究

全民阅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作用探析

摘要:当前,在各级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全民阅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全民阅读活动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大众、引领大众,是引导公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全民阅读的关键问题和核心问题是阅读什么、怎么阅读的问题,因此,在具体推进中要实现全民覆盖,全民“悦”读,同时要创造条件,引导阅读。

关键词: 全民阅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探析

2014年“全民阅读”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倡导全民阅读……这对于正在推进全民阅读立法的我国来说,从政府层面首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意义深远,对提升国民的文化素质和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倡导全民阅读还与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不谋而合。《意见》指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和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加强宣传教育,开展实践活动,强化组织领导。全民阅读活动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大众、引领大众,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一、全民阅读现状述评

全民阅读是提高国民素质最有效、最简单、最快捷、最有影响力的途径之一。自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宣布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以来,很多国家都出台了相关政策,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美国出台了《卓越阅读法案》,韩国出台了《读书振兴法》,俄罗斯制订了《民族阅读大纲》……。在我国,1997年中宣部等9个部门共同组织实施了知识工程,明确提出要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2006年中央11部委联合发出了开展全民读书活动的倡议,并在同年11月发表了《关于全民阅读的深圳宣言》;2007年3月印发的《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有效解决了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2012年4月23日,“文明中国”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提出全民阅读是一项全国性、持续性、创新性的基础阅读工程;2013年《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列入国家立法计划;2014年“全民阅读”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全民阅读立法工作已经纳入人大立法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李克强总理就北京创办首家24小时书店指出:“不打烊书店应成城市精神地标。”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全民阅读的形态在不断发生变化。2008年深圳街头出现了第一批10台自助图书馆设备,使社区图书馆、流动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升级换代。目前,市民通过自助图书馆在地铁口、小区、公园等地就可以方便地借阅图书,有效推动了全民阅读。同时随着“云”计算、“云”存储、“云”服务等不断发展,“云”传播体系的形成,为消除全民阅读死角提供可能,有效拓展不同阅读群体的学习空间,进行无缝对接。总之,推进全民阅读,让每个公民都能随时随地利用各种工具、各种终端进行阅读,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这不仅关系到公民个人的文化素养,更与国家软实力的发展、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有重要的关联。

二、全民阅读诉求要点分析

全民阅读,顾名思义就是每个公民都要进行阅读,享有阅读的权利和机会,以此提升全民的综合素质,满足广大民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诉求。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价值观不断出现的新态势,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观念多元化、多样化、多变化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显得极为重要。全民阅读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载体,需要得到重视、强化和引导。我们要紧扣“阅读什么、怎样阅读”这一关键问题,营造“悦读”环境,让阅读成为公民的生活方式,使阅读成为国人的精神需要和行为选择。

第一,全民阅读重在一个“全”字,即要全民覆盖。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要推行全民阅读,确保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公民都能有书可读,其阅读环境与条件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传统阅读方面,一些地区和群体阅读资源欠缺,阅读资料陈旧,无法与时俱进地进行阅读。如在一些农村地区,可能建立了农家书屋,但农家书屋的图书资料往往不全、过时、陈旧,特别是经典阅读书籍和农业生产技术类书籍十分欠缺,并且书屋开放时间有限。现代阅读方面,我国的广播电视已经基本实现全覆盖,但网络、智能手机等终端在很多地方还存在盲区,以此为载体的现代阅读无法实现。推进全民阅读全覆盖,需要统筹兼顾,考虑不同群体的阅读诉求,提供阅读条件,创造处处有书读、人人有书读的阅读环境。

第二,全民阅读重在一个“阅”字,即要全民“悦读”。在推进全民阅读全覆盖的同时,我们要让每个公民爱上阅读,快乐阅读,享受阅读的过程,使阅读成为“悦读”,让阅读成为净化心灵、愉悦身心的精神需要,营造出以阅读为乐、以阅读为荣、以阅读为时尚的文化氛围。“书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而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公民的阅读方式已然发生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公民的阅读习惯产生了强烈冲击,“浏览”“浅阅读”“碎片化”“短平快”的阅读方式成为主流,而静下心来,慢慢享受阅读乐趣的人偏少。2013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电子书阅读量为2.48本。这反映了我国公民读书少、不读书的尴尬现状。因此,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就是要使公民重拾书本,爱上阅读、开心阅读、自觉阅读。

第三,全民阅读重在一个“造”字,即要创造条件。在全民参与、全民阅读的前提下,需要进一步优化阅读环境,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一是要完善各类阅读体系,利用政府图书馆、大学图书馆、街道图书馆、社区图书馆等图书资源,开展便民阅读活动,为公民阅读敞开大门。二是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阅读环境建设,在商场、超市、车站等公共生活区域建立图书阅读室,方便公民随时阅读。三是要加快全民阅读网络建设,从技术手段上来说,在“云”环境下利用各种工具进行全民阅读已经不是问题,关键是网络配套、终端的标准化与普及度。因此,国家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每个公民都能随时阅读。

第四,全民阅读重在一个“引”字,即要阅读什么。读什么的问题,是打通全民阅读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道的关键环节。我国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阅读资源。在推行全民阅读活动中,一要传承我国的历史文化精品,通过引导公民阅读经典、赏析经典来提升阅读品位;二要全方位开发阅读精品资源,突出地域特色,展示民族特色,彰显现代气息,打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阅读资源。在传承与开发阅读资源时,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强化思想引领,打造“书香中国”活动品牌等,为阅读导向,为阅读指路,不断提高公民阅读的思想深度与人文底蕴。

三、全民阅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作用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进一步阐述了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倡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公民的价值追求和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多措并举,协同推进。全民阅读活动正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意见》指出,一切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都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阅读正是以精神文化产品为载体,发挥抚慰心灵、指引精神、凝聚共识的精神作用。通过推进全民阅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公民的学习阅读、工作阅读和生活阅读之中,发挥优秀阅读产品育人化人的精神作用,引导公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持续不断地阅读中提升思想道德认识,提升文化品位,最终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全民阅读有助于国家价值目标的实现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是经济上越来越富强、政治上越来越民主、文化上越来越文明、社会和生态上越来越和谐的价值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追求,体现了国家发展对人的利益的关切,对人的发展的关注。只有实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人类的发展才能超越于对外界的依附,才能真正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真正实现人的价值与意义。通过全民阅读,每个公民都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图书、网络等及时获取有关国家政策、战略、方针、规划等方面的资讯,深入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形成国家发展共识,凝聚起共同的愿望,把个人的成长、生活、工作与国家的价值目标紧密结合,积极主动地去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

为实现全民阅读对国家价值目标的促进作用,一是要不断加强全民阅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保证开展全民阅读的基本条件;二是要鼓励各级地方政府扩大文化资助与建设工作,保障贫困地区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弟、残障人士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全民阅读基本需求;三是要制订全民阅读的政策规范,通过法律规范促进公民养成阅读习惯;四是要完善阅读内容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学生教材,融入大众化阅读内容体系,引导公民对国家价值目标的深度认同。

2.全民阅读有助于社会价值取向的形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这一论断与我们党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追求一脉相承,是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内涵,为新时期国家奋斗和公民行为提供了基本遵循的依据。通过引导全民阅读经典、品味历史、感受当下,有助于公民深刻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有序健康发展的基石,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政治基础,是社会发展须臾不可偏离的基本尺度。通过引导公民对比阅读中西方社会发展史资料,阅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史料,阅读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辉煌成果,有助于深化公民对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价值取向的认同。

在全民阅读活动中,在制度上要体现公平正义原则,不断优化阅读制度的顶层设计和实践运作;在阅读对象上要坚持以人为本、人人平等,尊重公民阅读的主体性地位;在内容上要加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取向的宣传力度,引导每一个公民通过阅读提升精神境界,崇尚自由、平等,追求公正、法治,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全民阅读有助于公民价值准则的养成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全体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是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最高境界,是我国优秀阅读作品的思想精华。从儒家经典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唐宋时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诗篇,到“为人民服务”的当代著作,这些优秀阅读作品以“家国天下”为己任,渗透出浓浓的爱国情怀与崇德向善的道德之美,包含着中华民族最强大的精神基因。通过推进全民阅读,引导公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撑起精神家园,不断强化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与义务,有助于公民在当下竞争激烈、充满诱惑的环境中净化心灵,回到生命的本真,淡泊明志,与人为善,追寻美德,过一种有品质的文化生活。

在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活动时,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增强对阅读活动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不断增加阅读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根据不同层次的活动对象,既找准其思想的共鸣点、利益的交汇点,又满足不同的阅读诉求,真正使全民阅读活动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要开展各类主题活动,打造“书香中国”等品牌活动,做到示范引领,加强宣传,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还要创新新媒体环境下全民阅读的方式方法,搭建亲民阅读平台,拓展阅读渠道,持续推进全民阅读活动。总之,要通过大众化的阅读形式和载体,使阅读成为一种潮流,成为一种时尚,倡导人人学习、人人阅读、人人践行,使全民阅读成为涵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4-03-06.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J].党建,2014(1):9-12.

[3] 庞建民.创新读书活动引领全民阅读[J].图书馆建设,2008(6):14-18.

[4] 郑章飞.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与实践研究述略[J].图书馆论坛,2010(6):46-51.

[5] “文明中国”全民阅读活动全面启动[J].中国印刷,2012(6)3.

[6] 康存辉.出版环境中的生态伦理问题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13(7):18-20.

本文系2014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基金项目《“云”环境下的全民阅读活动机制研究》(14D034),发表于《出版发行研究》(CSSCI、核心)2014年第8期86~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