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排列与逆序
为引出n阶行列式的定义,首先介绍有关排列与逆序的概念.
1.1.1 排列
定义1.1.1 由自然数1,2,…,n组成的一个有序数组称为一个n阶排列,记为(j1j2…jn). 所有n阶排列的总数是n!个.
例如,由自然数1,2,3组成的一个有序数组(2 1 3)为一个三阶排列,所有的三阶排列有3!个,即(1 2 3),(1 3 2),(2 1 3),(2 3 1),(3 1 2),(3 2 1).
又如,由1,2,3,4组成的一个有序数组(2 4 3 1)是一个四阶排列,所有的四阶排列有4!个,即24个不同排列.
1.1.2 逆序
定义1.1.2 在一个排列中,任取一对数,如果较大的数排在较小的数之前,就称这对数构成一个逆序,一个排列中包含的逆序总数称为这个排列的逆序数,记为σ(j1j2…jn)(或T(j1j2…jn)).
例如,在三阶排列(2 1 3)中构成逆序的数对有2和1,因此这个三阶排列的逆序数为1,即σ(2 1 3)=1.
又如,四阶排列(2 4 3 1)中构成逆序的数对有2和1,4和3,4和1,3和1,因此σ(2 4 3 1)=4.
一个排列,若各数是按由小到大的自然顺序排列,这种排列称为自然排列. (12…n)称为n阶自然排列. 显然自然排列的逆序数为零.
定义1.1.3 逆序数是偶数的排列称为偶排列,逆序数是奇数的排列称为奇排列.
例如,自然排列(12…n)的逆序数为0,因此为偶排列,(2 1 3)的逆序数为1,因此为奇排列.
例1 确定五阶排列(4 5 3 2 1)的逆序数,并指出排列的奇偶性.
解 σ(4 5 3 2 1)=3+3+2+1=9,故排列(4 5 3 2 1)为奇排列.
例2 计算σ(n(n-1)…2 1).
解 σ(n(n-1)…2 1)=(n-1)+(n-2)+…+2+1+0=n(n-1)/2.
1.1.3 对换
定义1.1.4 在一个n阶排列中,任意对换两个元素的位置,其余元素不动,称为该排列的一个对换.
对换对排列的奇偶性是会产生影响的. 如σ(2 4 3 1)=4,(2 4 3 1)是偶排列,现对换2和1的位置,得σ(1 4 3 2)=3,(1 4 3 2)是奇排列. 事实上,我们有如下定理.
定理1.1.1 对换必改变排列的奇偶性.
*证 (1)相邻位置元素的对换(称为邻换). 设
如果ji和ji+1在原排列中构成一个逆序,则邻换后就构成一个顺序,反之,如果ji和ji+1在原排列中构成一个顺序,则邻换后就构成一个逆序,因此邻换前后两个排列的逆序数差1,而其余元素的逆序数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改变了排列的奇偶性.
(2)任意位置元素的对换. 设
该对换可分解成:先作m次邻换,即
再作m+1次邻换,即
该过程共进行了2m+1次邻换,由(1)的结论,两个排列的奇偶性改变了.
证毕.
推论1.1.1 在所有n阶排列(n≥2)中,奇排列和偶排列各占一半.
只要将n!个n阶排列一一列出,对每个排列中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元素作一个对换,这时我们得到的仍然是原来的n!个n阶排列,然而每个排列的奇偶性都发生了改变. 因此奇偶排列的个数应当是相同的.
*推论1.1.2 任何一个n阶排列都可通过若干次对换变成自然排列,且所作对换次数的奇偶性与这个排列的奇偶性相同.
因为一个n阶排列可通过若干次对换变成自然排列,并且所作对换的次数就是排列奇偶性变化的次数,而自然排列是偶排列,因此结论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