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成人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榆林地区的成人教育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50年代以“扫盲教育”为中心,60年代以“业余教育”为中心,70年代以“政治教育”为中心,80年代以“学历教育”为中心,90年代以“岗位培训”为中心。
一、工农业余教育
1949年1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出开办冬学的指示。1950年9月,全国第一次工农教育会议确定工农教育的基本方针是“开展识字运动,逐步减少文盲”。新中国成立初,榆林地区的工农业余教育由地、县、乡各级政府领导,以“扫盲教育”为中心,辅以时事政治、政策教育。当时的工农业余教育又称社会教育,主要办学组织为冬学。有半日班、轮训班、夜校识字组、读报组等形式。1950年,绥德分区办起冬学961所(包括子长、延川两县的108所),有各种识字组、读报组、半日班、夜校等898个(包括子长、延川两县221个),参加学习的成年、青年及儿童计有25767人(其中女2659人,占11%)。同年11月,榆林专署召开首次社会教育工作会议,讨论布置了工农业余教育任务。1951年9月,榆林专署召开了农民教育会议,表彰奖励了6名农民教育先进工作者。1952年以后,榆绥两署抽调了近千名扫盲专职教员,通过推广祁建华速成识字法;大规模地在机关、工矿、农村中开展扫盲运动。榆林毛织厂在1952年冬季扫盲的基础上,于1953年建立了工人业余文化学习组织,参加学习的工人106人,编为高小一个班,初小两个班。榆林新华制革厂从1954年起组织工人参加业余文化学习,80名工人编为初中、高小、初小和技术四个班。两厂共聘请六名兼职教员,每周学习七个半小时(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一个半小时)。195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蓬勃开展,榆绥两署各县农民广泛开展以“记工识字”为中心的扫盲运动。
1956年10月,榆绥两署合并后,第二办公室及时研究和部署了工农业余文化教育工作,组织地、县扫盲教师编写了扫盲识字课本,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坚持“不忙多学,小忙少学,大忙不学”的原则,动员组织工农群众参加常年文化学习,形成榆林地区工农教育的高潮。1958年2月,共青团榆林地委提出扫除全区14万青年文盲或半文盲的任务,决定建立1182个青年扫盲班、组,实现当年脱盲4万人,建立825个无盲村的目标。吴堡县尚家圪崂区扫盲工作经常化,脱盲青少年创作诗歌129篇;子洲县铁匠湾业余文化学校从1952年到1958年一直坚持常年学习,参加学习的青壮年占总数的98.5%;神木县寨塔队青壮年全部脱盲,创作25篇作品,写墙头标语89条;定边县安边乡人民公社至1958年8月,全社青壮年脱盲,培养出12个记工人员、4个技术员。榆林县刀兔公社采用群众诗歌自编课本,社员们在地里生产休息后,既唱歌,又识字,扫盲工作搞得轰轰烈烈。1959年12月,专署召开广播大会,布置冬季扫盲和业余教育工作,推广“四跟四走”(学习跟上生产走,课堂跟上工地走,教师跟上民工走,课本跟上学员走)经验。这一年,全区有44万人参加冬季学习运动,6.7万人脱盲。1960年5月,榆林专署举行了全民扫盲大考试,全区共有291270人参加考试,占应参加考试总人数的93%,其中有223792人达到脱盲标准,占实参加考试人数的76.8%,加上历年来脱盲的167000人和其他非文盲(干部、学生)116000人在内,全区青壮年非文盲已达到508206人,占青壮年总数596477人的85.2%。从此,全区的工农教育以过去的扫盲教育为中心,转入大办业余教育为重点的新阶段。
1960年6月,中共榆林地委发出通知,推广万荣县注音识字的经验,以消灭扫盲后又回生的现象,帮助已脱盲的工人农民阅读注音增加识字量。1962年以后,全区农村业余教育贯彻“实事求是,积极办好”的方针;坚持边扫盲边提高的原则,业余教育出现了新局面。1964年,榆林县31个公社、16个农场全面开展业余教育,共办起各类业余学校(或班)492个,入学青壮年达24012人,占全县青壮年总数的36.7%;神木县各种形式的业余教育组织有1482个,学员为22877人;绥德县各生产队均建立了常年或冬闲业余学校,县上还专门培训93名业余骨干教师,进行巡回辅导。1965年,定边县共有识字班(组)828个,学员12486人,业余高小班123个,学员1226人,业余初中班14个,学员207人;府谷县有业余学校447处,参加学习的有10650人;扫盲班201处,参加学习的有3695人;识字班62处,学员1002人;一揽子学校135处,参加学习的有2955人;毛泽东著作学习小组443个,学员有8625人;贫下中农讲习所35处,学员有976人;总计各种类型的业余学习组织有1323处,参加学习的青壮年共有28031人,占全县青壮年总数的66.2%。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工农业余教育的主要形式变为政治夜校,主要内容是学习毛主席语录,搞阶级斗争。据定边县1971年统计,全县共有政治夜校1378所,参加学习的工人、农民、市民达27560人。1972年以后,工农业余教育逐渐恢复,但仍以学习政治为主,学文化次之。当时榆林县规定的扫盲标准是:“会打条子,会读报纸,能写书信,能写大批判稿子”。这一年,全区有41万人参加了扫盲学习和业余教育。榆林地区文教局于1973年1月下发关于积极开展扫除文盲和业余教育的意见,要求各县认真学习、领会毛泽东关于“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中扫除文盲,是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的教导的伟大意义,把扫盲和业余教育工作真正开展起来。1975年以后,全区各工矿企业掀起了大办“七二一工人大学”的热潮,参加学习的工人多为半脱产或业余性质。实际上,所谓的工人大学,只不过是工人业余文化学习组织。1975年7月,榆林地区邮电局、运输公司、大修厂、毛纺厂,和榆林县五一化工厂,先后办起了“七二一工人大学”;1976年,榆林地区火电厂、公路总段、化肥厂、副食公司,以及子洲农业机械厂,榆林制革厂、榆林地毯厂、榆林南郊农场,神木大砭窑煤矿、神木火电厂、神木农业机械厂,府谷农业机械厂、府谷农具厂,横山农业机械厂、横山县波罗瓷厂,靖边县邮电局、靖边农业机械厂,定边农业机械厂,定边农具厂,米脂火电厂、米脂农业机械厂、米脂化肥厂,佳县农业机械厂,吴堡农业机械厂先后办起了“七二一工人大学”。上述30所工人大学,共有学员387人,平均每所大学的学员还不到13人。这些大学到1978年以后纷纷撤销。
1978年,榆林地区扫盲委员会成立。同年6月在米脂县召开了全区扫盲工作经验交流会。各县相继恢复了扫盲委员会或扫盲领导小组,工农业余教育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1978年,吴堡县扫盲委员会编印下发了42000多册《农民识字课本》。1980年,各级扫盲委员会改称工农教育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各级教育部门。据1981年的调查,全区农业人口2133294人,其中12至40周岁者占1196368人,他们中的文盲或半文盲有270154人,占该年龄组人口的22.58%。1983年榆林县农机厂被评为陕西省职工教育先进集体。改革开放带来了农村经济繁荣,农民学文化也成了自觉行动。1984年,定边县安边乡罗峁村农民技术学校和佳县通镇乡程家坬村农民技术学校被评为陕西省农民教育先进集体。这一年,全区38个乡(镇)基本实现无盲。1985年,地区工农办组织专人编印扫盲识字课本3.4万册,发至各县、乡、村的扫盲对象。1986年,米脂、绥德、吴堡达到无盲县;1987年,子洲、清涧、佳县达到无盲县;1988年横山、神木达到无盲县。截至1988年底,全区仅剩文盲或半文盲102834人。进入80年代后,工人业余教育转入岗位培训和学历教育。从1983年到1989年,经过初级技术补课,全区工人中有11734人达到初级工水平,有13462人达到中级工水平。据1989年统计,全区53871名工人,参加业余学习的有8270人,其中接受岗位培训的有5130人,接受学历教育的有3858人。已经结业或毕业的有4767人,其中1539人取得大专学历,287人取得中专学历。在农村各类农民技术学校应运而生。80年代末,以绥德县辛店乡农技校果树培训班为代表的农民技术教育,在农村形成新的潮流。
截至1989年,全区青壮年文盲半文盲149538人,通过扫盲学习脱盲的有80287人,剩余文盲半文盲69251人。全区县、乡、村农民技术学校共有281所(其中县办2所,乡办81所,村办198所),有专职教师80人,兼职教师579人;校舍面积共6327平方米;有图书3784册,教学仪器127件,实习基地317亩。共培训农民574期,21894人。全区农民接受学历教育的共有8619人,已毕业4993人(其中大专79人,中专304人,高中649人,小学3007人)。
二、干部职工教育
新中国成立初,榆林地区的干部职工教育的组织形式,主要是文化补习班和扫盲班、文化补习学校、职工业余学校,以及工农速成中学等。1949年10月,绥德县首创干部文化补习学校,根据工农干部现有的文化程度分级编班,1956年停办。1950年冬,榆林地委在榆师办起地区干部业余学校,到1954年学员增至260多人。1951年4月,绥德专署办起干部速成中学,1952年到1954年,共招学员三届,173名。1956年最后一届毕业生毕业后,学校停办。1958年,合署后的榆林地区干部业余学校下放给榆林县办,两年后停办,1963年复办;“文革”期间停办。1951年,横山县政府迁到殿市后,办起了干部文化补习班,1952年扩大为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1954年,该校有4个班,学员126名。1953年,府谷县建立干部文化补习班,1955年开办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干部学习文化的热情很高,人数逐年增加。1957年“反右”斗争开始后,干部的文化学习处于停顿状态。
新中国成立初的职工业余教育,也以扫盲教育为中心。1956年,府谷县参加扫盲教育的职工有312人,占职工文盲总数的51.3%;横山县职工业余学校扫盲班有学员150多人。1960年,定边县县级机关业余学校,有近千人参加学习,出现了许多“风吹不倒,雨打不散”的铁业余学校,冬学和识字组。
“文化大革命”中,全区干部职工教育,均以政治教育为主,地、县党校取代了业余文化学校,逐年分期分批培训、轮训地、县、乡、村各级干部;一些部门也建立了专门学校,培训本行业干部职工。1970年,榆林地区革委会在榆林创办政治学校,培训各级革委会成员;1972年,榆林地区财贸办公室在政治学校校址创建了地区财贸干部学校。
1979年10月,榆林行署召开全区职工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各级党组织加强领导,迅速恢复和发展职工教育,为四个现代化培养人才。1981年4月,榆林地区工业交通干部学校在米脂成立,5月7日,地直机关干部业余文化学校开学。1982年,榆林地区税务干部培训班在榆林成立,此后榆林地区农业干部学校,榆林地区银行学校、榆林地区劳动服务公司就业培训中心等相继成立,使各行各业的干部职工以及待业青年受到文化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1982年,地区工农教育委员会,根据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等五部委的意见,对1968年至1980年期间的13届初、高中毕业生进行了初中文化普测,确定全区职工文化补课对象为18000人(凡普测不及格或未参加普测者)。从1983年起,进行职工文化补课。1985年9月,经省、地进行职工文化双补(文化补课、技术补课)检查结果,有15600人达到初中毕业或初级工水平,占职工总数的86%。从1985年10月起,在全区开展职工、干部岗位培训和学历(高等、中等)教育。从1987年起,全区各大系统,都为干部职工教育投入了力量和资金。地区供电局、毛纺厂、金融系统各银行,税务局等与对口大、中专学校定向培养自己的干部职工,据1988年统计,全区干部职工参加各种业余和脱产学习的共有15656人,毕业、结业10014人,其中岗位培训2750人,技术业务培训3454人,接受高等教育的580人,中等专业教育的1269人,普通高中教育的1616人,普通初中教育的345人。
80年代,由于广播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广播电视大学应运而生。1980年,榆林地区电大工作站成立,附设在地区函授部。1982年起单设,当年招收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员19人,1983年又招收经济类财政学专业学员26人。1984年,陕西省广播电视大学榆林分校正式成立,全区12县都办起了电大教学班,为榆林地区的成人高等教育开辟了新路。1988年以来由于生源不足,招生量下降,学员中“混文凭”的思想较严重,亟待改革。从1987年起,榆林地区财贸学校,工业学校等,都招收了一定数量的成人中专班;榆林地委党校由成人中专班,发展到成人大专班,使全区干部职工学历教育步入新阶段。截至1986年,全区42923名干部中,接受各种教育的共有8289人,已毕业、结业的有5981人,其中岗位培训结业1979人,高等教育毕业、结业432人,中专教育毕业、结业987人,文化基础教育毕业2351人(高中1384人,初中967人)。全区96794名职工中,接受各种教育的共有23841人,已毕业、结业的有18936人,其中岗位培训结业4938人,适应性培训2232人;高等教育毕业、结业1971人,中专教育毕业、结业2674人,文化基础教育毕业8585人(高中4083人,初中4502人)。
三、函授师范教育
榆林地区函授师范教育从1956年开始。先由榆林师范函授部和绥德师范函授部统领全区函授教育。“文革”期间,函授停办。1979年恢复函授教育,成立了榆林地区函授部,在地区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组织管理全区函授教育。与此同时,各县成立了函授站,乡镇按学员分布情况建立函授指导站,这样形成了上下对口方便工作的函授教育领导机构。地区函授部地址在东沙,占地24亩,总建筑面积3313平方米,有教室、宿舍、礼堂、食堂,总投资近50万元,设书记1人,正副主任各1人,教员18人。各县函授站多与进修学校合署办公,设有站长、副站长,教职员3至5人。乡镇函授教学指导站负责人,均由学区校长兼任,组织安排专、兼职教师面授辅导,这样自上而下形成了函授教育网。
中等函授师范教育1956年,榆师、绥师开设函授部。当年榆师函授部,在榆林城关、归德堡、鱼河、镇川,以及横山响水堡招收中、初师函授学员各一班;绥师函授部在绥德城关招收中师函授一个班,属试办。1958年,教育大发展,函授教育扩大招生,榆师函授部在神木(包括府谷)、榆林(包括横山)、定边、靖边招收中师函授生;绥师函授部在绥德(包括清涧、吴堡、子洲)、米脂(包括佳县)招收中师函授生;与此同时,县县成立师范学校,招收初师函授生.兼管中师函授组织管理。从1956年到1961年,榆师函授部共招收18个班,1239人;绥师函授部招收8个班,975人;全区招收初师函授生17个班,2564人,这部分中、初师函授生均学完了规定课程,经考核发了毕业证书。
1961年9月,行署决定撤销榆师、绥师函授部,中师函授下放各县办。1962年秋,整顿教育机构,全区只保留神木县函授学校,其余各县全部撤销。1963年1月,省厅召开函授教育会议,根据会议精神,榆师、绥师函授部于1963年9月2日恢复招生。这期间,包括神木,全区招收中师函授生17个班,1431人,1966年“文革”开始,学习中断,未经考核,未发毕业证书。十年动乱期间函授停办。
1979年榆林地区恢复函授教育,1980年开始招生。自84届开始至91届共八届(缺85届,包括刊授转函授850人)招收学员5810人,至87届已毕业三届1516人。1988年和1989年共招收中师函授学员977人。从1958年到1989年共有3876人取得中师函授毕业文凭。
高等函授师范教育 高等师范函授教育自1958年开始至1966年招收了四届学员。1958年8月和1962年,陕西师范大学先后招收两届学员,专业有中文、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历史和生物七科,执行全国统一的《函授师范大学教学计划》,学制三年,采用陕西师范大学编写的教材,实行单科独进,分科结业,各科成绩及格,经过政治评定,即发给毕业证书。1961年绥德师范学院招收一届学员,专业为中文、数学,学制三年,执行的教学计划,采用的教材和教学、结业方法与陕西师大相同,可惜1962年困难时期,学校停办,函授中断,学员未能毕业,没发给任何证书;1965年,北京中华函授学校,在榆林专区神木县招收了中文函授学员300名,学制三年,1966年“文革”开始后,函授中断,亦即终止。
1979年,榆林地区函授教育恢复以后,地区函授部迅即开始筹办高师函授招生,当年陕西教育学院即在榆林招收中文、数学、物理、化学四科1834人,学制三年。这部分学员未经入学考试,程度不齐,1981年组织调整考试,1982年又经学籍整顿,只剩372人(中文300人,数学64人,化学5人,物理3人)。1984年学完规定课程、考试合格发给毕业证书的共353人。1985年,教育学院又在榆林招收中文、数学和政治本科三个班,经考核录取中文学员118人,数学122人,政治54人,共294人;1987年在榆林招收函授生60人,地理专业,学制三年。
1984年,陕西师大在榆林地区招收学员140人,中文本科91人,数学本科49人,学制三年;1987年1月和8月份,分别进行了中文和数学专业毕业考核,中文专业79人,数学专业32人共111入获得毕业证书。1986年,陕西师大招收历史本科函授生53人,学制三年,1987年招收教育行政专业函授生49人,学制三年(专科)。从1984年到1989年共有726人取得高师函授毕业文凭,其中本科112入,专科614人。
四、特殊教育
1960年5月,陕西省国防体育工作组到榆林,协助榆林开展扫“武盲”活动。榆林县在工厂、机关、中等学校和完全小学以及市民和农民中,成立了国防体育训练班,训练项目有滑翔、摩托、无线电、射击和航空模型,训练对象为基干民兵。同年7月,榆林地区成立了盲聋哑学校:招收12至14岁的盲聋哑儿童入学,共有学生30人,1个教学班,职工5人。1988年7月,榆林市退休干部王笔峰及部分社会同道与学生家长合议,在榆林东沙租赁民房11间,将杨钝办的私立聋儿语训学校,改办为聋哑儿童说话学校。1989年下半年,经榆林市政府研究,正式定名为榆林市聋儿语言康复学校,对0—7岁智力正常,身体健康的听觉障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校址暂居戴兴寺观音大庵。从1990年7月起,由政府每月给每个学生发放16元助学金。清涧县个体户惠生荣给该校资助价值3万元的大客车一辆。学校有教职工131人(其中工友2人),校长王笔峰。建校两年多来,住宿生发展到36名。第一期招收的学生,60%能开口说话,其中送入正常学校一名,安排就业一名。1990年上半年招收观察生两个班12名,大龄职教班2名。学校计划以部分社会同道捐献的大客车和豆制品加工设备为基础,开展勤工俭学活动,逐步拓宽经费范围,建立康复聋儿就业基地,力争用五至七年时间,建成完整的、现代化的听力和语言障碍儿童康复、教学、就业体系。
附录
1.陕西省广播电视大学榆林地区分校简介
1980年,榆林地区成立了电大工作站,附设在地区函授部,有工作人员2名。1982年,电大工作站单设,招收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员19人;1983年又招收经济类财政专业学员26人。1984年,随着整个电大教育的发展,榆林地区工作站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改为陕西省广播电视大学榆林分校。这一年,分校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增招党政干部管理专业467人,电器工程专业32人,代北京工学院招收管理工程专业函授生18人。同年在全区12县筹办了电大教学班,规模扩大到5个专业,19个教学班,546名学员;教职工人数增加到57人,其中专任教师26人,聘请兼职教师38人。
1984年,地区财政拨开办费22.4万元,购置了收录机、电视机、录像机、磁带复录机等教学设备,建成850平方米的教学办公用房。与此同时,12个县的电大教学班,改为电大教学辅导站。
电大分校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按类别设置专业,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定向招生,对口培养专用人才。截至1989年,招收六届学员2204人,已毕业四届815人。
陕西省电大榆林分校是榆林行署直属的高等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由地区教育局长宗秀槐兼任,副书记、副校长王继章主持工作。另外配备三名副校长,下设办公室、教务科、总务科、电教科、业务科,还有工会、团委等群众团体。
1989年,学校已初具规模,教职工人数全区已达99人;教学办公用房面积已达11746平方米,图书12688册;有录像机9台,电视机28台,收录机95台,为开展电视教学提供了物质条件。
2.榆林地区工农教育办公室简介
1978年2月,榆林地委决定成立榆林地区扫盲委员会,由专员李焕政任主任,下设办公室,由教育局副局长李嗣魁任主任。1982年扫盲委员会改称工农教育委员会,与此同时,各县都建立了相应的委员会办公室。截止1989年,地区工农办配备干部6人,司机1人。主任宋增胜。全区12县和地区工农办共有干部303人,其中县级办公室干部92人,乡(镇)级工农教育专职干部211人。工农教育专干享受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校长的待遇。
3.榆林地区函授部简介
1956年,榆林专署决定在榆林师范学校成立“陕西省榆林师范函授部”,配备专职函授教师2人,1960年9月停办。1964年初恢复招生,1966年停办。
1979年,“榆林地区函授部”在榆林东郊成立,并开始招生,主任郭超。全区12县都成立了函授部,到1985年,132个乡(镇)建立了函授辅导点,450个学校建立了函授学习小组,地、县、乡(镇)已初步形成了函授教育网络。1986年,地区教育局召开了全区函授教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表彰了两个县级函授站,五个乡级辅导点,一个函授学习小组和六个先进个人。1989年,在地区函授部成立十周年之际,召开了全区函授教育工作总结大会,再次表彰奖励了先进集体十个,先进个人七个。同年受行署委托招收二个大学专科班,地理专业,学制三年,代理地区教育学院部分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