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札记
- 刘建伟
- 1598字
- 2020-12-01 15:23:28
四、构建课堂理论教学的“三个梯级”
(一)第一个层次:知识性描述
“概论”课涉及很多范畴、词语,比如“新常态”“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等,都是党和国家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对于大学生而言也是新名词、新概念。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在课堂讲授时,首先要把这些词语的来龙去脉及内涵清晰地表达出来,让学生更准确地了解。同时,要注意帮助学生区分一些相互联系、容易混淆的名词或者概念。
以绿色发展理念为例。绿色发展作为学术术语并不是新词,但是作为政治术语,特别是“十三五”规划中正式提出的、代表党和国家新意识形态的发展理念,却是首次出现。作为任课教师,首先要告诉学生绿色发展的概念是什么,基本特征是什么,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现实意义是什么。然后,要告诉学生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之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让他们明白不同战略思想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最后,告诉学生绿色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又如经济新常态。首先,要告诉学生“新常态”的内涵是什么,它与“旧常态”相比的典型特征是什么;其次,告诉学生中央提出经济新常态,是否还有政治新常态、文化新常态、社会新常态等,让学生准确把握新常态的所指和特指,防止混淆概念、以讹传讹。
(二)第二个层次:理论性分析
高校教师讲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党政干部一个重要的不同在于更注重学理性,不仅讲清楚“是什么”,还能讲明白“为什么”。所以教师在课堂教授过程中,不能仅仅就社会现象谈社会现象,或者就理论谈理论,而是要深入探究社会现象背后心理的、传统的、制度的等原因,深刻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运行机制,力求做到研究资料的原始性、分析方法的科学性、研究结论的准确性。
具体而言,首先,教师切忌人云亦云、道听途说、一知半解,把网络上不加甄别的观点或者个别学者的个别主张当成真理性认识影响学生。其次,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稳定性与变动性的结合、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的结合,在相关问题的解读和分析上下功夫,力求达到知识传递与思想深化的双重效果。再次,注重运用一些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去分析社会现象或者解读国家政策,以增强说服力。最后,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底线。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定“四个自信”,把党员的基本要求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道德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学术与政治的关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毫不动摇。
(三)第三个层次:规律性提升
社会现象的背后都隐藏着规律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总结规律。规律有多个角度,如思维的规律、事物发展的规律、历史的规律等。比如南海问题的讲授,这里面就有个处理国际争端的普遍做法和一般规律的问题。这个规律既是理论性的,也是经验性的,应该总结出来告诉学生,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让学生举一反三,再看待其他国际争端问题时就可以做到客观、理性、深刻,减少盲目爱国主义的冲动行为。再如,美丽中国建设问题。美丽中国建设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而如何处理它们的关系有其自身的规律,那就是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地看待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高度统一,人口再生产、物质再生产和生态再生产的有机结合,防止“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倾向。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的历程和新中国成立以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可以证明这一规律。当教师把这一规律揭示出来并能够恰当说明时,学生便能更深刻地领悟。
当然,规律的概括、总结和归纳并非易事。有些规律可能是别人总结的,或者已经有了结论的,教师需要了解并能够融入课堂教学中来。也有些规律特别是思维规律需要教师自己去演示、推导,通过环环相扣的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让学生有所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