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榆林地区各县(市)教育概况

第一节 榆林市教育概述

榆林地处长城沿线,自古为戍边之地,民俗尚武。官办的榆林卫儒学,于明成化八年(1472)由戍边大臣余子俊奏请朝廷批准倡办为始,其教授廨在官井滩(原府城隍庙西,今鸳鸯湖公园)。后于弘治八年(1495)在今一完小旧址创建“榆阳书院”。清雍正九年(1731)榆林撤道改府,遂将卫学改为府学。乾隆十六年(1751)设督学行署,为地方教育行政机构之发端。光绪三十一年(1905)知县李炳麟在县治内买南街民房建立“高等小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劝学所。光绪三十三年(1907)于府学东侧(今北大街派出所附近)兴建县学,同年地方绅士于城内白姓园子组办“公立两等小学堂”。其间,私塾教育遍及城乡。

民国伊始,倡兴教育。民国元年(1912)在原中学堂内创设“榆林女子国民小学”,后迁校址于东山土神庙,改称“榆林县立女子模范小学校”(即原榆师附小前身)。民国二年(1913)县府将“榆阳书院”改建“榆林高等小学堂”(今一完小前身)。其时,中等教育亦有发展,民国六年(1917)道尹王卓亭在高等小学堂东院创立“榆林道立单级师范学校”。此后于民国十四年(1925)景岩徵在香云寺重建“榆林道立单级师范学校”。民国十六年(1927)春,“榆林道立女子师范学校”在原土神庙南侧新址正式招生(即今榆林师范学校前身)。

今榆林中学,早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即创立,以榆林知府光昭将“榆阳书院”改建成“中学堂”为始,初名“榆阳中学堂”,后迁址东山忠义祠,改称“陕北各县联合榆林中学”。民国十七年(1928)创建“陕北共立职业学校”(地址在原地区文联,即今榆林农校前身)。在此前后30多年中,城内办起中等学校3所,各类小学8所。农村学校也在发展,据民国三十三年统计:镇川、盐湾、鱼河、仁德、三隍、清泉、金明、报恩、双建、河东、河西11个乡有国民小学88所,在校学生8041人,其教学人员处在朝不保夕的生活之中,工作更换频繁,即使薪米计酬,往往要上门讨索。40年代战争困扰,所以截至新中国成立前夕,榆中、榆师、农校3所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只有448人,是1989年“市一中”在校学生的五分之一多一点。三校教职员只有59人,不及1989年榆林中学教工数的二分之一。1949年6月榆林解放,全市有简师班3个,职业初中班5个,普通初中班2个,高中班2个,中师班2个,职业高中班4个,三校总计开班18个。小学只残存5处,总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所有小学的教室不到40间;在校生约1500人,教职工不过百人。且校舍多借古祠寺庙旧址改善而成,办学经费往往不能保证。1989年全市开班1806个,是解放初期的百倍还多。

新中国成立后的40年(1949—1989),教育发展盛况空前,学校迅猛增加,经费投入宏大,在榆林市整个沿革史上是一个丰碑。从1956年兴建“市一中”以来,不到20年,城内新增中学5所,职业中学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农村办起中学25所。到1989年,全市有初中班181个,在校中学生12473人(不含榆中1439人),小学校数为601所,教学班1806个,在校生39032人(不含附小1119人)。公办专任教师总数1475人(其中中学教师696人,不含榆中专任教师82人)全市有民办教师2444人,教职工总数达3682人。

教育经费1979年投入184.2万元,人头费为89.308万元,公用费为94.892万元;到1989年总投入为533.966万元,人头费达430.466万元,公用费为103.529万元,十年经费增长了三倍,教师工资总额增长近五倍。1989年,群众、机关干部、厂矿职工一年集资43万元,各校勤工俭学收入22.328万元(其中中学为7.82万元)。

教师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到1989年,中学专任教师中大专学历的有318人,小学专任教师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1535人,占公办教师总数2182人的70%。省、地办的学校,在市内有师专、农专、榆师、农校、林校、技工学校、财贸学校、工业学校、体校、党校、电大和函授部等,每年招收大量学生入学。

1988年,身居香港的胡星元先生,支援家乡文教建设,继捐资兴建图书楼之后,又捐90万元人民币新建小学一所。这种爱国怀乡、泽惠桑梓之举,受到榆林人民的赞誉。

附录

1.榆林中学简介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榆林知府光昭捐置白银4万两,将“榆阳书院”改建成“榆阳中学堂”,这就是榆林中学的前身。辛亥革命后,榆林道尹公署将中学堂改建为殖边学堂,民国二年(1913)因经费不足而停办。民国三年(1914)榆林道尹委托杨翀宣先生重办榆林中学,取名“陕北各县联合榆林中学”,第二年又改名为“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校”。

民国六年(1917)杜斌丞先生从北京高等师范学堂毕业后回陕北任榆林中学教务主任,次年任校长。杜锐意改革,在榆林道尹王健的协助下,不断扩建校舍,开辟操场,购置图书仪器;先后从京津一带聘请了魏野畴、李子洲、王森然、呼震东、李可亭、夏家驹、朱横秋、马云程、周家干、张苏(更生)等一批思想进步、学识渊博的人士来榆执教,一时新思想、新文化在榆中广泛传播,打破了过去尊孔读经不问世事的沉闷空气。民国十二年(1923)成立了以刘志丹为主席的学生会。第二年秋,刘志丹、王子宜、曹力如等22人参加了青年团。民国十四年(1925)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支部,原团员均转为党员。民国十六年(1927)春,在党的领导下,榆中学生会组织学生深入陕北各县宣传革命,帮助农民组织农会,开展抗租抗捐斗争,声援榆林惠记地毯厂工人的罢工运动;上街宣传无神论,捣毁三处天主教堂。同年5月,由榆中学生发起,榆林各界召开李大钊在北京蒙难的追悼大会,并举行了游行示威。这一年,榆林中学更名为“三民一中”,到民国十七年(1928)又恢复原名。民国十八年(1929)陕北特委由米脂迁到榆林,特委成员刘澜涛、苏醒民、纪凤洲以榆中职员身份做掩护,从事地下工作。民国十七年(1928)榆中改为省立,更名为“陕西省立第六中学”。民国二十四年(1935)杨尔琮任校长时,更名为“陕西省立榆林中学”。

1949年6月,榆林和平解放,人民政府接管了榆中。新中国成立后17年,先后由霍仲年、崔焕九、李飘萍、叶应荣、姚春华等任校长、副校长。1953年,为纪念杜斌丞烈士,经省政府批准榆中图书楼改名为斌丞图书楼。1959年以后,榆中总结推广了宗秀槐同志提出的“一化三点”(即适应系统化、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区分混点)的教学法,教育质量逐年提高。1962年被列为陕西省十所重点中学之一。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榆中学生分派,教师挨整。1968年,工宣队、军宣队进驻榆中,学校秩序逐渐恢复正常,教学活动在艰难中进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榆中在端正办学思想方面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1977年到1979年的“三年应急”阶段,从1980到1981年的“二年探索”阶段,和从1981年到1985年的“五年转变”阶段。1978年至1983年,由党的十二大代表、陕西省特级教师宗秀槐同志任校长,师生励精图治,不断端正校风、教风、学风,积极开展“双基”引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改革,学校工作迅速转入正轨。1980年被陕西省教育厅列为全省首批办好的16所重点中学之一。1983年,榆中举行了建校80周年校庆活动,建立了校史展览室。1984年由黄振国继任校长,建立健全了各级管理机构和各种群众组织。在教学的管理上提出“向45分钟要质量”, “严把两道关”(招生转学关、教学人员素质关);试行“一缩四增”(即缩短课堂教学时间为40分钟,增加体育课、劳动课、课外活动以及电子计算机课);同时开展思想系列化教育,取得一定成效。

1984年以来,先后有13名学生在全国数、理、化竞赛中获奖。学生崔涛被评为陕西省1987年至1988年度“见义勇为好青年”,并于1989年5月出席了北京“中国小英雄”表彰大会。崔涛的事迹是两次下水抢救落水儿童。地理教师于海河,数学教师张安宇,语文教师李玉芳从1983年起先后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五篇。学生刘小英的生物小论文“银耳废料养蚯蚓”获1985年陕西科技小论文一等奖,全国二等奖;万正平的政治小论文“粮食系统运行机制”获全国二等奖。1989年,学校有教学班23个,学生1400人,教工130人(其中高级教师25人,一级教师41人,馆员3人),任课教师83人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68人,占87%。学校占地面积为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700平方米,有教学楼和实验楼各1座,有价值30多万元的教学仪器、文化活动器材;有教师资料和学生阅览室、电化教育室。图书室藏书7万多册,根据老校友王森然先生的遗愿,学校设立了王森然奖学金。

解放前,榆中曾培养了一批教育家、外交家、军事家和作家,如刘志丹、谢子长、郭洪涛、高岗、马师恭、高吉人、杨尔瑛、张德生、曹力如、刘澜涛、阎揆要、张秀山、高仰云、王子宜、安致远、杜聿明、高景德、马佩文、柳青、马健翎等。解放后至“文革”前,榆中给高等院校输送了1200名学生,他们中有159名具有大学讲师以上的职称。1984年至1989年考入大专院校的有665人,升学率稳定在50%左右。1986年以来,考入清华、北大、复旦大学的学生有24人,基本上年年届届有。1988年崔涛被南京政治学院破格录取。1985年2月,榆林中学校友联谊会在榆成立,有理事22人,由高景德(清华大学校长)任名誉会长。到1989年,北京、西安等地先后成立了榆中校友分会。各地校友纷纷为母校出谋划策,为振兴榆林教育献上赤子之心。

2.榆林师范学校简介

陕西省榆林师范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她的前身是“榆林县立女子模范小学”(校址在今榆师附小所在地),创建于1924年,当时得到杜斌丞先生的赞助。1926年,在女子小学南院开始筹建女子师范,同年10月开始招生。名为“榆林道立女子师范学校”。1928年7月,经省教育厅批准,改为“榆林女子师范学校”,开始设中师班。1940年奉命改为“榆林师范学校”,男女皆收。原女子小学校长暨师范筹建人李楷(正斋)一直任校长,直至全国解放。

1926年至1927年间,共产党员吴碧云(女,河北人),王佩珊(女,湖南人)等来校任教,于1927年建立了地下党组织,后发展为党支部。党支部组织学生开展了反封建礼教的斗争,遭到了反动统治者的迫害。1929年,在党团组织的领导下,由杜焕卿(女,南京雨花台牺牲的革命烈士之一)、杜芳铭(女,现名杜岚,澳门濠江中学校长)、张玉如(女,为当时女师党支部书记,后病故)等进步学生继续组织学潮。反动军阀镇压学生运动,大部分学生遭开除或被迫离去。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共产党员冯一航(新中国成立后曾任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来榆师任教,宣传革命,动员学生去延安。1938年,八路军驻榆办事处主任龚逢春秘密领导榆师等三校学生进行革命活动,组织了民族抗日先锋队,战场慰问团,积极配合抗日支前工作。

新中国成立前,榆林师范毕业生近千人。该校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妇女干部。曾任甘肃省副省长和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的杜瑞兰(杜斌丞烈士之女),全国政协原委员北京中医研究院党委书记尤香斋(谢子长之妻),以及李登岳、高舍之、申国藩、高向明、刘德杰、刘德植、郭叙秋、雷云祥等都曾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做过贡献。该校也曾输送过部分留学生,他们当中有些定居国外,成为学者教授;有的定居港澳,如杜岚等;有的先居国外后回国定居,如杜聿明之妻曹秀清等。他们都为祖国的统一和文化教育交流做出了一定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除“文革”时期停办六年外,榆林师范一直肩负着为榆林地区培养小学教师的重任,截至1989年,已培养出毕业生9922人,向高等师范学校输送人才近300人。为榆林地区中小学教育事业的普及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近几年来,榆林师范学校得到党和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在榆林市东郊新建校园,占地面积约为150亩。学校具有较齐全的图书、仪器、电教设备等。1989年在校学生980名,开办专业有普师、幼师、体育等。有正式教职工115人,校长耿广文。为了进一步办出师范特点、学校努力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迈出新的步伐。

3.陕西省榆林农校简介

陕西省榆林农校的前身,清末孝廉方正郭瑞西创办的榆林府中等农业学堂和榆中职业科后来称“陕北共立职业中学”,由高宗山任校长。开设毛纺、应用化学两个专业,在校学生300多人,学制四年。后专业改为毛纺、制革、学制改为三年。1934年8月收归陕西省教育厅管理,改名为“陕西省立榆林工业职业学校”。普通课开设国语、数学、物理、化学、史地、英文、公民。专业课,毛纺专业开设毛纺学、机械学、织物组织、织物分析、织物整理、染色学、图案和机织;制革专业开设制革化学、制革整理、制革分析、机械学、毛皮鞣制与整理。办学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一批发展自办工业的人才,以达到实业救国的目的。新中国成立前,共培养学生1500多人,强永珍、刘绍祖、盛振华、党世英、郝鉴如等著名教授,均先后毕业于该校。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工业性质的中等技术学校,姬伯勋任校长。1952年改为农业性质,更名为“陕西省榆林农业学校”,由陕西省农业厅管理,学制三年,招收初中毕业生,设农作物、果树、蔬菜、畜牧兽医四个专业。“文化大革命”期间,改办农机、农技、兽医短训班。1973年开始招收二年制“社来社去”班,开设农作、林果、畜牧兽医、农机、水利五个专业。1977年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三年,设农学、果树、兽医三个专业。1979年,学校迁至榆林县西郊。从1984年起改收初中毕业生,学制四年,专业设置不变。新中国成立以来共培养农牧各种人才3783人,其中不少已成为省地农林系统技术骨干力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积极进行教育改革,实行多层次办学,调整课程,建立学生实践技术考试考核制度,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1983、1984两年在陕西省中等农业学校毕业生统考中,成绩分别获第一、第二名。学校以教学、实验与推广三结合的方针,开展了“荞面四倍体新品种选育”、“水地谷子高产优质品种选育”、“果树压条繁殖”等项专题研究,并取得一定成绩。

1989年,榆林农校校舍面积为16082平方米;在校学生413人,有教职工766人,其中专任教师58人,校办工厂职工17人。

4.榆林市第一小学简介

一完小创建于民国二年(1913),校址在榆林城内新楼巷原“榆阳书院”旧址,始名为“榆林高等小学堂”,校长杨福庆(字青山),教员5人,学生50多人。民国四年(1915)更名为“榆林县立高等小学校”,班级增至四个,为吸引求学子弟,凡入学就读的,均发给制服一身,布鞋一双,夏季发草帽一顶,考试时免费供给膳食。民国六年(1917)学生增至700余名,校长谢济将学制改为四、二分段制(初级四年,高级二年)。民国十年(1921)前后,榆林县城乡推行四年制义务教育,该校以一个新型的完全模范小学,带动了全县的小学教育。此后又更名为“榆林县立高级小学校”,米脂、佳县、横山等地也有慕名前来上学的,群众称之为“陕北(高级小学)的最高学府”。民国二十年(1937)改校名为“榆林县第一完全小学校”,民国二十四年(1935)又以学校所在地命名为“榆林县立新明楼巷小学”。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躲避日机轰炸,1938年至1943年将校址暂迁城内东山关帝庙内,白天防空,午后上课;另在城外钟家沟设教学点一处,附近农家子弟也能就读。民国三十年(1941)学校易名为“榆林县立忠勇镇中心小学校”,民国三十一年,国民党加强党化教育,又改校名为“榆林县忠勇镇中山中心小学校”,增设民教部,办起成人班。民国三十二年(1943)学校迁回原址。民国三十三年(1943)学校有高年级4个班,初年级9个班,男女生共841人;另外,榆林城万佛楼巷小学和四方台巷小学,分别为该校所属的两个分校,共有初年级9个班,学生387人。民国三十五年(1946)学生入学率开始下降,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5月底,教员只有17人,学生9个班,约500人。

1949年6月榆林和平解放后,改校名为“榆林市第一完全小学”。1950年,县市合并后,又更名为“榆林县第一完全小学”,教师增至50人,教学班近20个,学生近千人,为地级重点小学。另设妇女班,分甲、乙、丙三级,二年达高小水平,到1955年停办。1956年设一至六年级,每年级四个班,学生有1500多人,同年陕北片观摩教学在榆林召开,由尤瑞坤同志主讲,成效显著,同年被列为陕西省重点小学之一。1959年后,增至28个教学班,学生1700人。1964年,该校被评为陕西省体育先进单位。1968年,“文化大革命”中,学校改名为“榆林县城关镇第一小学”,此后正常教学秩序被打乱,但没有完全停课。1971年秋普及初中教育,开设初中班二个,每班60人,学制二年;1972年扩大招生面,学制改为三年,初中部增至四至六个班,到1982年8月结束。

1982年,该校在四年级一个班进行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试验,在县内交流推广。1983年,参加西北五省冰运会儿童女子组比赛,有一人获奖。1984年该校获得陕西省“雏鹰起飞”田径通讯赛团体总分第十名;1985年在一年级一班进行“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有三名学生代表陕西省参加西北五省冰运会获儿童丙级全能总分第四名。1986年,该校在陕西省武术比赛上获男子乙组全能第一,女子甲组全能第六,单器械第二、第三、剑术第一。总计该校学生先后参加省、地运动会,男生获金牌11枚,女生获金牌8枚,银牌4枚。在1987年的全国两报(《中国少年报》《儿童报》)读报比赛中,有三名学生获奖;1988年陕西省重点小学书画对抗赛中有三名学生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和鼓励奖;在北方七省小学生作文竞赛中,该校获集体一等奖,中、高年级各组获一等奖4人,二等奖14人,三等奖32人,有10位教师获优秀指导奖和组织奖。

从1949年到1988年的40年中,该校培养出高小毕业生8500多人,初中毕业1560人。原陕西省委第一书记张德生、原兰州医学院院长赵建雄,解放前后都曾在该校就读。1980年以来,郝春英被评为陕西省“五讲四美、为人师表”先进个人、陕西省和全国模范班主任、陕西省山区模范教师。

1988年,榆林县改市后,该校遂改名为“榆林市第一小学”。有教学班30个,学生1507名,教工83名,是榆林地区教工数、学生人数最多的小学。有教室36个,图书10080册,教学仪器224件,教具104件,彩电1台,收录机7台,幻灯机13台。

5.
榆林师范附属小学简介

榆师附小的前身是榆林女子国民小学,民国九年(1920)附设在榆林县立高等小学校的东小院内。民国十三年(1924)单设在东山土地庙,改名为“榆林县立女子模范学校”,校长李正斋,名誉校长赵雁云、张罗兰,设初小四个班,高小一个班,有学生86名。民国十五年(1926)高小第一届学生毕业。民国十七年(1928)榆林道立女子师范学校改名为省立,该校遂改名为“陕西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并开设了幼稚园:到民国二十年(1931)高小毕业六届共74人。当年有小学八个班(高小三个,初小五个),学生269人,教工12人。民国二十五年(1936)扩建校舍,兴建砖窑八孔,改土地庙正殿为礼堂,乐楼为图书馆,由杜斌丞先生等捐资购书,藏书达500多册。抗日战争时期,学校正常秩序难以维持,举步维艰,增设职业班计划落空。民国三十五年(1946)至三十八年(1949)学校校长由李正斋兼任,副校长杨志铭,教导主任刘如愚,学校工作开始恢复正常并有所发展,同时实行男女合校,入学人数也有增加。

1949年榆林和平解放后,由樊嵩山任校长,时有教职工31人,教学班14个,学生550名。1951年,附小下放榆林县管辖,取名为榆林县第三完全小学,教职工精编至24人。1953年,三小又重新归榆林师范,恢复原称,校长由榆师校长贺象祖兼任,原教导主任宋自祖为代校长,教职工又添充至30人,教学班14个,学生620人。1957年初,附小再次下放到榆林县办,同年秋又归榆林师范。1958年校长由刘竹梅担任,有教职工28人,教学班15个,学生620名。

1959年,刘锦武调任附小校长,地区文教局从榆师毕业生中择优分配给附小一批教师,加强了师资力量,出现了附小教育史上的黄金时代。时有24个教学班,1000多名学生,60名教职工,在德、智、体诸方面成绩突出,名列榆林城内各小学之首。1961年以后,袁顺兴任校长,尽管处于困难时期,但教学工作仍然蒸蒸日上。

1962年2月,附小同榆师一并下放榆林县管理,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榆师不招生,附小停课闹革命,1968年以后开始复课,1970年以后,榆师将8个初中班及18名教师下放给附小,附小办成了七年制戴帽学校(小学五年初中二年)。1972年8月,附小又随榆师收归地区管理,从这一年起,工人宣传队进驻附小,直到1978年全部撤出。在此期间,曾于1973年和1975年两次投资117000元,改建北楼和西楼。

1978年,取消革委会,由贺明堂任副校长,1979年王秀萍任校长。1979年到1985年,该校年年获地区冰上运动会团体冠军。体育教师葛丕德荣获榆林地区、陕西省、全国学校体育传统项目(田径)优秀教练员奖。从1980年起,三年级以上学生达标率逐年上升:1980年为30%,1981年为35%,1982年为40%,1983年为90%,1984年和1985年为91%,名列全区第一。在此期间,1980年到1983年,共投资144000元,改建东楼,兴建家属院。1984年的少年科技作品创作发明比赛中,附小被评为先进单位,荣获地区一、二等奖,陕西省三等奖。

1985年张荣任校长,学校有24个教学班(其中2个学前班),学生近1400人,教职工70人,拥有各种教学仪器158件,电化教学设备6件,各种图书2300册。到1989年,在校学生1384人,教职工67人(其中专任教师62人),校舍面积为1977平方米。

6.榆林市第一中学简介

榆林市一中创建于1956年,校址在西城门内桑园子(今人民西路)。建校时定名为“榆林县城关镇初级中学”。从1959年起,招收高中生,改名为“榆林县第一中学”。“文革”前教学班保持在10个左右。1966年6月2日,榆林县一中贴出第一张大字报,工作组进校,停课闹革命。1968年增设一个简易师范班。1974年,曾在牛家粱公社谢家坬大队办分校。

1983年,教师赵恩波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先进个人。从1984年起,学校集资38.5万元,兴建教师办公楼兼宿舍楼、窑洞、小房、购置教学设备、汽车等,并绿化校园,改变了校容校貌。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条例、措施、标准、职责和规范等,加强管理。在初中开展了“三级作文训练体系”试验,高中政治自创“双六步课堂教学法”。1985年,塞上草文学社获语文报社“春芽奖”。1985年至1989年,有三名学生获全国物理、数学竞赛优胜奖、一等奖和三等奖。有四名学生获西北五省和三北地区中学生作文竞赛优胜奖;有三名学生获陕西省中学生数学、英语竞赛优胜奖;高86级(6)班获全国最佳团员活动集体三等奖。1987年至1989年,常秀兰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靳怀光和韦俊峰被全国中语研究会评为“三级作文训练先进指导教师”,校长田树生被评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1988年更名为“榆林市第一中学”。

80年代,学校年年进行“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模范共青团员”、“先进教育工作者”、“模范班主任”等项评比活动;并注意从教师中提拔学校领导,校风校纪明显好转。从1987年起,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教学,除塞上草文学社外,还有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天文、集邮、书法、美术、舞蹈、田径、篮球、排球等活动小组,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参加活动。从1959年到1985年,累计培养初中毕业生8369人,高中毕业生3347人。从1961年到1989年,累计向大专院校输送新生约700名,向中等专业学校输送新生约400名。据不完全统计,80年代,有17名升入大学的学生考取了研究生,有4名学生赴日本、美国和联邦德国留学。

1989年,全校有35个教学班,2049名学生,145名教职工(其中任课教师105名)。学校占地约40亩,建筑面积12648平方米,拥有理化实验楼、图书馆和电化教室,教学设备与条件得到改善。

7.榆林市第一幼儿园简介

1974年,榆林县和地区有关部门联合投资5万元,决定修建。1975年边施工、边办学,招收30多名幼儿入托,定名为“榆林县托儿所”。1977年第一期工程(624平方米)竣工,改称“榆林县幼儿园”,入园儿童增至80多名,教工9人。此后,入园全托或半托的儿童逐年增加,1982年以后,在园幼儿常年保持在400名左右,共编8个班,教工增至40多人。由于城市人口的增加,1983年,榆林北关又建起一所幼儿园,遂将“榆林县幼儿园”更名为“榆林县第一幼儿园”。1985年又修建三层教学楼一座,占地287平方米,1986年秋季投入使用。

1988年,榆林县改市以后,更名为“榆林市第一幼儿园”。园内设有滑梯、攀登架、转椅、平衡木、小篮球架等活动器械,备有各种儿童乐器187件,图书7200册,玩具780件;教学用风琴10架,教具500件。还有收录机、电视机、血压计、身高体重器、洗衣机、压面机等用于教育、医疗保健和后勤服务的机具。园内下设伙食管理室,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不断提高教育儿童的质量,解除城市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