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涪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研究
- 王载铭 倪春华 颜晓梅
- 2819字
- 2020-08-26 14:56:52
二、涪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研究背景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央做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有其深刻的战略背景和战略意义。
(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基本途径
党的十九大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大势,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目标。实现宏伟蓝图,必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形成先进的生产力,构建雄厚的经济基础。但目前中国经济“大而不强”的特征仍很明显,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生产资本等要素的水平与发达经济体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中国许多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还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总体上还不够强,特别是在品牌、质量、标准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比较大。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必须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加快形成先进的生产力,构建雄厚的经济基础;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提高发展质量,不断壮大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仅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大任务,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建立在高质量发展基础之上。高质量发展是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新时代。只有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才能在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不断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对基本国情的重大判断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重大判断。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需求和供给两端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从需求端看,人民群众的需要已不仅仅局限在物质文化层面,还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要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变成现实,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成就感。从供给端看,经过近四十年的改革发展,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中国社会生产力。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9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工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和市场建设也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社会生产总体上已不再落后。但是,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十分突出。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实情况看,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快速非均衡发展、粗放式高速发展造成了两方面问题:一是发展不平衡;二是发展不充分。不充分是不平衡产生的客观基础。中国当前的客观实际是,经济社会已经发展起来了,但发展得又不够充分,在不科学的发展理念、不合理的体制驱使下,就会产生并加剧发展不平衡。比如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产生的基础是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充分,在整个社会资源过度向城市倾斜的制度安排下,引发和放大了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平衡反过来会加剧不充分。由于发展不平衡,处于发展强势一端的社会主体会过多占用发展资源,从而加剧处于发展弱势一端的社会主体不充分乃至稀缺的感受。如“僵尸企业”占用了本来就稀缺的生产要素,其他企业当然就更感到发展环境恶劣;教育医疗资源大幅向城市倾斜,本来就薄弱的农村地区资源会更加稀缺。这种不平衡不充分不仅表现在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农村与城市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过大还表现在一些发达地区和一些大城市高质量的医疗、教育、养老资源和服务等供给不足,有的城市还存在不少“城中村”,生态环境建设、精神文化建设、民主法治建设、社会建设和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等。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供给相对不足和供给结构性失衡,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在于提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供给。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在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供给。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通过新业态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实现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现代服务业的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精确匹配差异化服务和个性化需求,带动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推动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形成与消费有效匹配的生产服务导向,从根本上扭转供需错配现象,使供给结构适应需求结构的快速变化,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适应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跨越发展关口的迫切需要
从国内看,尽管中国经济增速已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由中低端产业为主转为向中高端产业发力,增长动力由传统的投资、出口拉动转向创新驱动。但是,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经济发展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面临“黑天鹅事件”“灰犀牛”现象和“木桶”效应等风险,以及能否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考验。从国际方面看,虽然世界经济复苏有了一些起色,但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存在,结构性矛盾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以及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和地缘政治冲突都存在巨大变数,对中国发展的影响不可低估。跨越关口,实现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依靠创新,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强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机融合,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只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才能改变长期以来在赶超型旧体制下形成的偏好速度、数量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才能使供给结构较好地适应需求结构快速变化和不断升级的趋势,才能真正化解过剩产能、降低经济杠杆,加快振兴实体经济,才能提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供给,才能在符合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领域,培育新的增长动能和新增长点,进一步促进人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