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

1.1.1 认识事物及新事物

从哲学的范畴理解,事物是一切事情和物品的总称。事情也称事件或现象,它既可以是人的思维和行为主观运行的一个结果,也可以是自然界的某一种客观存在。作为人的思维和行为的结果,我们可以举出人类社会发展中无数历史事件的实例,从远古时代石器的使用,以及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期的取火方法,到夏商晚期甲骨文的出现;从秦始皇统一中国,成吉思汗拓展疆土,到新中国的成立。

大自然中,许许多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观也被称为现象,如海市蜃楼、黄山云雾、日出日落等。自然科学和社会中的很多体现因果关系的效应实际也是遵循科学原理和规律的现象。

物品是人们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从简单的石块到复杂的车辆机器,绝大多数物品在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一定的功能。物品也称物体,它具有一定的空间尺寸和形状。从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物品都是工程建造的结果。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是以物品的演变进化为重要标志的。这里还要提一下物质的概念。物质是关于“物”的一个含义更广泛的词汇。哲学上讲,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自然界中,凡是客观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除了各种物品外,还包括宏观的宇宙星球和微观的分子原子,以及光、场、波等现实存在。

什么是新事物?首先要看“新”这个词。汉语中的形容词“新”是指初始的,刚刚经历的东西。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某种“新”都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自然界中的新有哪些?喷薄而出的红日,清新富氧的空气,含苞待放的花朵,鬼斧神工的奇石,还有动植物体的新陈代谢、吐故纳新。所有这些,带给人们新的感受,新的希望,新的生机。人类社会的“新”,无论是朝代的改换、政权的更迭,还是每一次的变法、改革,都在推动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新思想、新制度、新政策、新法规、新模式不断涌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在永不停息的新旧博弈中曲折前行。

大自然中的一些现象,如溶洞、睡佛,当仔细观察时,它们仿佛有了生命,能给人们留下许多关于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对于喜欢思考的人来说,自然的“新”能使人兴奋,使人感慨,给人以启发,给人以灵感,能让人振奋精神。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应该走进大自然,在大自然中磨炼性情,陶冶情操。只要愿意思考,经常思考,大自然的“新”就会与人的创新关联起来。

相比之下,人类社会和技术进步的“新”,都是创新的结果。人类社会发展每一个阶段的思想轨迹,事件脉络留给后人的镜鉴意义是永恒的。只有“新”,才能谈得上借鉴,要借鉴,一定为一种“新”,一种开拓。

从古至今,文化发展中的“新”,主要体现在文化著作的思想哲理和文艺作品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上。孔子的《论语》,老子的《道德经》,千百年来影响着每一个社会时代,其中蕴含的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深刻道理,在历史长河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新意。作家、画家、音乐家隽永的作品除了给人们带来新美之感外,其主题思想也影响着人的身心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

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与发明创造息息相关。物质文明是人们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提高的基础。纵观现代生活和生产中每一件物品的演化,给人最为振奋的感觉就是日新月异。物质文明发展过程中体现的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新”,它直接来自于技术的探寻与突破,产品的换代与升级。存在于人意识中的“新”,如新思想、新观点、新策略、新机制、新方法、新形式等,来自于实践,来自于借鉴,来自于探求的渴望,常常使受众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些“新”实施应用于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调整后再实施应用,可能对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人的思维中,应该受环境的影响,经常产生新的想法。从辩证的观点看,在人的头脑中应该有“新”,有很多的“新”,这是意识增强、善于思考的表现;同时又应该没有“新”,有较少的“新”,这是善于学习,经常变未知为已知的行为。注意,这里提出了一对矛盾,就是有新和没有新,可以对应后面所讲的矛盾分析和分离原理。

从哲学的角度,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前进趋势、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人类历史发展的漫漫征程,标志人类文明进步成果的不断取得,都是对新事物不懈探索的结果。

新事物分两类。如图1-1所示,一类是自然的、客观存在的,如各种自然景观、自然现象;另一类是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得到的,人们使用的工具、设备、方法、理论等都属于这一种。所谓探索新事物,更多是指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获取新事物或探知事物的内在规律。发明创造和科学发现是人类探索新事物的典型表达。从新事物产生的规律看,自然界客观存在的新事物和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得到的新事物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可能性。一方面,人们通过主观努力可以改变自然界某些物性的客观存在,如千岛湖景观的形成,这谓之改造自然;另一方面,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一些属性如日出日落、波涛汹涌,会给人的主观努力带来积极影响,使人产生联想、受到启发、触动灵感等。


图1-1 新事物的分类

1.1.2 事物的发展变化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并且是发展变化的。生态世界从单一、原始、野蛮到多样、绿色、文明的演化,技术系统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物品外观从单调呆板到美观且充满人性化的演化(图1-2),都说明事物的演化是向着进步、向着提高人们生活幸福感的方向进行。新事物的产生是矛盾运动的结果。当事物内部某一种或某几种属性与现实需求不相适应时,就产生了矛盾。矛盾的产生也是人们主观上认识问题,追求完善,向往希望的过程和结果。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否相适应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就是秦孝公认识到国家经济政治体制存在严重弊端,制约国家的强盛,从而发奋图强,重用商鞅,力主变革的结果。通过改革,秦国重创了旧有的以土地为代表的经济社会体制,建立了适应社会发展的经济政治新制度。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壮大了国力,实现了富国强兵。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商鞅变法(图1-3)作为一次较为彻底的变法运动,顺应了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潮流,推动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社会转型,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特别是法治化社会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图1-2 事物的演化


图1-3 商鞅变法

物的演变进化同样体现了矛盾运动的过程和结果。这里的矛盾就是技术系统在长期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每解决一次包含矛盾的问题,技术系统就会得到一次改进,新产品也就应运而生。这里举纺纱工艺发展的例子。

衣着可以说是人类从古至今,从为了生存到追求生活美感的第一要素。编织衣着的原料是纱线,纱线来源于棉、毛、丝、麻等纤维原材料。从古至今,纱线的成形技术是纺织工业发展的重要标志。萌芽于原始的手搓,贯穿于从原始工艺到现代技术的整个过程,纱线成形工艺最基本的牵伸、加捻方式走过了漫长的改进历程。早期的纺车都是单锭手拉牵伸手摇加捻,效率十分低下。元代黄道婆在传授纺织技艺的同时,发明了三锭脚踏纺车。这一发明开创了纺纱工艺从单锭到多锭的历史先河,对于提高纺纱生产效率意义重大。它比标志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早了约500年。在纺纱工艺改良之前,作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前奏曲,英国工程师首先发明了织布过程中的飞梭技术,使得织布效率成倍提高。由于纺纱工艺落后,造成织布原料短缺,织与纺的矛盾突显出来。正是这种矛盾,也就是纺纱供不应求的突出问题,促进了纺纱工艺的改革。珍妮纺纱机(图1-4)发明后,纺纱过程由单锭增加到16锭,纺纱效率大大提高,初步解决了织与纺的矛盾。


图1-4 珍妮纺纱机

1.1.3 新旧事物的循环更迭

“新”与“旧”的关系是辩证的,是对立统一的。没有一成不变的“新”,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旧”。新旧交替、现代与传统交映,是矛盾运动普遍性的鲜活实证。对旧的东西一味摒弃,不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应该习惯于扬弃,善于在旧中发掘新。不要忘记,所有的“旧”都曾“新”过。站在时间的轴线上,很多看似陈旧的东西,千百年来,以永恒不变的积极意义影响着人类,启迪着民族,规范着社会,如孔孟之道、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人们可以发挥极尽,从仁义礼智信中发掘出无数的“新”。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我们应该不断补充新知识,以适应社会对自身发展的需求。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东西都过时了,都应该抛弃。比如,很多传统的加工工艺无论是其实用性还是成本、便捷等方面仍有它们存在的价值和应用的场合。

从哲学的角度讲,“新”的含义是“有异于旧质”。最近我们国家经常提到的一个词叫“新常态”。理解了这个词,相当于接受了一次形势教育,同时我们会对“新”与“旧”的关系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什么是“新常态”?相对应的“旧常态”又是什么?“新常态”是经济领域的一个概念。想一想我们小时候的生活状况,衣食住行,没有更高的要求,只要有就满足了。一辆自行车,一块手表,都显得奢侈。计划经济年代,物质匮乏,是人们生活状态的突出印象。除了“少”,用一个字“粗”字表达也是非常贴切的。在缺衣少食的情况下,工业生产也就会片面地追求数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这种经济现实是习以为常的,认为生活就是这样。这就是所谓的“旧常态”,它的特征就是“粗放型”“数量型”。“旧常态”经济的一个突出代价是,产品低档,质量低劣,同时生态环境也被破坏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的改善,追求生活的美感。工业生产也不能单纯追求产品的规模数量而不注重档次和对环境的保护。达到了这样的要求,也就是说,工业生产追求高科技、高水平,于是经济就进入了“新常态”。“新常态”的概念体现了事物发展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规律。事实上,人类社会就是从常态到非常态再到新常态的否定之否定中发展,人的思维以及人对社会的认识也是从常态到非常态再到新常态的否定之否定中不断上升。还有一个词,称为“新经济”,它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追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目标的一个概念。从经济领域这个例子可以感受到,从“旧”到“新”的一种转化。还应该注意到,当“新”发展到一定时期,也会变为“旧”。这就形成了矛盾运动的一种循环。

新旧事物是相互联系、可以相互转换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5所示。


图1-5 新旧事物的关系

图1-5中所表达的新旧事物的更迭关系是一种永恒的循环。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历史是曲折前行的。其发展过程的显著特征是旧事物由于不符合事物客观发展规律而被新事物所取代。从辩证唯物主义运动绝对性的观点来看,一种事物要具有存在价值,必须与周围环境或其他事物相适应、相协调,满足社会的特定需求,能够发挥一定的功能。而在社会向前发展过程中,也就是事物的运动过程中,人们总是在追求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现有事物各方面的功能属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由于不适应,于是事物间的协调稳定性经常出现问题。例如电视模拟信号在相当长的时间给人们带来了满足和欢乐,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数字信号在色彩、逼真、稳定等方面表现出巨大的优势,于是电视模拟信号技术作为旧事物被淘汰也就成为必然。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说明了事物的辩证统一规律,也鲜明地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通过日常的社会与自然现象,阐述了世间万物的存在都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论述了对立统一的规律,确认了对立统一永恒、普遍的法则。例如,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供给与需求是人们经济生活任何时候都不可缺少的矛盾对立统一的两方面。人要吃穿,就必须有企业提供食品和服装;企业生产任何产品,首先必须考虑市场的需求。只是要注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应该侧重“供”和“需”哪一方面来应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因此“新”与“旧”作为一对矛盾对立统一体,二者也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自然、社会以及技术系统的进化也是遵循辩证统一规律的。其中,任何一种产品从它的诞生到婴儿期,再到成长期、成熟期,最后进入衰退期。应该说,这个过程经历了无数“新”与“旧”的交替更迭,是一个在曲折中前进的过程。

有诗云:芳林新叶摧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证明了一个真理,就是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消亡是不可抗拒的。

需要注意的是,应该辩证地看待旧事物。所谓旧事物,往往并非一无是处。一方面,旧事物会催生新事物,使新事物的优良特性得到突出映衬;另一方面,旧事物的内部某些属性经常还具有一定价值,可以保留或进行移植。传统的东西,单从时间轴线上看就是陈旧的,但世界是多维的,就像陈酿的美酒,经历了岁月,芳香扑面而来。很多传统的东西也是这样,经过历史沧桑的磨炼洗礼才具有了永恒存在的价值。真正的经典,都是从传统凝聚而来。孔子、老子关于治学、修身养性、事物发展规律的哲学思想就是传统经典在文化方面的代表。当然,对传统而言,一定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