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毛泽东的军事体育思想

(一)重视军事体育是毛泽东一贯的思想和实践

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积极引导军民开展体育运动,把体育运动与军事训练结合起来,形成了他独特的军事体育思想。这种思想不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家建设时期,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毛泽东体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1917年求学时期的毛泽东就将“国力苶弱”与“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他尖锐地指出:“体不坚实,则见兵而畏之,何有于命中,何有于致远。”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页。这里他所指的人群主要是指当时的军人,他认为是当时军人体质差,缺乏必要的训练,因而不能担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才使得国家被瓜分的四分五裂,人民惨遭涂炭。在领导中国人民走向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道路以后,毛泽东紧密地将体育、军事、革命接合在了一起,将广大指战员通过体育锻炼拥有强健体魄当成重要的革命工作来抓。毛泽东在1925年、1926年主办广州农讲所期间,将军事体育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其中理论课授课时间为252小时,军事体育课就达128小时,他要求农讲所的学生,既学文,又学武,既学理论知识,又学实际本领,为武装斗争做好准备。1927年,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对红军战士们说:“你们要加强训练,打好野操。要锻炼好身体,才能打敌人。”何启君等编著:《中国近代体育史》,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366页。1929年12月,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规定了士兵会的娱乐工作。有以下内容:“1.捉迷藏;2.打足球;3.音乐;4.武术;5.花鼓调;6.旧剧。”何启君等编著:《中国近代体育史》,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371页。在瑞金,毛泽东还亲自领导修建了一个大操场,供战士们锻炼。谷世权:《毛主席亲自过问修建的运动场》,《新体育》1978年第12期。部队经常在战斗间隙进行体育锻炼,并和实践需要结合起来,如跳高、跳远、撑竿跳、标枪等,以适应打仗时跃壕沟、过障碍等的实际需要。部队还不定期地举行运动会,鼓励全体指战员积极锻炼的热情,增强部队战斗力。每当运动会,毛泽东都到场观看比赛,有时还亲自担任总评判员。在毛泽东军事体育思想的影响下,部队的体育运动得到了很好的发展。1933年5月30日至6月3日,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所在地瑞金叶坪,举行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境内的第一次赤色体育运动大会,毛泽东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以中央政府的名义为运动会的召开题词“锻炼工农阶级铁的筋骨,战胜一切敌人”原载《青年实话》第二卷第18期,1933年6月11日。。这也就明确地提出了苏区体育的工作方针。1933年,毛泽东又指示:“应该把苏区的体育活动很好地开展起来,尤其是军事体育和田径运动。”谷世权:《中国体育史》,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86页。苏区体育方针提出以后,从中央到地方,从部队到学校都积极响应毛泽东的号召,广泛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锻炼工农阶级铁的筋骨。“在江西,在福建,在前方,在后方,到处都在举行体育比赛,发展红色体育运动”原载《青年实话》第二卷第8号,1933年3月19日。

1934年1月,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毛泽东充分肯定地指出:“群众的红色体育运动,也是迅速发展的,现虽偏僻乡村也有了田径赛。而运动场则在许多地方都设备了。”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体育》,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0页。1938年11月,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一文中指出,伟大的抗战必须有伟大的抗战教育运动与之相配合。广泛发展民众教育,组织各种补习学校,识字运动、戏剧运动、歌咏运动、体育运动,创办敌前敌后各种地方通俗报纸,提高人民的民族文化与民族觉悟,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战斗力。1942年9月,毛泽东在接见一二〇师篮球队时说:“你们一面打仗,一面开展体育运动的做法很好,我们的军队很需要体育的。”首都体育“三老”联谊会主编:《人民没有忘记》,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77页。1942年9月9日,毛泽东为延安军民体育活动题词“锻炼体魄,好打日本”载于《新华日报》,1942年9月9日。。这在部队官兵中起了很大的鼓舞和推动作用,全军掀起了一个刻苦锻炼身体,坚决消灭敌人的热潮。1940年,在毛泽东的关注下,成立了延安体育会,其主要任务是积极组织和推动边区各机关、部队、学校以及工厂的群众体育活动,除开展一般运动项目外,还着重推广和普及军事体育项目。1941年,毛泽东为《解放日报》体育专刊题词“开展体育运动,提高人民体质”。毛泽东积极提倡在军队中开展体育运动,目的就是使战士们能有强壮的体魄,担负起抗日救国的重任。事实证明,毛泽东的军事体育思想对当时极为艰苦条件下的生产建设和抗日武装斗争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依然对军事体育十分看重。1958年10月1日,毛泽东会见保加利亚部长会议副主席奥尔文科夫时指出:“参加民兵进行军事训练,人们的身体很快就好起来,工人和农民生产更好了,学生学习更好了,干部也工作得更好了。”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体育》,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1958年9月29日,毛泽东在巡视大江南北后对新华社记者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民兵师的组织很好,应当推广。这是军事组织,又是劳动组织、又是教育组织,又是体育组织、帝国主义者如此欺负我们,这是需要认真对付的,我们不但要有强大的正规军,我们还要大力民兵师。这样,在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时候,就会使他们寸步难行。”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体育》,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4—25页。这些话反映了在当时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毛泽东强调“全民皆兵”的重要性,将民兵师称为既是“军事组织”又是“体育组织”,是他在国家建设时期军事体育思想的又一体现。不难看出,此时的毛泽东还是深信全国人民(包括军人、民兵)的身体强健是抵抗外敌入侵的基本保障。为了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与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1959年8月,毛泽东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无水不可游。只有三不可游,有鲨鱼之水不可游,一寸之水不可游,三峡激流不可游,其余皆可游。”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体育》,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1964年6月,毛泽东在检阅某部队汇报表演时指出:“部队是不是可以大规模地搞游泳训练?游泳训练夏天完全可以搞。部队要学游泳。单靠游泳池不行,要学会在江海里游,不经过大风大浪不行。”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体育》,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1964年7月2日,毛泽东在对部队的指示中又指出:“部队要学游泳,所有部队都要学会。学游泳有个规律,摸到了规律就容易学会。整营、整团要学会全副武装泅渡。每师先搞一个团,每团先搞一个营,每营先搞一个连,然后再普及,做到大家全会。”毛泽东1964年7月2日指示,《体育报》,1977年6月10日。这些指示足见他对军事体育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了他对体育所具有的强健战士们的体质,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进而提高部队战斗力,确保国防安全重要功能的深刻认识。

毛泽东的军事体育思想在革命的不同时期有着明确的针对性,在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之时,毛泽东就在1937年8月1日的运动会开幕式上讲话指出:“同志们,日本帝国主义打到华北来了,平津失守了,如果我们还不动员起来抗战,那日本帝国主义就要打到我们这里来了。”“苏区是全国抗日模范区,在这个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已到最后关头的时候,我们举行这个抗战动员运动大会,是有着极重大的意义的。”“我们现在只有一个方针。这个方针就是坚决打日本!立即动员全国民众、工农商学兵、各党各派各阶层,一致联合起来,与日本帝国主义作殊死的斗争!这是民族独立与自由的不二方针。我们今天举行这个抗战动员运动大会,就是向着这个方针迈进。我们这个运动大会,不仅是运动竞赛,而且要为抗战而动员起来。为了保卫国家,保卫领土,我们要把全国民众动员起来。同志们,准备出发到河北去。准备到抗日的最前线去。”原载《新中华报》,1937年8月2日。在国家危难的时刻,毛泽东召开“八一”运动大会,有着鲜明的用意:通过体育运动所能表现出的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与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鼓励全国人民都要行动起来,保卫国家,保卫领土。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希望全国民众都能拿起枪来抵抗外来侵略,所以“八一”运动会的召开既是抗日思想上、精神上的鼓舞又是行动上的准备。为了形成共同抗日的局面,“八一”运动大会还致电国民党当局:“南京蒋委员长、保定守军长、冯师长转前敌全体抗日将士官兵钧鉴:中华民族已到生死存亡最后关头,华北国土之保存,平津失地之恢复,全赖举国一致团结,抵抗到底。先生等在前线有力杀敌,为国家求生存,为民族伸正气,第一边区全体民众誓为后盾。希坚守阵线、粉碎暴日之侵略部队,长驱出关,与敌决战。全边区民众业已准备完毕暨命令一下,即奋起从戎,为保卫中华民国之领土完整,奋斗至最后一滴血。我们并热望中央政府毅然决心开放民主,动员全国同胞参加救国运动,吸收各方人才,以充实国防力量,唯有发动全民族的抗战,才能抗拒日寇的大举进行。”原载《新中华报》,1937年8月3日。在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以全边区运动会的名义向国民党提出了联合抗日以及发动全民族的抗日的要求,不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愿与国民党一同抗日的坚强决心,而且也对国民党当局始终抱着委曲求全,对于广大民众怀有戒心,不发动民众,不扩大民众的爱国运动,相反还要出告示下戒严令,要民众“镇静”的态度表示不满,坚决提出了全民族抗战的要求。通过“八一”运动会这个载体,不但动员了全民族抗日的信心与决心,而且巧妙地避开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领导人正式面对面讨论抗日问题所带来的诸多不便,以“八一”运动会以及毛泽东开幕式上的讲话在全国上下所造成的社会舆论,引发全国人民的支持,给国民党当局施加了极大的压力,对于形成国共联合抗日与全民族抗战的新形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八一”运动会还致电给全体红军将士:“在此中华民族紧急存亡之关头,非奋起抵抗到底,不是保卫国土。全西北民众全体红军已准备完毕,待命出动,不胜欢腾,闻风鼓舞,深望能发挥十年来百战百胜之传统威风,横扫倭寇,为民族争光,为国家雪耻。临电神驰,预祝胜利!”原载《新中华报》,1937年8月3日。“八一”运动会给红军将士的致电,极大地鼓舞了红军的士气,也让全体指战员深感到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是如此的重大。在中华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以召开体育运动会的形式将抗日救国运动推向了一个高潮。毛泽东亲自莅临会场致闭幕词:“运动大会精神很好,此为边区第一次,我们应该把运动大会精神发扬到全苏区去,发扬到每个人民中去,因为我们体育运动应该是大家的,现在日本帝国主义打起来了,我们要唤起民众坚决打日本,坚决抗战是要每个人民参加的,正好像体育运动也要大家参加一样,大家努力,学习军事体育来武装我们的手足。同时更要学习政治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希望大家把这一大会的精神带到各个地方各个部队中去。”原载《新中华报》,1937年8月6日八一运动大会特刊。

(二)高度重视军队中的军事体育

在毛泽东军事体育思想的指引下,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领导下,部队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各项军事体育活动,使军队体育充分发挥了增强了广大指战员的体质,振奋了革命精神,提高了部队战斗力,活跃了部队生活,增进了革命友谊,起到了体育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服务的作用。

为了鼓舞全体指战员积极参加军事体育锻炼,1937年4月中旬,红一军团在甘肃省正宁县驻防期间,在县官河东坳举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军事体育运动会,比赛共进行了六天,比赛的主要项目有队列、刺杀、投弹、浪桥、军事障碍等。开幕式上朱德发表了演说,动员广大指战员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练好身体,准备抗日,为军队中开展军事体育活动指明方向。1936年,红军在庆阳县城举行全军运动会,这次军事体育运动会也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运动会的雏形,为发展军队体育起到了推动作用。此后,1937年5月,第十五军团为了检阅全军团军事训练和体育锻炼效果,在陇东庆阳县举行了全军团运动大会,项目主要有劈刀、爬越障碍、武装跑、马术、赛跑等与打仗有关的军事体育项目。东北军还派代表参加了部分体育项目,几乎在所有的项目上都输给了第十五军团,此次运动会不但锻炼了战士们的身体,还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与国民党军队进行友好交往的纽带,为国共两党联合抗日起到积极推动作用。1943年8月18日,《解放日报》在《军事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一文中指出:“要提高部队的技术学习,尚有二事是需要举办的,其一为开展军事体育运动,锻炼体力,养成尚武精神的问题。其二部队中……以连或团为单位,挑逃几个好的射击手、投弹手、刺杀手,作为大家学习的标准。”原载《解放日报》,1943年8月18日。1943年10月27日,《解放日报》又在《开展部队中的军事体育运动》一文中指出:“开展军事体育运动,是目前我们训练部队中迫切重要工作之一。的确,假如我们的军事体育,进行更好的话,那我们的技术和战斗力,无疑的会比今天更加提高一步。”原载《解放日报》,1943年10月27日。因此,军事体育在全面提高部队战斗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依然十分重视军队的体育训练。针对当时并不稳定的国际局势,毛泽东认为军队的战斗力是保家卫国、维护和平的绝对力量。为了检阅解放军的体育运动水平,1952年8月1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建军节25周年体育运动大会,即第一届全军运动会,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出席了开幕式,朱德总司令致开幕词,并强调:“提倡适合于军事需要的体育活动,为战斗和国防建设服务。并须着重普及,发挥集体主义,发扬团结进步的精神,提倡革命竞赛,反对锦标主义。”李军华:《全军运动会的回顾与思索》,《军事体育进修学校学报》2006年第4期,第50页。参加运动会的有各大军区、各军兵种、直属单位和抗美援朝前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男女运动员1823人。运动会设有军事项目(通过障碍、投手榴弹、500米武装赛跑等)和田径、体操、举重、游泳等44个比赛项目,以及42个表演项目。李军华:《全军运动会的回顾与思索》,《军事体育进修学校学报》2006年第4期,第50页。在运动会后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各代表队分别组成体育宣传队深入全军,进行了1000多场表演,座谈会257次,展览会97次,在部队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对于全体指战员培养体育锻炼的热情,提高锻炼身体的正确认识,树立保家卫国的责任心都是十分重要的。另外,首届全军运动会的召开,对促进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首届全军运动会后,各军区、军兵种也先后举行了规模不等的运动会。如1953年海军举行了首届文艺体育检阅大会,1955年广州部队防空军举行了第四届体育运动大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北京举行了射击与体育检阅大会,1956年武汉部队举行体育运动大会,海军航空兵举行首届文艺体育检阅大会、北京军区举行第二届射击体育检阅大会、空军举行足球赛、海军举行篮、排球联赛。李军华:《全军运动会的回顾与思索》,《军事体育进修学校学报》2006年第4期,第50页。这些运动竞赛的举行对我军竞技体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为我军、我国竞技体育队伍选拔和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2000年,原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就指出:“新中国的体育是建立在革命根据地体育和人民军队体育的经验和实践上的,尤其是我国的竞技体育,更是在人民军队体育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李军华:《全军运动会的回顾与思索》,《军事体育进修学校学报》2006年第4期,第51页。1953年,中央军委决定把体育列为人民解放军正规化训练的一个基本课目。1954年,国防部又下达命令:要求各军、兵种健全体育机构,团以上单位配备专职体育干部,1955年又成立了管理全军体育工作的体育局。先后向全军颁发了《体育训练大纲》《体育工作指南》《干部战士年度体育训练规划》以及《体育竞赛、考核制度》等指导性文件,从而保证了军队体育工作的统一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伍绍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综合卷),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75页。1956年,总参、总政联合颁发的《军队体育运动竞赛制度试行规定》中明确要求,开展全军性的综合运动会,每4—5年举行一次。从此全军运动会作为一项制度被确立起来。在1959年举行的第二届全军运动会上,在“练为战”思想指导下,在比赛项目上增加了与部队作战结合紧密的竞赛项目,共有16个代表团近10000名军人参加,这届运动会也拉开了全军军事训练热潮的序幕,此后一段时间全军形成了以大比武为中心的军事训练高潮,极大地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与凝聚力。从1953年开始,人民解放军开始试行“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先在华北军区和华东军区进行试点,然后逐步在全军推广,成为衡量军队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劳卫制”的实施,进一步地强化了军人的体育意识,促进了军队体育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