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城市社会的主体,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是隋唐长安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构成了隋唐长安主要的生产活动。在农业方面,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形成了以粟、麦、稻为主的粮食作物种植和以桑、果蔬、花卉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的农业生产格局;在手工业方面,长安作为都城是各种官营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集中地,并有一套严密的原料供应、人员管理和产品供应的管理制度,私营手工业主要是为供应市场、获取利润而生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商业方面,长安有以东、西二市为主的正规市场以及诸坊内的零散交易活动地点,而且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不仅是当时国内贸易的中心,更是欧亚大陆上最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隋唐长安上层社会的服饰一般分为冠服和常服两类,冠服是参加正式活动所穿的服装,包括朝服、公服、祭服,国家舆服制度也主要是对冠服的规定;常服又称便服,是人们日常所穿之衣,一般由幞头、袍衫、靴带组成;对于妇女而言,除了服装以外,还有头饰、脸妆等。隋唐长安的服饰因所穿之人的政治地位不同而具有明显的等级色彩,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服饰有一个由朴到奢的趋势,受外来文化影响也特别明显,胡服盛行。隋唐时期农业的发展、烹饪技术的进步促进了长安社会饮食的发展,长安社会宴饮成风,菜肴丰富,餐饮业发达;胡饼、汤饼、、蒸饼等外来食物也深受长安居民喜爱。隋唐长安的官僚宅第分布重心经历了一个由西到东的转移过程,来自西域胡人宅第则主要分布在街西西市周围诸坊,特别是长安城西北角是胡人聚居区;长安城内的宅第规模因人的地位、财力不同而大小各异;除了城内的豪宅外,许多贵族富人在城郊也有园林别业,城南终南山下环境优美,是城外别业的主要分布地区。由于隋唐中央集权的强大,当时形成了以长安为中心的交通网络,发达的驿站、关隘构成这一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通往全国各地,乃至中亚、西亚、东南亚等域外地区;隋唐长安人们出行的工具也多种多样,常见的有马、驴、犊车、檐子、步辇、兜笼等。

人们从事生产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随着隋唐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长安居民的社会生活也日益变得丰富多彩。由于人口众多,唐代长安的经济生活十分丰富。手工业规模宏大,门类齐全,技术先进,而商业贸易尤为发达。东西二市各占两坊之地,是长安城中的商业中心。东市“货财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西市也有二百二十行,其中衣肆、坟典肆、药材肆、绢行、帛行相当有名。这两个商业中心集中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产品,商贾云集,货物山积,交贸往还,充满生机。唐代长安的文化生活也是十分丰富的。长安城既是全国教育最发达的地方,同时也集中了一大批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和宗教界人士。诗歌、散文、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杂技、体育各有名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动人局面,创造了令人惊叹的精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