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养视域下学生错误认知的资源化利用:基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研究
- 孙国宽
- 1681字
- 2021-03-28 23:03:16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2018年9月,一场主题为“2018 Fail Expo”的博览会在韩国首尔的世宗广场拉开帷幕,展览从疾病治疗、环境保护、职业发展、创意设计等不同维度来展示“失败”这个主题,启发和帮助人们面对现实的挫折和内心的失意。展览的主题设计凸显了人文情怀和现实价值,颇受各界关注。
人生从来不会一帆风顺,失败、挫折、困难、错误都会在生活中与我们不期而遇。有失定有得是生活的法则,只有经历过各种困苦的磨砺,才能开阔人生的新境界。同样,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犯错误也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要正视这种错误,和学生一起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总结归纳,梳理出对解决同类问题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的一般技法,学会举一反三,提高迁移能力,抓住契机帮助学生重构知识、更新观念、提升素养,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从“错误”中汲取营养。在这一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了思考,淬炼了思维,接受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洗礼;教师也升华了自身的教学艺术,提升了专业素养,彰显了教育智慧。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传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阵地,是培养高中生的共产主义信仰、中国梦情怀和现代公民素养的重要渠道。作为一门学科,高中思想政治课旨在让学生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四个模块知识的基础上,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掌握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即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众参与,实现课程的德育功能和知识属性的统一。
北京师范大学李晓东教授认为,思想政治课的根本特点是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紧跟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成果,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一种育人导向,它要求我们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是生成性与预设性的统一,充满了教学偶然性因素,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各种“意外”。教学环境和教学媒介等客观因素可能会潜藏着“出错”的诱因,学生和教师在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中也会出现各种错误。错误作为对客观事物或者既定行为的偏离,在传统的教学中,一直是教学者要尽量避免的,似乎只要在教学过程中“出错”,尤其是学生出错,就意味着教学的失败。事实上,错误也是教学实践的必然产物,它们从一个侧面体现着师生思维劳动的价值,其中的闪光点和创新之处是可以被利用的。高中生由于受到自身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限制,受到教学主导者可能不合理的引导,以及遇到教学媒介客观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容易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即便纠正之后还有可能再犯同样的错误。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育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其实就是要通过教育和引导来助力青少年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不犯错误,不入歧途,以正确的价值导向来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
学生犯错是正常现象,错误是一种宝贵资源。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喜欢使用正面的资源来辅助教学,倾向于援引显性的资源让教学更加出彩,却往往忽视了那些负面的、潜在的、有可能会转化为教学资源的素材。如果我们以逆向思维去审视学生犯的错误,以灵活的多维视角去利用它,其价值亦会熠熠生辉。
我们不仅要有发现学生所犯错误的价值的敏锐眼光,也要有引导学生“变错为宝”的专业能力,更要有以核心素养教育来破解学生出错的教育智慧,这是现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我们应该一方面着眼于学生的错误,心怀“容错”的度量,建构“纠错”的机制,激扬“用错”的智慧;另一方面要聚焦课堂教学,通过提质增效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减少出错,答对更多的题目,把直面错误和聚焦课堂相结合,帮助学生在未来少犯甚至不犯错误,体会学习的乐趣,收获成长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