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filial piety)研究探讨的是当下社会、家庭极敏感的焦点问题。对于孝道,中华文化并不陌生,但是随着社会变化,“新孝道”与孝文化传递的范式逐渐发生了变化,颇有“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意味。直到人们慢慢意识到传统孝道嬗变这一现实。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传统孝道依然与家庭和社会变化共生。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和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的研究成果。全书站在学术研究视角,历时3年完成。书中既有视野开阔的理论研究和跨文化比较研究,同时也有访谈、案例的质性研究,结合有力的实证研究,获取第一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在对已有的丰富的孝道理论和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和时代背景,重点探讨了当前中国文化背景下青少年孝道信念和新孝道行为差异及其对个体心理成长的作用机制。一方面,研究验证并丰富了已有的结论,并解释了当下中国青少年孝道信念和孝道行为令人困惑之处;另一方面,通过实证研究,对孝道的多元功能及心理效应的作用机理给出了实证证据。此外,跨文化对比研究发现的观点对给出当下孝道教育的针对性策略具有重要价值。

本书的第一个特点是研究验证角度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本书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文化学等理论,研究揭示个体孝道信念的心理成长机制。一方面,本书重点分析了影响孝道信念的要素,分析家庭环境因素和父母因素如何影响子女的孝道信念和孝道行为,并且针对不同家庭结构(单亲家庭或双亲家庭)和教养方式(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或放任型)中子女的孝道信念变化,对其中家庭要素产生的关键作用给出了答案,验证并揭示其中形成的规律;另一方面,研究特别把家庭因素与个体因素连接起来,探讨“孝道”在其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尤其通过实证模型验证了孝道信念产生的多重心理效应,对孝道为什么会对青少年产生如此重要的影响,比如对心理社会适应、学业满意度、亲社会行为和婚恋观给出了证据和心理学的理论依据。结合“父亲在位”理论、“家庭抗逆力”理论、“性别角色差异”理论等,本书给出了针对孝道研究的丰富结论,对传统观念中的“子不教,父之过”“父亲缺位的危机”“孝文化传递和孝文化濡化”给出真切的解释和解决对策。通过梳理,笔者认同“孝道成为自然”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最有效的结果反馈。

本书的第二个特点在于研究聚焦“新问题”,写作深入,分析思路细腻,内容虽深刻但易于阅读。基于传统孝道的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结合,笔者提出了针对性的研究观点。本书没有通篇追溯中国传统孝道的历史和孝文化,而是与时俱进,针对当下家庭、社会出现的关于孝道的“新”热点问题,比如“新孝道行为”“女大学生的孝道观对婚恋的心理影响”以及“中西方孝道可借鉴和相互融通的特点”等,通过对比研究和实证分析验证和揭示其过程机制,提炼青少年孝道信念产生影响的多重心理效应的链式路径。

浙江大学王重鸣教授曾提出科学的研究思路应该是问题驱动、情境关联、文化制约和发展导向等,为中国研究的方法论范式重构提供了新的路径。优秀的研究要能够做到“问题驱动”与“理论创新”,要能够与实践进行结合,去解决中国实践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而不应该只是“文献驱动”或者“理论驱动”。新的研究范式主要包括:① 情境储存:情景特征要素框架。研究要能结合特定情境,要能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② 过程建模:过程变量阶段构思;学者要对实践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本书的内容和形式借鉴了王教授的思路,侧重针对“中国问题”,关注中国文化制约特征和家庭情境,致力于为促进亲子共同发展导向而采用问题驱动模式,对过程变量在其中的作用机制做了深入的揭示和解释。本书在此研究导向的指导下,根据中国情境、中华文化,采用问题驱动的范式,探索传统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新问题,开发和验证具有时代特色、文化特色以及情境特色的孝道概念和理论模型,研究的目的是在“做中学”。在验证和发现的过程中,笔者和团队感受到了研究的无限乐趣和深深的责任感,更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丽色彩而感叹。

同时,本书对进一步探索的重要问题有了重新的思考。文化濡化导致孝道代际传承的错位,新生代的孝道文化如何随着文化、社会和个体的进步不断匹配和发展,社会资源、家庭资源以及成人个体资源如何在此过程中平衡和彼此促进?从本质上而言,这其实对人类在追求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中,同时享受高质量的毕生发展的健康心理都有重要的意义!

韦雪艳

2017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