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新时期电影改编观念的变迁

新时期的到来,对经历了“文革”浩劫的中国电影、中国当代文学乃至整个中国社会文化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彻底否定“文革”期间的极“左”路线,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反正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家和社会开始步入正轨,文艺也开始焕发生机。电影的复苏开始于1977年《人民日报》相继发表的对“三突出”创作原则、对“文艺黑线专政”论的批判文章,此后文艺界开始对“十七年”电影重新评价、为受到迫害的电影艺术家平反,这一切都意味着政治压迫开始减轻,政治标准不再成为评判电影优劣的唯一标准。与此同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电影生产,没有收回成本与营利的经济压力,加上人们从电影荒漠中走来,以一种空前饥渴的状态席卷所有的电影放映,因而票房的高低也不复成为评判的标准。宽松的意识形态控制与不被正视的商业标准之间,电影的艺术性浮现于电影人面前并随即成为电影创作的焦点。在此前提下,1979年春《人民日报》展开了“怎样把电影工作搞上去”的讨论。随后,《电影艺术》杂志发起关于“电影理论现代化”的讨论。其中电影的“现代性”,电影与戏剧、文学的关系是讨论最为广泛和深入的话题。空前热烈的讨论直接面对电影创作中的实际问题,其背后是电影人寻求现代化创作道路的急切诉求。参与这些讨论的既有理论研究者,也有在实践一线的电影人,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得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厘清了新时期电影发展的思路,促进电影观念的更新并渗透到电影创作实践中,推动新时期电影实践开展电影语言的形式探索,电影改编也因此面貌焕然一新。

迄今为止,中国电影史上出现过两次电影改编的高潮,第一次是20世纪20年代,对当时流行的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电影改编,电影叙事的手段由此获得极大的提升。第二次是新时期,电影改编在反映生活的广度和表现人性上,在题材、体裁、类型、风格的多样性上和电影语言的创新上,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也正是在这个阶段,中国电影通过对文学的改编拓展了电影艺术的发展空间,中国电影从此走出国门,呈现于世界面前。这个时期,随着社会文化语境的改变和电影观念的日趋开放和多元,电影改编的观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从“忠实于原著”到“提取一点,凸显自我”就是显著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