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六版)
- 彭红斌 董瑾
- 4706字
- 2021-08-27 18:09:44
第二节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论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这一理论是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经过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补充、完善而发展起来的。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他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Inquiry into the Nature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简称《国富论》)中,将一国内部不同个人或家庭之间的分工和交换,推及国家之间的分工与交换,用以解释国际贸易。
斯密认为,交换是人类天然的倾向,是出于利己而进行的活动。正是由于人类这种交换倾向产生了分工,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增加社会财富。斯密以制扣针为例,论证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制扣针共有18种操作,在分工条件下,10个人一天可制造48000枚,平均每人每天制造4800枚。而在没有分工的情况下,一人一天连一根扣针也造不出来。分工之所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其原因有三: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专业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需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的机械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
斯密认为,分工的原则是各自集中生产具有优势的产品。他以家庭之间的分工为例指出,如果一件物品购买所花费的代价比在家庭生产的代价要小,就应该去购买而不应该在家里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家长的格言。裁缝不应自己做鞋而应向鞋匠购买,鞋匠也不应自己做衣服而应向裁缝购买。每一个人或每一个家庭都应该发挥各自的优势,集中生产自己的优势产品,然后相互交换。其结果,都会从这种分工和交换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斯密认为,适用于一国内部不同个人或家庭之间的分工原则,也同样适用于各国之间,主张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他指出,苏格兰虽然可以通过温室种植葡萄,并酿造出上等的葡萄酒,但生产成本要比外国贵30倍。如果为了鼓励苏格兰生产酒,而禁止外国酒的进口,则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资源优势或某种生产技术优势。因为自然资源优势和某种生产技术优势,可以使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绝对低,在对外贸易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因此,每一个国家都应该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去交换本国必需的但自己生产又处于绝对不利地位的产品,从而使本国的土地、劳动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这就是绝对优势理论(Absolute Advantage)的基本思想。
(二)绝对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分析
1.基本假设
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假设如下:
(1)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它们生产两种产品。
(2)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只有“劳动”一种要素投入,该要素是同质的,没有熟练与非熟练之分。
(3)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4)规模收益不变。
(5)无运输成本。
(6)生产要素充分就业,并在一国国内自由流动,而在国与国之间则不能自由流动。
(7)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国与国之间实行自由贸易。
(8)贸易是按物物交换的方式进行。
(9)不存在技术进步,国际经济是静态的。
(10)一国公民的相对收入水平不受自由贸易的影响。
2.确定绝对优势的方法
如何确定一国在某个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呢?通常有两种方法:
(1)用劳动生产率来衡量,即用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来表示。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比另一国的高,该国在这种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如甲国每人每年生产小麦1吨,乙国每人每年生产小麦0.9吨,则甲国在小麦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2)用生产成本来衡量,即用生产1单位产品所需的要素投入量来表示。如果一国在某个产品上所需的要素投入低于另一国,则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3.实例分析
假定国际贸易关系中只有甲乙两个国家,两国都只生产A、B两种商品,分工前单位产品投入的劳动量见表2-1。
表2-1 分工前
根据斯密绝对优势理论进行国际分工,甲国在生产A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乙国在B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因此,甲国应专门生产A产品,乙国应专门生产B产品。进行国际分工后,出现的情况见表2-2。
表2-2 分工后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甲乙两国在总投入没有增加的情况下,由于实行了国际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以致A、B两种产品的产量各比分工前增加了1个单位。这就是分工带来的利益。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两国进行贸易,甲国以1单位A产品(100天)与乙国的1单位B产品(100天)相交换,双方都可获得利益,即两国都比分工前多得1个单位的产品,见表2-3。
表2-3 交换后
(三)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部分说明了国际贸易的基础和利益,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可以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获得利益。但其国际贸易理论又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只说明了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殊的现象,即至少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才能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并从中获得利益。而在生产上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能否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能否获得利益,斯密的理论并没有回答。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一)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他在1817年出版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一书中,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Comparative Advantage)。
李嘉图在阐述比较优势理论时,同斯密一样,也从个人推及国家。他以制鞋和制帽为例,如果两个人都能制鞋和制帽,其中一个人在两方面都比另一个人强,制帽只强1/5,而制鞋强1/3。那么,这个较强的人就应该专门制鞋,那个较弱的人就应该制帽。然后进行分工和交换,对双方都是有利的。个人分工应当如此,国家之间的分工也应根据这一原则。
李嘉图认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一国即使两种商品的生产成本都高于另一国,但只要按照“有利取重,不利择轻”的原则进行分工和交换,不仅可以增加社会财富,而且可以使贸易双方获得利益。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分析
1.基本假设和确定比较优势的方法
除了强调两国之间生产技术存在相对差别而不是绝对差别之外,比较优势模型的假设与绝对优势模型相同。
如何确定一国在某个产品上具有的比较优势呢?通常有三种方法:
(1)用相对劳动生产率来衡量。相对劳动生产率是指不同产品劳动生产率的比率或两种不同产品的人均产量之比。用公式表示为
如果一国某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另一国同样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种产品上就具有比较优势。
(2)用相对成本来衡量。相对成本是指一种产品的单位要素投入与另一种产品的单位要素投入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相对成本低于另一国生产同样产品的相对成本,则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比较优势。
(3)用机会成本来衡量。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多生产产品A而必须放弃的产品B的数量。用公式表示为
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该种产品就具有比较优势。
以上三种方法得出的结论是相同的。
2.举例分析
李嘉图用英国和葡萄牙生产毛呢和酒的例子具体阐述比较优势理论。分工前,两国单位产品投入的劳动量见表2-4。
表2-4 分工前
从表2-4可知,英国生产毛呢的相对成本是0.83(100/120),而葡萄牙生产毛呢的相对成本是1.125(90/80),0.83<1.125,英国在毛呢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英国生产酒的相对成本是1.2(120/100),而葡萄牙生产酒的相对成本是0.89(80/90),0.89<1.2,葡萄牙在酒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分工后葡萄牙应生产酒,英国应生产毛呢。见表2-5。
表2-5 分工后
国际分工后,两国生产两种商品投入的劳动总量并未增加,但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国际社会财富增加,共生产了2.2单位的毛呢、2.125单位的酒。分工后毛呢和酒的总量分别比分工前增加了0.2和0.125单位。假定按1 ∶1的比率进行交换,两个国家对两种商品的消费量都会增加。见表2-6。
表2-6 交换后
之所以假定1 ∶1作为交换比价,是因为英国和葡萄牙两国交换比价必须介于两国国内交换比价之间。至于两国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价为什么必须介于两国国内交换比价之间,将在下一节中探讨。
3.比较优势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
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在国际分工中,如果两国生产率不同,甲国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均低于乙国,甲国拥有绝对优势,而乙国的劳动生产率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中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地位,这时两国仍存在进行贸易的可能性。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商品,而应集中生产在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商品;处于绝对劣势地位的国家,也不必放弃所有商品的生产,而只应放弃生产本国处于最大劣势的商品。通过自由贸易,则可以增加世界产品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参与交换的国家也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消费。
比较优势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它论证了无论是生产力水平高还是生产力水平低的国家,只要按照“有利取重,不利择轻”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都可以得到实际利益,即增加物质财富。这一理论为各国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提供了有力的论证。
然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也存在其局限性。
第一,为了论证其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把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情况抽象为静态的、凝固的状态,缺乏动态分析。他没有意识到一国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可以改变自己的比较优势的。在技术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下,各国的优劣势地位也是可以改变的。
第二,比较优势理论只提出国际分工的一个依据,并未揭示出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成本对国际分工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才是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比较优势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但是未能解释葡萄牙80人一年的劳动为什么能和英国100人一年的劳动相交换。而马克思创立的国际价值理论解决了这一问题。
迷你案例2-2
比较优势理论的验证
(引自[美]Dominic Salvatore著.国际经济学.第五版.朱宝宪、吴洪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第34~35页)
1951—1952年,麦克杜格尔(MacDougall)使用了1937年英、美两国25个产业的生产率和出口数据,对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模型进行了第一次验证。
由于美国工资率是英国的两倍,麦克杜格尔认为,生产效率在一些美国产业中如果能达到英国的两倍以上,则美国这些行业的生产成本将低于英国。美国这些产业相对英国具有比较优势,在第三市场(即世界其他地方),美国将以比英国更低廉的价格出售这些产业的商品。另一方面,在一些英国产业的生产率超过美国生产率的1/2时,英国将具有比较优势,这些产品的销售价格也将低于美国的价格。
在麦克杜格尔的验证中排除了美、英两国的贸易,因为两国不同产业间的关税差别很大,它抵消了两国生产率的差别。而两国在第三市场上面对的则是同一关税。另外,两国相互出口额较小,还不到其总出口的5%,忽略后并不对验证产生不良影响。
通过验证表明,劳动生产率和出口是正相关关系。美国生产率比英国高的产业伴随着更高的出口比率。在麦克杜格尔研究的25个产业中有20个产业与此相吻合。图2-1反映了这一结果。在图中纵轴表示每个美国工人和英国工人的产出比率,比率越高,美国劳动力的相对产出越高。横轴表示美国和英国对第三市场出口的相对比率,这个比率越高,美国相对于英国出口到第三国的商品就越多,这个比率是对数值。图中显示,美国和英国对第三国出口比率大于1的部门有7个,均是美国对英国劳动生产率比率大于2的部门;美国和英国对第三国出口比率小于1的部门有13个,除啤酒外,均是美国对英国劳动生产率比率小于2的部门。
图2-1 劳动生产率和出口的相关性
在麦克杜格尔之后,贝拉瑟(Balassa)用1950年的数据,斯特恩(Stern)用1950年和1959年的数据也证实了这种劳动生产率和出口间的正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