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儿童微生态学
- 黄志华 郑跃杰 武庆斌
- 1289字
- 2021-03-31 13:33:56
第六章 生长发育相关性疾病与微生态
【本章导读】
肠道微生态与生长发育性疾病的关系是最近5~10年以来微生态领域研究的热点,特别是肠道菌群与儿童肥胖和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相关性研究方面的进展,阐述了过去肠道微生态在人体中没有被足够重视的作用,如肠道菌群的不同门种属和菌群多样性对人体能量代谢和神经精神方面的影响;尽管有些方面实验和临床证据还不够充分,但是,这些研究拓宽了临床医师和研究者的思路,提供了治疗生长发育性疾病可能的新的措施。
生长发育是儿童时期特有的,有别于成人的现象。从出生到成年过程中,人体不仅有组织、器官和身体各部位的重量、大小、长短和比例等的变化,还有组织器官功能、体力、心理和智力的逐渐成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诊疗技术的提高和儿童保健的普及,在世界范围内,儿童的疾病谱与成年人疾病谱一样,正发生很大改变。过去的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降低,有明显减少的趋势,而生长发育相关疾病则相对增多。
生长发育相关性疾病,是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遗传、环境因素所导致儿童体格生长异常的疾病如:营养不良、肥胖、矮小等,和发育行为异常的疾病如:孤独症谱系障碍、智力低下、情绪行为问题等等。由于生长发育障碍性疾病存在体格方面或有异于正常儿童的智力、心理和行为,或同时具有体格和神经心理异常,不仅给儿童本人带来极大痛苦,也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甚至重大危害。
人的生长发育除了受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影响外,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遗传决定生长发育的可能性,环境决定生长发育的现实性。我们通常所提到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近年来科学研究证实,机体内的生态环境——可称为微生态环境,对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也有重要影响。在肠道菌群与儿童营养状态、体重变化、神经精神疾病关系的研究中,发现肠道菌群与机体能量代谢、神经递质的信号传递的关系密切联系。这些发现不仅揭示了微生态在生长发育相关性疾病中作用,也为了解这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制定新的治疗策略打下了基础。
人和动物的肠道中定植着复杂的微生物群落,包括一千多种细菌,10 14个微生物细胞,编码约三百万种非冗余基因,是人类基因组编码的基因数量的150倍。微生物群落基因组(microbiota genome),是指与人体共生的微生物菌群的基因组的总和,包括肠道、口腔、呼吸道、生殖道以及皮肤表面等部位的菌群。在漫长的协同进化过程中,肠道菌群与宿主形成了紧密的共生关系,在功能上相当于宿主的一个器官。菌群调节宿主的基因表达、广泛参与和影响宿主的消化、营养、代谢和免疫。人类与这些微生物通过彼此间协同进化形成互惠互利的共生复合体,肠道为微生物提供最佳的生存环境,包括天然的厌氧条件,丰富的营养物质,以及适宜的温度和pH等,形成世界上生物种群密度以及遗传多样性单位面积最大的场所,双方的互惠互利能够维持人类肠道微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动态平衡。同时,这些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人体的营养物质加工、消化吸收、能量平衡、免疫功能、胃肠道发育和成熟、神经系统功能和发育及其他多种重要的生理活动,在生命早期即可对儿童生长发育的造成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持续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