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首先,简略地介绍一下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一说陶潜,字渊明,私谥靖节先生。他是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晋宋之际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先后任江州祭酒(王凝之手下)、桓玄幕宾、建威参军(刘敬宣手下)、镇军参军(刘裕手下)等职。

后经族叔的推荐,陶渊明做了彭泽令,象征性地做了八十多天后,适逢上司督邮巡查。因不愿趋炎附势,陶渊明留下那句著名的“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的宣言之后,解印而去。紧接其后,陶渊明所作的著名的《归去来兮辞》和作于南朝宋的《桃花源记》,更加成了被后人津津乐道的千古名篇。

陶渊明是历史上有名的隐逸诗人,与此同时,儒家思想对于他的思想影响深远。孔子著名的“未知生,焉知死”与“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言论,使得儒家通常强调气节、大义而规避死亡,但对于生死的困惑与思考却贯穿了陶渊明的一生。同时,在生活中,陶渊明对于乡村田园的描写恰恰体现了他的儒家情怀。比如《劝农》,在描述先民的劳作与收获之后,笔锋一转,于结尾处写下孔子与董仲舒对于农业超然乃至鄙夷的态度,表明了自己愿意追寻心目中的先贤。

在后世第一个发现陶渊明诗文价值的人,是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他亲自整理陶渊明的作品集并为之作序,两人的异代相惜可见一斑。但客观地讲,从萧统的序我们能够看到,他或许更倾向于强调陶诗的教化作用,因为在当时那个浮华的时代,陶诗朴实的文风确实能起到教化百姓的作用。以下章节选自萧统《陶渊明集序》:

“……尝谓有能读渊明之文者,驰竞之情遣,鄙吝之意祛,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岂止仁义可蹈,抑乃爵禄可辞,不劳复傍游太华,远求柱史,此亦有助于讽教尔。”

到了北宋,苏轼对陶渊明大加推崇,他在《与苏辙书》中说:“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不仅如此,苏轼还次韵了陶渊明的一百多首诗。足以反映出后者在苏轼心目中的地位。

自明以来,陶渊明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是出于对前人崇敬对象的推崇;另一方面也是更为本质的,即陶渊明用《桃花源记》等描写山水田园的文字,为乱世中的后人开辟了一个近乎乌托邦式的想象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陶渊明的作品集版本众多,本书以中华书局的《陶渊明集笺注(上、下)》(袁行霈编)为底本,有所取舍地收录了七卷。同时,《传赞五首》(《五孝传》)《集圣贤群辅录(上、下)》与诗《四时》真伪待考,故不收入本书。

本书的写作,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纪念一位世人眼中平凡的长者——我的先师李仲华先生。先师对陶渊明所达到的境界,虽自知不能及,但心向往之。幼蒙庭训,关于陶渊明的轶事与精神,我略窥一二;在先师的耳濡目染之下,我对陶渊明贫贱不移和威武不屈的精神深表感佩。本书的缘起,还要感谢世伯张友慈老师,他不仅从事语文教学数十载,更是以身表法,践行了陶渊明式的风骨,在滚滚红尘中,恪守着他传统文人式的道德底线与孟子思想意义影响下的赤子之心,为我在为学做人方面做出了榜样。

关于本书的成型,感谢张兆茱、王文献与曹惠民等师长,他们的帮助和提点亦是促成本书成型的不可或缺的成分与要素;感谢我的大学同学与研究生室友,在我的写作过程中,他们给我精神上的支持——是他们让我体会到陶渊明的《杂诗》中“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的情感。

最后,感谢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给了我一个正式而深入地研究陶渊明的理由与机会。

谨以我曾送给一位友人的诗结束这本书的前言部分。可以说这首诗暗喻了陶渊明所处的晋宋之交的乱世环境,同时也描写了我这几年江湖夜雨十年灯的心境。其中藏每句第二字,希望津门异地求学的师弟师妹们,多多保重,一切顺遂。

问津孤潭边,

寒门风雪前。

蜀道迢迢意,

路远杳杳天。

虽珍无价宝,

尤重有情言。

难平昔日事,

长安又一年。

季拓

201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