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重点难点问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是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同义语。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核心问题,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合乎逻辑的归宿和落脚点,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批判资本主义旧世界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发展方向、一般特征做过科学的预测和设想,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包括: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这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按劳分配原则;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必须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高度发展最终实现向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等等。

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经历了六个阶段,即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中国共产党做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六个阶段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的过程,上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始终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遵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它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建立在我们党九十多年长期奋斗基础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国体和政体上,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工人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其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在经济制度和体制上,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允许和鼓励资本参与分配,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仍然占主体地位,国有经济仍然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政府对市场活动仍然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等等。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同于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的论调是完全错误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性质的歪曲。

首先,资本主义是对人类文明做出过伟大贡献的一个社会形态。但从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来看,它不是人类社会的终点,更不是人类社会的理想彼岸,因为资本主义社会遵循的是资本的逻辑,资本是绝对的统治者和支配者,对利润的无限追求导致对人与自然的剥削和掠夺无时无刻都存在着。其次,苏联社会主义是20世纪战争与革命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社会主义,苏联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但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当代,苏联模式的保守僵化和弊端暴露无遗。再次,民主社会主义是当代世界范围内有重要影响的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中的社会主义模式。民主社会主义是国际工人运动中机会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现实产物,和科学社会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相悖的。其理论基础属于社会改良主义思想体系,本质仍属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其实践形态就是改良的资本主义。虽然民主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暂时和局部的成就并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但民主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依然是资本主义的,资本主义内在的矛盾依然存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吸取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借鉴意义的经验和做法,也符合人类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但不能据此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结论。苏联模式是我国建国后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模板和榜样,但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也是改革的对象。民主社会主义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和成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吸取了民主社会主义中有利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一些有益资源,同样不能据此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是民主社会主义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的,是人类社会主义的中国样式中国样态。社会主义是性质,中国特色仅仅是社会主义的修饰和限定语。这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涵的首要问题。100多年来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实践经验证明:无产阶级政党只有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本国实际相结合,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才能取得胜利。背离和抛弃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就不可避免地遭到挫折和失败。俄国十月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在科学社会主义指引下取得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则是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必然结果。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特色鲜明的中国的社会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1月6日,第1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蕴含着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勇于推进实践创新,尊重人民实践创造,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0—471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就是在当代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它的实践特色表现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并进行了近30年建设的前提下,在总结正反两方面建设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和展开的。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经济文化基础相对落后的东方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人类历史上是开先河之举,其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也没有先例的。尽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有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借鉴,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因其社会历史条件的具体独特性,注定是艰辛曲折的。从毛泽东提出“以苏为师”到“以苏为鉴”,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进行“二次结合”,创造性的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论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思想,为中国探索自己的现代化道路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当然期间也留下了很多深刻的教训,但这些都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继续前行的宝贵财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开创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在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紧密结合改革开放新的伟大实践、不断推进“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创新中实现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一切从具体实际出发,开启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实践,明确提出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内涵的不断丰富和拓展,无不以4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基础。在改革开放40年以一贯之的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在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体现着中国人民的历史性创造和实践,是人民的选择。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决定性力量。从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首创到改革开放的方方面面,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反复证明,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将人民群众实践中的创造加以总结提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成功最根本的经验总结。人民的支持和参与、人民的实践创造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源泉和动力。回顾中国共产党近100年的奋斗历程,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既通过提出并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激励人民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始终如一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统回答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理论是行动的旗帜。正如毛泽东所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54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的理论特色就在于它是旗帜鲜明的社会主义,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在于它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一代接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承前启后、开拓创新的不断实践中,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自觉地把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升华为理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探索。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从“以苏为师”到“以苏为鉴”,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要标志的理论成果,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怎样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有了全新的重要判断和认识,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要的成就。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和历史局限性,后来的探索实践中发生了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导致很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认识在实践中没有得以贯彻,也使得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遭受严重挫折,但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理论总结都是极其宝贵的,为改革开放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和不断发展。邓小平同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基础上,果断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和实践,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和时代担当,提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并明确提出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二大首次向全党发出号召,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过理论和实践上的不断探索,我们党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历史飞跃,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的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科学发展观,成功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党的十九大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的回答了时代发展给中国前行提出的新课题,即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继承和创新发展,也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一脉相承的,续写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新篇章。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于中华大地,汲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丰富营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奋斗目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在总结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活的中国特色,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不断推动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经验。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其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已然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于中国人的内心,成为我们共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马克思主义最初是作为一种产生于欧洲的西方思想文化传入中国的,要使它能够为中国人民所接受并在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理解所接受的方式。这就是毛泽东曾经说过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目标:“解决中国的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8页。

立足于完成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从最自觉、最彻底、最坚定的爱国主义立场出发,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推进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相结合,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由此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定是充满民族特色的、根植于整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的、赢得民众支持和拥护的,也必然会获取最丰厚最滋润的民族精神营养,形成与中华民族血脉相传生生不息的民族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是承继毛泽东思想及其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实际,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开创的,始终根植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土壤之中,并得以生长和繁盛壮大起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得以彰显的民族特色,因实践的伟大丰富而不断得以强化。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强调和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造性弘扬,不断丰富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越来越契合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民族复兴需求,从而形成更加能够体现民族精神、民族智慧、民族气派的精神优势。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建设和创新性发展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之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深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顺应时代潮流、体现时代要求,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始终与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理论,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理论。百年之前,孙中山先生就有“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警世恒言。开创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一开始就立足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在把握时代机遇、体现时代发展进步要求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就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重大国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这个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中、在中国与世界联系和互动空前紧密的情况下,一步步走到了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经验也在反复不断的印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产物这个历史的结论。

今天的世界处于百年不遇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互相依存日益加深。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人类共同的威胁持续蔓延。机遇与挑战并存,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前行在顺应世界发展大势中,不断敞开怀抱,学习和借鉴人类一切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积极成果,成为中国贡献给世界的极具时代性特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党的十九大郑重宣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一个分量很重、内涵很深的重大政治论断,当然也是一个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时代气息的新判断,时代之“新”,意味着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展目标任务已经从“未发展起来”时期进入到“发展起来以后”时期;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深刻揭示了当前我国发展状况和人民生活状况的时代特点,对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迈向新的奋斗目标征程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这样的伟大时代中应运而生、在当代中国的新实践新发展中顺势而成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以往和当代所体现出来的鲜明的时代性特色,深刻说明它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共性,又体现了区别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包含“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两个元素,社会主义是大方向和根本道路,中国特色是具体道路(或具体做法)。邓小平在1980年《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0页。,强调将社会主义制度这一科学社会主义“一般”,不能等同于社会主义具体制度的“个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其科学涵义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色的道路,逐步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逻辑的统一。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延,需要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学术界主要是从“学说”“运动”“制度”三个维度来认识的,即科学社会主义是一种思想、理论或者思潮,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态;科学社会主义是包括革命和建设在内的社会运动,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形态;科学社会主义是理论指导实践要达到的目的和归宿,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制度形态。胡乔木称其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三种含义或实现形态”。《胡乔木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43页。科学社会主义的“学说、运动、制度三种实现形态,仅仅是理论研究和逻辑上的一种分类,在一个统一的科学社会主义体系中,三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李君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5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科学社会主义,这是因为,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目的、任务和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具体化,其内涵是“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两大元素的集合,其外延更加广泛,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等相关概念。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形态就有了它的多层面表现。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形态

这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旗帜,是一个政党简明扼要公开宣示自己的指导思想、阶级基础、基本立场、行动纲领、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等一系列主张的鲜活而生动的政治标识,也是外界识别一个政党首要的、核心的政治标识,是一个关系全局的概念。旗帜就是方向,举什么旗关系到“走什么路”“做什么事”。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从党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马列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1945年党的七大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2007年党的十七大将改革开放以来党先后创立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统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号召全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党的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已经包含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把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写入党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旗帜是一贯的、不变的,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旗帜。“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1月6日,第1版。。同时,也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旗帜是发展的、变化的,是始终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发展着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和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页。

主义是内涵、是思想,旗帜是标识、是主张。广义上可以是同意语,这种情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有四个部分: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形态

这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是指通向未来的途径和路线,是解决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道路问题至关重要,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的前途、关乎民族的命运、关乎人民的福祉”。

新世纪以来,外部关注和研究中国问题,对中国道路的关注和认同,更多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注和认同。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广义和狭义的不同。广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包含有主义或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等内容。狭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之下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形态。1987年十三大提出“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并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理论和基本路线。2007年十七大,2012年的十八大明确界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段表述强调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遵循的七方面要求: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核心地位不可动摇;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不可动摇;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可动摇;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不可动摇;坚持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总体布局不可动摇;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可动摇;坚持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不可动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现阶段可以具体内化为:

一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二是坚持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人人起来负责,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坚持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三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四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五是坚持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前提下,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各国共同繁荣进步的社会主义和平发展道路。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页。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态

这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时期,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是被实践检验并证明了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回答了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座理论大厦,是在和平与发展时代背景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共同的思想渊源,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始终的理论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精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价是其值取向。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形态

制度是一种规范和约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国家社会制度是一个国家社会的根本和基础,是社会发展理论的一种具体化,也是一种实践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建立和形成、改革开放时期逐步丰富和完善的崭新的社会制度体系,是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特点和优势;是在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宪法》总纲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这一根本制度是我国最高层次的制度。在这一制度之下,有经济、政治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及体制等。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制度基础,是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的根本制度性支撑和保证。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形态

价值属于关系范畴,从认识论上来说,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是表示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与主体需要间的一种效用、效益或效应关系的哲学范畴。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主要是指作为客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含道路、制度、理论等),对于作为主体的中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需要所具有的满足功能。这一功能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构、制度的设计、道路的选择和实践推进。如果说,一个社会的价值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是道路和制度的精髓所在的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形态就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要给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什么用处”等问题以集中明了的概括,用以告诉人们它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利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人民的利益是发展变化的、多元、多层次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由四个部分或来源组成:一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根本和灵魂。二是党领导人民在伟大斗争中产生的革命文化和建设、改革时期产生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是5000多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是我国积极借鉴的世界各国、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四个层面构成的有机统一体以“平等自由”“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共同富裕”“和谐幸福”等集中性概括,形成一个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凝聚着社会前行的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五个方面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样态,五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主义或者旗帜是“纲领”,它规定了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根本性质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它们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而又具体的内容。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主题主线是一以贯之的,这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这一历史时期党的重要文献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核心词、关键词和高频词。”严书瀚:《完整把握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科学体系》,《人民论坛》2017年第7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使命,是新时代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篇章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深化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目标和总体布局的伟大实践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是在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集体艰辛探索“取得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的基础上开启的,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给国家的前途、民族命运、人民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其他国家相比较,在内容和目标上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它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坚持社会全面进步;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坚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坚持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坚持立足中国,又坚持面向世界;既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的机械应用,也不是对别国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的模仿照搬,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所进行的独立自主的创造,是既适合中国国情又体现时代特征、既体现社会主义共性又凸显中国特色个性的创新道路。这条道路由许多具体道路组成,包括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和平发展道路等等,这些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展开和表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致力于中国自身的发展,也强调对世界的责任和贡献。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与时代潮流相随、与世界文明相伴的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在实践形态方面的具体体现。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国梦,最关键的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时俱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保持清醒头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所谓的“老路”,是相对于改革开放之后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言的。封闭僵化的老路在这里不是对历史的评价,不是针对毛泽东那一代人对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而是针对现实的选择,相对于今天的改革开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言。当时代主题已经转变,时代特征已经变化,改革开放成为唯一的出路,否定这一选择企图走回头路,就是封闭僵化的老路。从这个意义上说,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可以说就是邓小平所说的“回头路”,其实质是思想落后于现实。不容否认的是,毛泽东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是封闭的,这种封闭不只是源于自身的思想上的僵化封闭,更是来自外部的客观环境的封闭,即资本主义世界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封锁政策。所谓“邪路”就是放弃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走资本主义道路。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道路是多元的。一个国家和民族选择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适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最有发言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实现人民幸福的人间正道,它来之不易、弥足珍贵,必须倍加珍惜。

正确认识改革前后两个30年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中创造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5页。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从实践上看,就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两个历史时期虽然在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存在很大差别,但两者之间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前一个历史时期探索中提出的许多正确主张,改革开放后得到了贯彻。邓小平曾指出:“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来、但是没有做好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0页。

处理改革开放前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关系,不只是一个理论问题和历史问题,更主要的是一个政治问题。正确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不能用前一个历史时期否定后一个历史时期,也不能用后一个历史时期否定前一个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的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历史时期的坚持和发展。对改革开放前的探索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如果处理不好这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就会在实践中导致严重的政治后果。

(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重视理论指导并富于理论创造精神的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是改革开放40年成功经验的理论结晶,凝结着改革开放40年党的实践探索心血和成果,也凝结着近代170多年以来中华民族奋发图强坚持不懈努力和奋斗的历程,也是500多年以来人类对社会主义的孜孜追寻和执着探索。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一个阶段性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初形态和奠基性成果。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绩和遭遇重大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指出:“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就是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1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二个阶段性成果,是在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总结党成立以来的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三个阶段性成果,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针是统筹兼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程,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历史成就,发生了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刻回答了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思想内涵十分丰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指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三个不同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根本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决定和影响着其他制度,象征和体现了我们国家和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第二个层次是基本制度,其中包括基本政治制度、作为政治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及基本经济制度。第三个层次是具体制度,即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等各种体制。三个层次的制度相互衔接、相互联系,都遵循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在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当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团结带领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主持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根本和基本政治制度,并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涉及各个领域的符合中国实际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章程”,为改革开放后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领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深刻剖析了在党和国家的一些具体制度中存在的弊端,并由此提出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问题。在之后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法律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规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方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则规定了实现路径,它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植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具有鲜明特点和独特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在经济领域,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保证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性质和活力,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促进共同富裕。在政治领域,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保证了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在文化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形成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社会领域,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述都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从本质上体现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从整体上把握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激发社会整体和个体活力。为谁立命、为谁谋利,是判断一种制度性质优劣的一个根本性、方向性问题。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价值取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等,都充分体现和保证了人民当家做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等制度优势。

执政党与参政党协调一致,有利于防止出现相互倾轧的政治乱象,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合力。政党政治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政党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党制度的独特性,体现在坚持共产党领导和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不同于西方两党制或者多党制的权利争夺型政党关系,而是一种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崭新的合作型政党关系。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是对间接民主、代议民主的完善和超越,有利于汇集各方智慧和力量,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促进政治稳定和社会团结。再比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所体现的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力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具体条件和特点,也是对人类制度文明成果的丰富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改革开放40年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实践上取得的成就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成为党和国家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的制度支撑。

当然也应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探索到形成只有几十年时间,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资本主义制度几百年的发展历史来讲,各方面具体的制度还不完善、不可能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比如,新旧体制交替中出现的“制度漏洞”“制度缺失”,以及不同制度之间未能形成合力等方面,都需要在实践中通过改革来不断完善。正如邓小平在1992年在视察南方重要谈话中指出:“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

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总布局的各个方面,体现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处理好制度建设变与不变的关系,即处理好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具体制度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事关国家根基、人民福祉,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始终不可背弃和偏离;具体制度特别是各种体制机制,必须随着经济社会领域新情况新问题的变化,及时进行变革创新,与时俱进地发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处理好坚守本来与吸收外来之间的关系,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吸收借鉴古今中外制度建设成果基础上形成的,它的发展和完善自然离不开对人类文明有益制度成果的吸收和借鉴。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必将为我国社会发展进步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在世界上不同制度模式的较量竞争中更加充分展现出自身优势。正如邓小平指出的那样:“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37页。

(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能力以及所创造出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专指精神文化,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长久以来形成的共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文化的概念复杂多样,但精神文化即狭义文化的内涵则是共识。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版,第41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等,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用蕴含其中的精髓精华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提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力量。

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仁人志士创立了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不怕苦、不怕死、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革命文化,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革命文化最重要的价值无疑是它的‘破旧’‘立新’作用”杨生平:《文化自信的意义及其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第6期。。打破一个旧世界并建立一个新世界,无疑需要巨大的决心、勇气和毅力。以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为指导,从中国具体的革命实际出发,在敢于推翻旧文化、勇于建立新文化和执着追求自由的文化精神中,培育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时期,革命文化精神仍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能忘却的内容。

人类文明没有优劣之分,但文化一定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先进文化,就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在当代中国,我们说的文化,一般是指先进文化,它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集中体现国家和民族品格的所在。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反映,又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服务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党的十九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一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要增强“四个自信”,这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地位和作用认识的极大深化,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深入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党的十九大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面对新时代新要求,落实好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使之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推动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

综上可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要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内在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和实现途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党领导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就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过程为理论源泉、发展依据、检验标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同样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实践要求为基本依据和根本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基本问题。深化了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科学依据,是确保不走封闭僵化“老路”更不走改旗易帜“邪路”的重要前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体现和根本保证。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远性的特征。制度的科学合理和日趋完善,不仅对公民具有激励和约束功能,更是一个社会稳定发展的最终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来源于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和积累,也是对实践成果的凝集和制度化,源于实践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根本制度保障。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和发展、坚持和完善,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回答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发和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在党领导人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中凝练概括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文化层面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中更基础、更广泛和更深厚的自信。在当代,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伟大事业的根本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