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其他血液系统疾病
一、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前后
患者男性,73岁。
【简要病史】
反复鼻塞10年,加重伴流涕1年。
【实验室检查】
尿轻链(λ)正常,尿轻链(κ)51.5mg/L↑。血清M蛋白分型未见异常区带,κ/λ 7.15↑。
【组织病理学】
经鼻内镜下行“左鼻窦开放+双鼻腔下甲新生物切除+鼻中隔棘突切除”。术后病理提示(左鼻中道、左下鼻甲、右鼻)B细胞肿瘤伴广泛浆样分化;免疫组化:CD20(-),CD79α(+),CD10(-),Bcl-2(+),Bcl-6(-),MYC(+),Mum-1(+),κ(+),λ(-),CD3(-),CD5(-),CD38(+),CD138(-),CyclinD-1(-),S-100(-),Ki-67(+)(约30%),CD21(-),AE1/AE3(-),符合浆细胞瘤,中分化。
【治疗前PET/CT图像分析】
全身多发骨病灶伴代谢增高,SUVmax约7.4,诸骨病灶局部髓腔密度增高,部分可见骨质破坏及软组织肿块形成,考虑多发性骨髓瘤(图1-6-1)。
图1-6-1 治疗前 18F-FDG PET/CT图像
A. 18F-FDG PET全身MIP图像,显示全身多发骨病灶代谢增高;B. CT横断位图示左锁骨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箭头);C. PET/CT横断位图示左锁骨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代谢增高(箭头);D. CT横断位图示左股骨中段髓腔内高密度影(箭头),左大腿肌肉萎缩;E. PET/CT横断位图示左股骨中段髓腔内高密度影,代谢增高(箭头);F. CT横断位图示左胫骨上段骨质破坏(箭头);G. PET/CT横断位图示左胫骨上段骨质破坏,代谢增高(箭头);H. CT横断位图示双胫骨、左腓骨下段近踝关节骨质破坏(箭头);I. PET/CT横断位图示双胫骨、左腓骨下段骨质破坏,代谢增高(箭头)
【治疗后PET/CT图像分析】
3个疗程化疗后,复查PET/CT提示全身骨骼代谢未见异常,与前次PET/CT比较,原所见多发骨病灶基本消失,考虑治疗有效(图1-6-2)。
图1-6-2 3个疗程化疗后复查 18F-FDG PET/CT图像
A. 18F-FDG PET全身MIP图像,显示原所见骨多发代谢增高区消失;B~D. 原左锁骨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基本消失(箭头),代谢恢复正常
【治疗与随访】
继续原方案化疗,6个疗程化疗后评估病情仍缓解。
点评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起源于骨髓的浆细胞恶性肿瘤,目前WHO将其归为B细胞淋巴瘤的一种,称为浆细胞瘤。发病率占所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15%,其特征为骨髓浆细胞异常增生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轻链(M蛋白)过度生成。最常累及中轴骨,其中脊椎、骨盆、肋骨最为常见。MM的骨病变形态多样,以溶骨性破坏为主,且穿凿样破坏多于膨胀性破坏。 18F-FDG PET/CT一次扫描可显示MM全身骨病变,但也有7%~18%的MM病例并发髓外浸润,PET/CT显示全身分布,相对于常规检查有更高的病灶检出率。PET/CT可用于MM疗效评估,治疗有效的MM病灶代谢程度减低或恢复正常,CT图像表现不一,软组织肿块消失或病灶逐渐出现周边骨质硬化,也可未见明显变化,骨质破坏不明显的病灶可见髓腔密度逐渐恢复为脂肪密度。
通过对骨质破坏、髓腔内密度变化、是否伴有病理骨折、是否并发髓外浸润、病灶的代谢水平及变化等征象综合分析,可为MM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全面可靠的信息。
二、急性髓系白血病移植后复发
患者男性,45岁。
【简要病史】
确诊急性髓系白血病(M5首先考虑)2年,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11个月,发现左肩部肿块1个月。
【PET/CT图像分析】
左肩部巨大肿块(累及左肩胛骨及邻近多发肌肉),脾脏后缘结节,代谢均增高,考虑白血病浸润。双颈部、双肺门、纵隔、右髂外血管旁多发小淋巴结伴代谢轻度增高,考虑炎症可能(图1-6-3A~图1-6-3E)。
图1-6-3 急性髓系白血病移植后复发 18F-FDG PET/CT图像
A. 18F-FDG PET全身MIP图像,可见左肩部巨大代谢增高区(蓝色箭头)、脾脏后缘结节状代谢增高区(绿色箭头),双颈部、双肺门、纵隔、右髂外血管旁多发小淋巴结代谢轻度增高(红色箭头);B. PET/CT横断位图示右颈部小淋巴结,代谢轻度增高(白色箭头);C. PET/CT横断位图示脾脏后缘结节状代谢增高(白色箭头);D. CT横断位图示左肩部巨大肿块(蓝色箭头),累及邻近肌肉,左肩胛骨见骨质吸收破坏(红色箭头);E. PET/CT横断位图示左肩部巨大肿块,代谢异常增高(蓝色箭头);F、G. MRI冠状位图示左肩部肌肉内多发异常信号肿块影(箭头)
【其他影像学检查】
左肩关节MRI增强示左侧斜方肌、冈上肌、冈下肌、左侧肩胛下肌内多发异常信号肿块影,考虑白血病浸润可能大(图1-6-3F,图1-6-3G)。
【组织病理学】
行左肩部肿块穿刺,病理示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结合临床提示急性髓系白血病累及皮下组织;免疫组化结果:MPO(-),CD34(-),CD117(+),CD15(-),CD68(部分+),CD43(+),CD3(-),CD20(-),AE1/AE3(-),CK18(-),CD163(-),Syn(-),CgA(-),CD56(-),P63(+),Vim(+),LCA(+)。
点评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是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化疗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使许多患者获得长期存活,患者的缓解期和无病生存期延长,但仍有部分患者复发,复发部位主要位于髓内,髓外复发少见,但治疗困难。AL局限于骨髓时, 18F-FDG PET/CT显像的应用较少,一旦出现髓外浸润,PET/CT能发挥重要作用,除了可探查淋巴结、软组织、骨、神经系统、肝、脾及睾丸等常见部位病灶外,还累及少见部位病灶,包括子宫、乳腺及肺。PET/CT不但有助于AL髓外复发的诊断和病灶范围评估,而且由于病灶的FDG代谢程度普遍较高,还可用于治疗后随访。
ALL髓外浸润的部位以脾脏和淋巴结多见,而AML除脾脏及淋巴结外,软组织浸润较多。本例患者PET/CT显示左肩部巨大肿块,脾脏后缘单发结节状代谢增高区。AL髓外复发累及脾脏时,CT表现以弥漫性、多发结节性浸润为主,而单发结节肿块样浸润少见。
三、Castleman病
患者女性,31岁。
【简要病史】
颈部淋巴结肿大伴间断性发热1年余,体温最高达40℃。
【实验室检查】
血细胞计数示红细胞3.20×10 12/L↓,血红蛋白76g/L↓,白细胞4.80×10 9/L,中性粒细胞比率79.30%↑,淋巴细胞比率10.0%,单核细胞比率5.60%。
【PET/CT图像分析】
双颈部、双锁骨上、双腋窝、腹腔、腹膜后、双髂血管旁及双腹股沟多发淋巴结肿大伴放射性摄取增高,其中SUVmax为7.4,脾脏增大伴放射性摄取增高,SUVmax为3.6(图1-6-4)。
图1-6-4 Castleman病 18F-FDG PET/CT图像
A. 18F-FDG PET全身MIP图像;B. CT横断位图示双侧腋窝多发淋巴结肿大(箭头);C. PET/CT横断位图示双侧腋窝多发淋巴结肿大,代谢异常增高(箭头);D. CT横断位图示脾脏增大;E. PET/CT横断位图示脾脏增大,代谢异常增高;F. CT横断位图示双侧髂血管旁多发淋巴结肿大(箭头);G. PET/CT横断位图示双侧髂血管旁多发淋巴结肿大,代谢异常增高(箭头)
【组织病理学】
全麻下行左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提示:巨大淋巴结增生(Castleman病),多中心型。免疫组化结果:CD79α(+),CD20(+),Bcl-2(+),Bcl-6(+),CD3(+),CD5(+),CD21(+),CD23(+),CD43(+),CD38部分(+),CD15少量(+),CD30少量(+),F8血管(+),SMA血管(+),CyclinD-1少量(+),Ki-67(+20%)。
点评
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CD)属于原因未明的淋巴组织异常增生性疾病。病理上分为透明血管型、浆细胞型和混合型,其中透明血管型占90%。CD的病因未明。临床上根据病灶累及范围分为局灶型及多中心型。局灶型在青年人多见,发病的中位年龄为20岁,呈单个淋巴结无痛性肿大,生长缓慢形成巨大肿块,可发生于任何部位的淋巴组织,以纵隔淋巴结最为多见;肿块切除后可长期存活,呈良性病程。多中心型较少见,中位发病年龄为57岁,有多部位淋巴结肿大,易累及浅表淋巴结,可伴全身症状(如发热)及肝脾肿大,常有多系统受累表现,如肾病综合征、淀粉样变等;常呈侵袭性病程,易伴发感染,也容易复发。
该患者间歇性发热1年余,PET/CT显示了全身多发淋巴结病灶伴代谢增高,伴有脾脏增大。病理提示为多中心型。
CD的影像学表现并不具有特征性。增强CT显示透明血管型CD病灶显著强化,而浆细胞型多呈轻-中度强化。MRI显示病灶在T 1WI相呈等信号,T 2WI呈均匀性高信号。 18F-FDG PET/CT显示全身的肿大淋巴结及结外病灶,对CD进行分型,判断是局灶型还是多中心型。研究显示,CD淋巴结病灶的FDG摄取多为轻度增高,病灶摄取程度与体积增大无正相关性,具备一定特征,FDG PET显像还可用于监测CD患者的疾病发展和治疗后改变。
四、坏死性淋巴结炎
患者女性,28岁。
【简要病史】
无明显诱因下反复发热20余天,伴头痛、恶心。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2.46×10 9/L↓,中性粒细胞比率40.3%,淋巴细胞比率42.7%,单核细胞比率15.4%,红细胞3.74×10 12/L,血红蛋白108.00g/L,血小板214.00×10 9/L。C反应蛋白18.42mg/L,血沉50mm/h。甲状腺激素、肿瘤标志物、凝血功能未见异常,自身抗体未见异常。风疹病毒IgG阳性,巨细胞病毒IgG阳性。骨髓细胞学提示骨髓粒系增生活跃,原始细胞3.5%,早幼粒细胞6%,形态正常,淋巴系正常,红系及巨核、血小板正常,考虑为原始及早幼粒细胞稍增高。
【PET/CT图像分析】
18F-FDG PET/CT显像示双颈部、双锁骨上、双腋窝、右肺门、纵隔、腹腔及腹膜后、右髂内、左腹股沟多发淋巴结肿大,葡萄糖代谢增高,SUVmax为12.9(图1-6-5)。
图1-6-5 坏死性淋巴结炎 18F-FDG PET/CT图像
A. 18F-FDG PET全身MIP图像;B. CT横断位图示双侧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箭头);C. PET/CT横断位图示双侧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代谢异常增高(箭头);D. CT横断位图示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箭头);E. PET/CT横断位图示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代谢异常增高(箭头);F. CT横断位图示右侧髂血管旁淋巴结肿大(箭头);G. PET/CT横断位图示右侧髂血管旁淋巴结肿大,代谢异常增高(箭头)
【组织病理学】
后行颈部淋巴结活检术,术后病理示:符合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免疫组化结果:CD20、CD79α均为部分(+),UCHL-1(+),CD3部分(+),CD5(-),CD10(-),Bcl-2(+),CD21、CD23局灶(+),CD15(-),CD30散在(+),CD35(±)。
点评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是一种非肿瘤性淋巴结增大性疾病,属反应性增生病变。多见于青春期,10~30岁常见,偶尔也有老年人,女性多见。病因尚不明确,发病前常有呼吸道感染史,出现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百分数增多、淋巴结呈非化脓性炎症、抗生素治疗无效及自限性等特点,提示可能与急性病毒感染有关,如腺病毒、微小病毒以及人疱疹病毒属等。
实验室检查方面,多数HNL病例外周血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高,部分可见异形淋巴细胞,血沉常增快。骨髓象中,多数呈感染性骨髓象伴粒细胞退行性变。淋巴结活检为本病确诊的依据。
HNL患者受累淋巴结的增强CT有一定特征,多为单侧轻度增大、均匀强化、淋巴结周围浸润,少数可见坏死,定期随访CT,大部分患者未经治疗1~8个月后淋巴结消失或者缩小。 18F-FDG PET/CT能显示全身淋巴结受累及代谢情况,报道示受累淋巴结 18F-FDG摄取增高,最高值的部位多在颈部,PET活检定位的准确性高。
本例患者为青年女性,发热20余天,血沉增高,骨穿示骨髓粒系增生活跃,白细胞减低,淋巴细胞比率升高,风疹、巨细胞病毒IgG阳性,PET/CT示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伴摄取增高,符合HNL。但本病与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等血液肿瘤较难鉴别。
五、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患者女性,24岁。
【简要病史】
发热伴颈部淋巴结增大3周余,体温最高38.0℃,有咳嗽、咽痛,少痰,发现左颈部肿块,无压痛,直径约2cm。外院查血细胞计数示WBC 12.6×10 9/L↑,淋巴细胞百分比为56.9%;CRP 13.6mg/L↑;查体示扁桃体Ⅱ度肿大,表面有白色分泌物;B超示左侧后颈部实质性占位,考虑淋巴结。临床考虑扁桃体炎,抗感染治疗5天后症状无明显好转。
【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异常;外周血人工分类:异型淋巴细胞18%;EBV-IgM弱阳性,弓形虫抗体IgM阴性,风疹病毒抗体IgM阴性,巨细胞病毒抗体IgM阴性,单纯疱疹病毒抗体IgM阴性。
【PET/CT图像分析】
双侧扁桃体肿大,鼻咽顶后壁增厚,双侧颈部、锁骨上、双肺门、纵隔、双腋窝、门腔间隙、腹主动脉及双髂血管周围多发淋巴结影,最大约2.0cm×1.2cm,葡萄糖代谢均增高,SUVmax为7.9;脾脏轻度增大,葡萄糖代谢增高,SUVmax为3.6;全身骨髓葡萄糖代谢普遍增高,SUVmax为3.7(图1-6-6)。
【组织病理学】
左侧锁骨上淋巴结穿刺提示,倾向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治疗与随访】
再予抗感染,体温较前有所下降,同时进行保肝治疗。
图1-6-6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18F-FDG PET/CT图像
A. 18F-FDG PET全身MIP图像;B. PET横断位图示双侧扁桃体代谢增高(红色箭头),双侧颈部淋巴结代谢增高(蓝色箭头);C. CT横断位图示双侧扁桃体肿大(红色箭头),双侧颈部多发淋巴结(蓝色箭头);D. PET/CT横断位图示双侧扁桃体肿大(红色箭头),双侧颈部多发淋巴结(蓝色箭头),代谢异常增高(箭头);E. CT横断位图示脾脏轻度增大;F. PET/CT横断位图示脾脏轻度增大,代谢异常增高;G. CT横断位图示腹膜后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影(箭头);H. PET/CT横断位图示腹膜后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影,代谢异常增高(箭头)
点评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由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所引起的淋巴细胞增生性急性传染病。一般多见于儿童和少年;成人发病相对较少,缺乏典型表现,病情轻重不一,易造成漏诊和误诊。成人IM可引起多脏器损害,故早期正确诊断、及时治疗尤为重要。
发热、咽峡炎和颈部淋巴结肿大为其典型的临床“三联征”,成人IM中三联征的比例都在60%或以上,可合并肝脾肿大和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增高。诊断标准包括:①临床有发热、咽峡炎、浅表淋巴结肿大,或合并皮疹、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任何一项;②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10%;③血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④EB病毒抗体阳性。符合①②且排除病毒性肝炎、血液病、淋巴瘤等,即可做出临床诊断。具备③④中任何一项,即可确诊。
该患者有发热、咽痛、扁桃体炎、淋巴结肿大的临床症状,伴有脾大、肝功能损害,外周血人工分类示异型淋巴细胞18%,患者EBV-IgM弱阳性,可诊断IM。 18F-FDG PET/CT显示了双侧扁桃体肿大,鼻咽顶后壁增厚,全身多发淋巴结,脾大,病灶代谢不同程度增高。该患者多数淋巴结肿大不明显,代谢轻度增高,仅颈部淋巴结代谢较高,SUVmax为7.9,与典型淋巴瘤等血液系统病变有一定差异。
六、IgG4相关疾病
患者女性,68岁。
【简要病史】
因“发现颌下腺、泪腺肿物8年,乏力、消瘦半年”入院。8年前因双侧颌下腺肿大,行双侧颌下腺切除术,诊断双侧颌下腺慢性炎症。术后半年,患者出现双眼睑肿物渐进性增大伴双眼流泪不适,行双侧眶内肿物切除术,病理提示双侧泪腺淋巴组织高度增生,淋巴滤泡生成,泪腺组织萎缩,倾向Mikutiez病;出院诊断为米古利兹(Mikutiez)病。近半年乏力、盗汗,食欲缺乏。
【实验室检查】
免疫球蛋白亚类定量测定示IgG4 72.5g/L↑,κ轻链14.30g/L↑,λ轻链4.97g/L↑。风湿免疫指标未见异常。
【PET/CT图像分析】
双腮腺肿大,鼻咽部黏膜增厚、会厌谷黏膜增厚,双颈部、双肺门、纵隔、腹腔、腹膜后、盆腔及双腹股沟多发淋巴结,代谢不同程度增高,考虑炎性病变(免疫相关性疾病)可能大(图1-6-7)。
图1-6-7 IgG4相关疾病 18F-FDG PET/CT图像
A. 18F-FDG PET全身MIP图像;B. CT横断位图示双侧腮腺明显肿大(箭头);C. PET/CT横断位图示双侧腮腺肿大、代谢增高(箭头);D. PET/CT横断位图示右肺门淋巴结代谢轻度增高(箭头);E. PET/CT横断位图示腹膜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代谢增高(箭头);F. CT横断位图示双侧髂血管旁多发淋巴结(箭头);G. PET/CT横断位图示双侧髂血管旁多发淋巴结代谢增高(箭头)
【诊断】
IgG4相关疾病,Mikutiez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症(IgG κ型游离λ)。
点评
IgG4相关疾病是一类病因不明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血清IgG4水平升高以及IgG4阳性细胞浸润多种器官和组织为特征,对激素治疗敏感。可有多个脏器同时受累,病变部位不同,临床征象也不同,常见累及的有唾液腺、泪腺(Mikutiez病)、胰腺受累(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胆囊(硬化性胆管炎、硬化性胆囊炎)、肝、肺(间质性肺炎)、肾(间质性肾炎)、淋巴结等,也可发生腹膜后纤维化、硬化性脑膜炎、炎性动脉瘤等。全身表现可伴发热、乏力、体重减轻,可有唾液腺及泪腺肿大,即Mikutiez病,是IgG4相关疾病的一种亚型,是指腮腺、泪腺和颌下腺特发性、对称性、无痛性肿大的一种系统性疾病。该疾病可出现口干、眼干表现,但症状往往较干燥综合征者轻;IgG4相关疾病受累部位多成瘤样增大或淋巴结肿大,注意与肿瘤及淋巴瘤鉴别。少数IgG4相关疾病有淋巴上皮损伤的淋巴细胞成分可转化为恶性淋巴瘤,易发生淋巴瘤。
(乔文礼 孙 娜 赵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