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服饰文化(第3版)
- 张志春
- 572字
- 2021-03-25 18:13:32
六、棉花
中国古来以丝麻葛纤维为衣料。当棉花入境时,随之传入的纺织技术,远较国人丝麻技术为劣。且棉纤维制作要有去籽弹松这两道特有工序,而丝麻故国于此却无可借鉴。因而这些工序变成了棉花生产的瓶颈。蚕丝是长达1500~2000米的连续纤维,麻是半长纤维,易纺易织。而短纤维的棉花、羊毛一直处于边缘,在上不能登堂入室扮天子,在下不能进入寻常百姓家。差不多直到宋末元初,黄道婆出现后(图1-10),才有突破性的技术进展,从此棉花才可以与丝麻抗衡,问鼎中原。于是我们知道了北朝民歌《木兰辞》中的诗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所述不是织棉布之声。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那动人的千古名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那游子身上衣不是棉布裁缝,慈母手中穿梭的也不是细细的棉线。
图1-10 黄道婆
在相当长的时间段内文献资料所述的棉花距离中原相当遥远。玄奘《大唐西域记》写沿途各国“其所服者,氎布等。”氎布即棉布。《旧唐书·高昌传》:“有草名曰白叠,人采其花织以为布。”白叠即棉花。姚思廉《梁书》卷四五《西北诸戎传》:“高昌国多草木,草裙带茧,茧中丝如细纑,名曰白叠子。国人多取织以为布,布甚软白,交市用焉。”唐长安城内已有白叠布店。可以想象,在胡风大盛,时尚纷起,个性张扬的唐代,在长安城内,奇异的棉布为唐人增添了新的色彩。而对时尚颇为敏感的唐代诗人,对此服装新材料自会有一番新体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