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中等职业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榆林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从农业中学发端,经五七学校的试验,再到职业中学的确立,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发展过程。

一、农业中学

1957年以来,随着公办教育事业的发展,榆林地区的民办教育事业也发展很快。除了民办小学和普通中学以外,各县农村陆续办起了农业中学。据当年统计,全区办起农中33所,有学生2623人。1958年,根据毛泽东教育要革命的指示,实行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并举的方针,全区农中发展到171所,学生5922人,为新中国成立后40年的最高纪录。当时农中招生的对象,主要是农村干部和具有小学文化程度以上的农民,像绥德义合区薛家渠扩大农业社1958年办起的业余农业中学,只有20多人参加学习。1959年,由于“左”的思想对教育的影响,全区农中和其他职业中学又有缩减。由上半年的95所(其中林业中学8所,工业中学1所)减至下半年的62所。1960年,根据陕西省农业中学会议指出的“多办农中,办好农中”的精神,榆林专署发出“巩固提高和继续发展农业中学”的指示,农中又有发展。1961年全区有农中59所,其中15所有校办工厂,34所有校办农场。此后,由于经济困难,全区农中继续“下马”。1964年推行半耕半读制度以后,各县农中又恢复办学,1965年,全区农中恢复到41所,1966年又降至1957年的水平。

“文化大革命”前的十年,各县办学时间较长,有影响的农业中学有:绥德农校(1957年创办,1963年停办),绥德农技校(前身是绥德职业学校,1964年创办,1966年停办),绥德县水土保持实验学校(1958年创办,1961年停办);吴堡县宋家川农中(1958年至1961年),太平寺农中(1958年至1961年,1965年至1966年);佳县金明寺农职业中学(1958年至1961年);横山县雷龙湾农林专业学校(1958年至1960年);神木县南郊农业中学(1959年至1961年),太和湾林业中学(1959年至1963年);子洲县马蹄沟农业中学(1964年至1966年),电市农业中学(1965年至1966年);府谷县石岩塔农业中学(1964年至1969年);野麻湾农业中学(队办,1964年至1966年);黄甫、麻镇、哈镇农中各1所(社办,1965年至1966年);定边县安边区农业中学(1964年至1968年),张崾先农业中学(1965年至1968年),砖井农业中学(1966年至1968年);靖边县席麻湾农业中学(1963年至1978年),小河农业中学(1965年至1977年),杨桥畔农业中学(1965年至1969年);榆林县安崖、清泉、镇川农业中学(均于1965年改建,1968年又恢复为普通中学);清涧县折家坪、石嘴驿农业中学(1962年至1966年)等。

二、五七学校

五七学校是70年代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的产物,是为农业学大寨服务的学校,因毛泽东的“五七指示”而得名。它开设的课程除普通中学的基础课外,还有专业课,比如农机修理、畜牧兽医、作物栽培等等。它的学制多为半年到一年。五七中学毕业生,基本上相当于初中毕业生的水平。1968年12月,定边县安边红卫半农半读中学改名为安边五七农业中学到1970年停办,并入安边中学。1969年佳县金明寺五七政治学校改名为金明寺五七学校。1971年府谷县在黄甫公社段寨村创办起第一所社办高中——段寨农业中学,学制2年。1975年子洲县各公社先后办起了五七中学。1976年,全区12县共办起五七中学94所,最少的是榆林县和绥德县各有一所,最多的子洲县有22所。在校的长班(一年以上)学生4411人,短班(一年以下)学生519人,驻校贫管会人数为452人。这些学校在1978年以后纷纷停办,有的改为普通中学,有的改为职业中学。

70年代,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毕业生都“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因为高校招收的工农兵学员有限,由于学习朝阳农学院的经验,“社来社去”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应运而生,榆林地区各县也纷纷办起了这类学校。学校的书记或校长一般都由县委领导兼任,规格较高,但由于办学条件特别是师资力量的限制,招收的学员的文化水平从小学到高中不等,加之学制少则三月半年,多则一年两年,根本达不到高等教育的水平,名为大学,实则“大家来学”罢了。毕业生的文化水平,仅相当于普通高中生、初中生的水平。1975年神木县在瑶镇公社草湾大队创办起县办五七大学一所;定边县将办在石洞沟乡蒙海则农场的五七学校改名为“五七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米脂县将杜家石沟中学改办成米脂县五七大学。这一年全区共办起四所五七大学,在校学生682人。1976年是五七大学的“黄金季节”。这一年靖边县决定,靖边师范为榆林师范代培的社来社去学生50名,靖边卫校为绥德卫校代培的学生50名,靖边农校为榆林农校代培的学生40名,与靖边县奶牛场合并,办起了“五七大学”(1979年春季停办);府谷县创办起田家寨、尧峁两所五七大学;子洲县在双湖峪中学创办五七大学;吴堡县在张家焉村办起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佳县又将金明寺五七学校改为佳县五七大学;绥德县在辛店实验农场办起一年制五七大学;清涧县也将折家坪农业学校改办成五七大学(1979年撤销);榆林地区在西沙西北农学院教学基地,创办起榆林五七林业大学(1978年撤销)。这一年全区共有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和五七大学23所,在校的长班学员1984人,短班学员458人,这些学校从1978年起陆续撤销。五七学校(又称五七中学)、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和五七大学,均属中等教育的范畴,它们是由普通中学向职业中学过渡的一种办学形式,尽管存在时间短暂,但为80年代职业中学的复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三、职业中学

80年代是改革的年代,职业高中的开办和职业初中的开设,是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重要内容。1981年,经地区行署批准,靖边县农职业中学率先成立。1982年秋从应届初中毕业生中招收38名学生,开设园艺专业班;1983年又增设一个兽医班。同年佳县金明寺中学办起农职业中学,1986年迁入城内新址;1983年清涧折家坪农中恢复办学,成为县办农职业中学;子洲县在电市中学附设“榆林农校电市分校农技班”的基础上,办起了子洲县电市职业中学,适应社会的需要,开设钟表修理、工木油画、缝纫各一个班;米脂县在县城北门外拖拉机站旧址创办起农职业中学一所;吴堡县在农机局旧址创办农职业中学1所,1986年迁入旧城南门外山坡新址。1983年定边县农职业中学成立。同年,府谷县在城关镇园林场建起农职业中学,开设果树园艺班,招生50名;1984年又招收木瓦建筑班一个,学生50名;1985年改名为“府谷县职业中学”。从1983年起,横山县第二中学附设了二个职业高中班,1986年在县西石旋沟南塌畔建成职业中学,遂将附设职业班迁入新址。1983年9月,绥德县将满堂川社办中学改为县办农职业中学,学制三年,开设土壤、气象、造林、植物栽培等专业课,招收新生118名,1984年曾获陕西省和榆林地区职业技术教育二等奖(奖金3700元);同年秋,绥德县职业中学成立,1985年招收二年制电机班一个,48人,一年制建筑专业班一个,20人。1988年毕业的三个班的121名学生中有43人当了建筑工程队的队长,27人当了技术员。1984年榆林县职业中学在第三中学开办,1987年9月,从三中迁入新址。1988年学校被评为陕西职业教育先进集体。1989年6月,榆林职中服装班学生,代表榆林地区参加了陕西省首届服装技能比赛,获团体总分第二名,有7名学生获个人奖11项,罗仲平、王丹凤分别夺得男女服装制作第一名;教师王天兰获二项园丁奖。同年8月,罗仲平代表陕西省参加在济南举行的北方11省市服装技能比赛,又获服装制作第一名。经验收合格,榆林市职业中学被列入陕西省一类职业中学。1989年,全区共有职业中学14所,38个教学班(其中初中职业班3个),在校学生1286人(其中初中职业班学生147人,高中二年制学生560人,高中三年制579人),教工370人(其中专任教师220人)。从1985年到1989年累计毕业生3235人,大部分在社会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当地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作用。由于职业教育与劳动人事制度不配套,全区的职业教育举步艰难。

附录

榆林地区三所职业中学简介
1.定边县职业中学

1983年秋,在乡办盐场堡中学的校园内,定边县农职业中学正式成立。由于校舍破烂,办学条件差,计划招收的120名学生,纷纷转入普通中学就读,正式报到的也不安心,学校在困境中坚持上课。1984招收的首届兽医班寄居在城关镇拖拉机站的旧厂房内。1985年,县政府多方筹款22万元,在城关镇拖拉机站旧址建起了新校舍,占地9200平方米,改名为定边县职业中学。同年招收畜牧兽医和林果专业各一个班,学制三年,招生100名。

从1985年起,定边县政府会同城建、畜牧、银行、卫生、财政、审计等部门,指导职中设置当前经济建设急需的专业,统筹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86届兽医班毕业的36名学生,1987年经畜牧局考试合格,全部被录用为合同工,有三名学生自发办起兽医站,受到当地群众欢迎,也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鼓励。1986年毕业的英语班36名学生,有20名被乡镇中学聘用;1987年,学校被评为榆林地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1989年,学校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82名,教职工46人,其中专任教师27人。学校占地15亩,基建面积1500平方米。从1984年到1989年,学校共设过建筑、牧医、财会、医士、汽车修理、家用电器修理、服装裁剪等七个专业,毕业生200多名。

2.府谷县职业中学

1983年,府谷县政府拨款8700元,由教育局买回城关园林场地盘及34间房舍,办起了府谷县农职业中学。1983年和1984年先后开设了果树园艺和木瓦建筑专业;1985年和1986年又增设了家用电器维修、畜牧兽医、农副产品加工和企业会计等专业,改名为府谷县职业中学。为了以短补长,以场养校,从1984年至1986年学校开办了“果木嫁接”“村镇建筑规划”“玻璃钢油漆”“小煤窑安全开采及企业管理”等定向短期培训班;开办了农场(16亩)、园艺场(8亩)、奶牛场、养猪场、鸡场、豆腐房、家用电器维修部、百货小卖部等十个场(坊)作为学生实习、实验的基地。

1984年以来,学校坚持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开展勤工俭学、半工半读。1984年至1986年,各种勤工俭学收入达198000元,其中木瓦建筑班师生自行设计和施工,给学校修建教学、宿舍楼2413平方米,为国家节约资金达84900元,向社会承揽工程10223平方米,收入136000元。

由于学习与实践相结合,86届木瓦建筑班的34名毕业生,90%达到了三级工水平,大部分学生能认识一般图纸,30%的学生可以自己绘制草图。这届毕业生有19名被学校建筑建材公司留用,16名自己组建了施工队,其余8名也被社会安排录用。

由于办学成绩突出,学校多次被评为省地先进单位。1983年校长韩占林被评为陕西省“五讲四美为人师表”先进个人和全国工会工作积极分子。1986年9月,陕西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该校召开,学校进入全省职业中学先进行列。从建校到1989年,共向社会输送了各种专业技术人才474人,其中不少人已成为致富能手。1989年,学校占地面积18亩,校舍面积3400平方米。有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8人;教职工45人(其中专任教师17人,民办教师7人)。

3.榆林市职业中学

1984年8月,榆林县政府决定在西沙榆林县第三中学内创办职业中学高中部,与三中合校办学。1987年8月迁入西沙新校址。1988年改名为榆林市职业中学。截至1989年,校园面积477.20平方米,建筑面积4816平方米,操场占地3万平方米。学校有固定资产425,409元,流动资金56403元,设施齐全,其中专业实验设备价值36300元,有图书13200册。

从1984年起,除招收家用电器修理班56人外,与榆林市服装公司联合办学,定向培养三届服装班,共182人,学制均为2年。1985年与个体户路林生联办一个钟表修理班,招生12人。1986年与地区毛纺厂联办一届毛纺、毛织、染整三个专业,共737人,学制二年。1987年,与地区乡镇企业局联办乡镇企业管理部培训班,学制二个月。同年与地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人民银行联合办学,招收二届三个金融班170人,学制三年。1988年与榆林市供销社联办一个会计班和一个家用电器班,共94人。1989年与地区化肥公司联办一个化工班,67人;与市教育局联办一个幼师班,49人;学制均为三年。还举办了乡镇流动服装短训班,招收农村妇女24人。

建校5年来,学校招生辐射12个县,开设9个专业,共办二年和三年制长班六届15班,招生817人;从1986年7月到1988年8月毕业学生374人,毕业率为97.7%,就业人数占毕业人数的97%,其中对口就业人数占86%。从1985年4月到1989年12月,共办了12期短训班,招生380人。截至1989年底,已毕业(结业)为社会输送571名熟练技术人员,他们当中有37人成为助理工程师,40人成为助理会计师,32人成为助理经济师。

建校五年来,学校创收22万多元,师生有29人次受到省市的表彰。1988年学校被评为陕西省职教先进集体。8月,学生罗仲平代表陕西省参加在济南举行的北方11省(市)服装技能比赛,获服装制作第一名。经省地有关部门验收、鉴定,学校被列为陕西省一类职业中学。1989年,全校8个教学长班,在校学生392人,有教职工41人,其中专任教师16人;另有兼职专业教师15人,办学路子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