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编制工作

【概况】渭源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于2011年4月29日由与渭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合署办公调整设立为行政单位,列为县委机构序列。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是认真做好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衔接落实工作。自2013年以来共承接行政许可事项75项,现保留行政许可行政审批事项173项。共取消停止执行行政审批项目96项。编制完成《渭源县政府工作部门权责清单汇编》共涉及41个部门3363项行政权力(其中行政许可173项、行政处罚2387项、行政强制142项、行政征收143项、行政给付5项、行政裁决5项、行政确认45项、行政奖励35项、行政监督38项、其他权利事项490项),共上报责任事项22288项,追责情形29343项。二是事中事后监管全面加强。继续完善“两库一单”,加大双随机抽查推广力度。全县共有执法人员957个,市场主体12325个,随机抽查事项315项。编制公布了《渭源县行政审批项目目录》,制定实施《渭源县行政审批事项管理制度》和《渭源县行政许可项目目录管理办法》。对已取消转由市场管理和调整审批方式的行政审批事项,由原实施机关制订具体的后续监管办法,严格按监管条件和标准进行监管,确保监管工作不留空白、不存死角。三是积极组织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重点清理涉及群众、企业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各类“奇葩证明”“循环证明”等不合理证明,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复杂等问题。制订了《县政府部门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节点和任务,确保工作得到有序开展。同时,积极做好业务指导和相关咨询工作,确保“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得到稳步推进。对各部门单位梳理形成的“证明材料目录清单”中证明材料名称、涉及办理事项名称、设定依据等进行认真审核后,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公布。四是加快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各部门、各单位对照通用目录,逐条逐项进行梳理论证,形成了本单位行政许可标准化目录,上报县审改办进行审核后,形成了“全县行政许可标准化目录”。

【机构编制管理】一是深入开展机构编制督查。督查采取听取汇报履职情况、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和个别走访的形式,重点对贯彻落实机构编制管理的方针政策、控编减编工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三定”规定的落实情况、实名制推行工作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二是健全编委会议决策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和《甘肃省机构编制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始终坚持机构编制部门一个部门承办、编委主任一支笔审批、编制部门一家行文的“三个一”审批制度。严格专题请示报告制度,凡涉及职能调整、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调整的事宜,都由乡镇或主管部门向县编委写出专题请示,由县编委统一研究,杜绝了部门或乡镇擅自设立、更改机构的问题。进一步加强机构审核,严格审查机构设立、变更的依据,加大机构履行职责的监督检查,消除无办公场所、无工作人员、无履行职责的“空壳”机构,在机构设置方面始终坚持做到了撤一建一、撤二建一和多撤少建。严格机构审批权限,对副科级以上单位的设立、调整事项,均提交编委会议、政府常务会议、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后,报请市编委审批,多年来,我县没有私自提高机构规格和擅自设立副科级以上机构的问题,也没有部门自行设立机构的现象。三是深入推进机构编制协调配合机制。印发《渭源县机构编制管理协调配合机制运行办法》,明确了纪检、组织、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在机构编制管理方面的职责,将协调配合机制制度化。建立了编办、人社、财政三部门工资联审制度,形成了综合约束机制,夯实了全县干部职工底数。建立了编委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讨论机构编制工作的重大问题、重要事项和重点工作。四是夯实电子政务基础。推行电子编制管理证制度,制订了《渭源县电子编制管理证实施方案》。五是加强人员出入编审核制度。坚持“核编在先,进人在后”“超编单位只出不进,满编单位先出后进,缺编单位按需进人”的原则,在单位新进人员招考、人员调动、领导配备方面,都先由编制部门审核编制和领导职数,最后才由相关部门办理人员调动和核拨经费,规范了新进人员入编程序。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和“两个只减不增”的要求,严格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有减有增”的原则,将全县各类编制始终控制在省市下达的编制总盘子内。进一步规范编制使用,严格做到了行政、事业编制不混用,全额、差额编制不混用,县、乡编制不混用,做到了专项编制专用。七是加大控编减编工作力度。加大超编人员消化力度,一年来消化超编118人,消化了2016年超编人员的20%以上,全面完成了消化任务。加强制度创新,制订了2018—2022年消化超编人员工作方案,和相关部门单位签订了控编减编责任书。八是探索开展机构运行和人员编制变动情况定期分析研判工作。分析了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方案。九是开展重点领域改革。完成经济发达镇调查摸底,做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乡镇交管站(交警中队)的建设,按照“一村一警”的要求,配置工作人员,加强乡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完成定西市渭河源大景区管理委员机构、编制、人员的配置工作,为景区管委会履职尽责提供机制保障。完成机关事务管理局的设置,保障全县公车改革顺利开展。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一是全面完成事业单位、人行系统甘肃各支行、国税系统所属行政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完成事业单位法人履职事项清理规范工作。圆满完成了2016年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工作,完成年度报告公示432个,完成率100%,合格率为100%。认真组织开展对相关单位和组织调查摸底工作,清理出我县应登记而未登记的相关组织2家。二是认真开展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实地核查工作,按照全县已登记事业单位总数14%的比例随机抽取60家事业单位法人进行了核查,并对核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规范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三是确定渭源县路园卫生院和渭源县中心实验小学为事业单位法人治理试点单位,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同时,在试点单位制定了《事业单位章程》,明确理事会、管理层各自权责,构建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四是按照省、市的有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印发了全县事业单位分类工作实施意见,拟订了全县事业单位分类指导目录。目前已完成588个公益一类事业单位、28个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分类批复工作。认真开展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回头看”工作,将进一步准确划分县房产开发公司、给排水公司、声达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