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札记
- 刘建伟
- 3197字
- 2020-12-01 15:23:28
前言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和课程性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的前身,可以追溯到2006年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006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出台《关于全国普通高校从2007年春季开始对2006级学生普遍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通知》,通知提出: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及其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精神,经中宣部、教育部研究,决定从2007年春季开始,全国普通高校在2006级本科学生中普遍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在2006级专科(包括高职高专)学生中普遍开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并统一使用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教材。2008版教材正式改名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很多学生或者管理部门将课程简称为“毛概”是错误的,不合乎语法规范,也与课程内容不符。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概论”,即是概括论述的意思。“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也就是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基本方法等的精要性概括和论述。
大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个大目标。而一门课程教学的目标则是其小目标,要服务于这个大目标。“概论”课教学的目标,按照目前教育部教材编写组(2018)的说法是:为了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有更加准确地把握;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历史变革、历史成就有更加深刻地认识;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持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有更加透彻地理解;对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有更加切实的帮助。
服务于课程教学目标,则课程教学内容主要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集中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充分反映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重点,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充分反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一句话,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突出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理论体系所内含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
课程的属性也就是这门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特点。《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所依托的学科是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根据这个界定,我们可以说,“概论”课是为了增强大学生“四个自信”而开设的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及其理论成果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中,政治性是最本质的属性。所谓的政治性,即是课程的意识形态特征,是指所坚持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所反映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及其理论成果,所要实现的目标是立德树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谓的科学性是指课程的内容反映社会发展规律,是被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已经证明或正在证明的正确理论。而实践性是指课程所宣扬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从实践中来,在实践中检验、修正、完善,并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课程属性是课程教学的基本遵循,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常常被教师所忽视。由于学科背景、知识结构、个人认识等方面的原因,一些教师上课随意发挥多,坚持政治性少;知识宣教多,遵循学理少;理论铺陈多,实践指导少。结果是教师知识、情感供给非学生所需求,造成信息和认同错位,反过来影响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以上情况,教师必须牢记“概论”的学科性,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根本。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并正在证明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学说,是由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三位一体”构成的理论体系。它反映了无产阶级的利益和诉求,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作为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实现中国梦的共同思想基础。“概论”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干课,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全面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课程的性质决定了教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自己要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较好的理论素养,并将之人格化后呈献给学生。同时,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察问题,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及其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认识问题,让学生感受到一以贯之的理论魅力。最终,帮助大学生完整、科学地理解“概论”课的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准确、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基本经验、基本观点,在中西文化交融、各种社会思潮碰撞的环境中,立得住、站得稳、看得远,不动摇、不迷茫、不流俗。
其次,把握学理性,这是核心。李大钊曾经指出:“马克思的书卷帙浩繁,学理深晦。”学理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基和生命力所在。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因为它坚持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具有坚实的学理性,让人信服。早在1991年8月,国家教委就在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坚持理论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同坚持思想性、针对性和现实性的关系,防止和克服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和忽视科学性和理论性就事论事等不良倾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各门课程都应从不同的理论侧面和不同的逻辑体系,去阐明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可动摇的历史逻辑和政治结论,去回答学生所存在的带倾向性的深层思想认识问题。”即是说,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向性和学理性的统一,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说服力。在“概论”课教学过程中,要更好地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将具有权威性、浓缩性、抽象性的书面语言立体、生动地阐述出来,体现理论自身的价值,则学理性是要把握的核心问题。这要求教师不要一味将书本语言单向度地输出给学生,或重复叙述党的理论、路线、政策,或线条化、简单化讲述理论内容和主要观点,而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紧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基本社会矛盾范畴,系统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产生的社会环境、实践基础、演进历程及现实价值,重点阐释理论何以符合国情、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何以具有生命力和活力。反映在教学方式上,应该坚持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论证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论据的代表性和说服力。
再次,突出实践性,这是归宿。实践性集中表现在两点:其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植根于中国的国情,来源于丰富的社会实践,是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升;其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作为科学的理论能够指导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持续前进,不断创造新的实践成就。教师在“概论”课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握课程的实践性,深入剖析理论产生的实践根据和条件,并根据当代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阐释理论的指导价值。另外,应注重社会实践教学,积极开展具有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认识、增强认同、升华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