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3: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
- (美)巫鸿 郭伟其主编
- 1058字
- 2020-08-26 13:02:29
缘起
1987年是笔者选编《海外中国画研究文选(1950—1987)》(以下简称《文选》)(2)的下限。三十年前,风格研究和语境研究是西方中国画研究的两大面向。三十年来,中外的艺术史学对中国画的研究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首先,在讨论问题的前提方面,艺术史研究者之间的学术对话,现已很难简单地用“国内–海外”来做界说。关于“内–外”的关系,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3)以参与编写《中国艺术手册》(A Companion to Chinese Art,以下简称《手册》)的二十多位作者为例,他们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分门别类表述多元互动的立场和不断扩展的视阈。(4)从2012年夏天开始,笔者在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开设系列讲座,评介1988到2015年间的相关课题。(5)与此同时,笔者发表了关于高居翰(James Cahill)(6)、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7)、艾瑞慈(Richard Edwards)(8)、谢柏轲(9)、柯律格(Craig Clunas)(10)的一些评介文字,呈现学科发展出现的变化走势。
同时,在学术研究的条件上,计算机和网络化使跨学科综合信息(一手和二手文献数据库)(11)和中国艺术史专业信息(12)向所有对中国绘画有兴趣的网民开放。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专业人士了解学术研究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意义更为突出。互联网使国际学术界通力合作研究中国绘画有了基本平台。在此平台上,学术研究的格局不断扩展。不妨比较一下谢柏轲的“西方中国画研究综述”和《手册》的结构。前者以一人之力综述中国画研究,共四个部分:I.风格研究;II.理论研究;III.内容研究;IV.语境和赞助人研究。后者作为有益的工具书,门类涉及书法、卷轴画、雕塑等,由中外各国学者的团队完成。除包华石的导论和蒋人和的概述外,共25章,分五个部分:I.制作和流通(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II.再现和真实(Representation and Reality);III.理论和术语(Theories and Terms);IV.物品和人物(Objects and Persons);V.语词和图像(Word and Image)。
随着中国和海外中国画研究的齐头并进,艺术社会史的考察日渐趋于博大精微,使过往的单一语境中的“视觉命题”考察转入跨语境范畴,切实地丰富了人们对中国画及其观众关系的认识。按照《世界3》本辑的主旨,本文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元代艺术研究,集中地体现国内外中国艺术史学和人文学科发展的特色,包括历史、艺术史和元画艺术社会史三个层面。一、历史的通识:大航海之前的世界图景;二、艺术史的通识: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视觉命题”;三、元画艺术社会史的通识:蒙古宫廷和江南文人。由此引出艺术社会史的诸多面向。其中的核心议题,就是长期被忽视的蒙古宫廷和江南文人的关系。围绕这一重点,就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元代艺术研究,引出艺术社会史的诸多面向,进而对整个人文学科演变的大势得出较为深入和独特的观察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