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案举例】

一、月经先期案

张二九 经先期色变,肤腠刺痛无定所,晨泄不爽利,从来不生育。
川芎、当归、肉桂、生艾、小茴、茯苓、生香附、南山楂。
益母膏丸。

按语:

此案患者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气血失循于脉道,久则不通,进而郁滞,致月经先期,肌肤刺痛无定所。叶桂认为调经不仅应重视调治心脾、胃气、冲脉“三本”,而尤应重视调肝,所谓“女子以肝为先天”,在治肝调经时,尤重“气血”。《素问·五脏生成》云“人卧血归于肝。”王冰为此作注曰:“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者?肝主血海也。”指出只有肝脏功能正常,才能充分调动全身的气血以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肝气顺,气机调,脾胃健,化源充,血海盈,气血和畅,月事当调。方中川芎为女科要药,有“血中气药”之称,既能行散,又入血分;当归补血养肝,活血调经,当归、川芎均为血分药,两者配伍祛瘀而不伤血,补血而不壅滞;山楂活血通痹;肉桂、小茴、生艾辛香通络,温养肝肾之阳;佐以香附疏肝行气;茯苓振奋胃阳,健脾止泻,叶桂在通络药中常配以茯苓,认为茯苓淡而渗,其性上行,能引阳入阴,故常将茯苓与辛味药相配。全方用疏肝理气药配伍活血药,旨在理气活血调经。

二、月经后期案

姚二二 久嗽背寒,晨汗,右卧咳甚,经事日迟,脉如数而虚,谷减不欲食。
黄芪、桂枝、白芍、炙草、南枣、饴糖。

按语:

此案患者情志为病,肺气虚损,肺为气出入之道,五脏之邪上逆于肺则咳嗽,此则久嗽,背寒晨汗,全是肺气受伤。气虚则血亏,久则月经后期,甚则闭经。脉数分虚实,此患者气虚,属虚证,虚则不可再以苦寒之剂损伤脾胃,况且谷减不欲食为中气虚弱之象,宜甘缓益营。叶桂认为凡肝、脾、胃之病,久虚不复,精血亏损,势必延及奇经。故治疗以小建中汤温中补虚,加黄芪补气行血,从而使外解背寒,内补虚损,气足则血亦生,月事不调亦可恢复。
华二三 郁伤肝脾,是因怀抱不畅,致气血不和。逍遥散减白术,加山楂、香附,不欲其守中,务在宣通气血耳。今经来日迟,郁痹宜通。而气弱不主统血,况春深泄气之候,必佐益气之属,方为合法。
归脾汤。
又 向有郁伤肝脾,用逍遥散、归脾汤甚合。
安胃理中丸去黄柏、细辛。

按语:

此案患者因肝气郁结,导致气血不和,方中逍遥散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与香附配伍可加强其疏肝理气之功;山楂入肝、脾、胃三经,旨在开胃消食、活血散气。因患者肝气不疏致脾失健运,气弱而不主统血,故合归脾汤旨在益气摄血。纵观全方疏肝又理气,补脾又养血,使肝气疏,脾气运,气血兼治,药到病除。
王三一 脉右缓左涩,经水色淡后期,呕吐痰水食物,毕姻三载余不孕。
半夏、广皮、茯苓、厚朴、茅术、淡吴萸、小香附、山楂肉。
姜汁法丸。
又 三月中,用辛温宣郁方,痰瘀自下,胸次宽,呕逆缓。今喜暖食恶寒,经迟至五十余日,来必色淡且少。
八珍去术、草、地,加小茴、肉桂、蕲艾、香附、紫石英,河车胶丸。

按语:

此案患者经水色淡后期,婚后三年不孕,脉左涩,为肝肾亏虚之症,又因右脉缓,缓为虚为湿,故叶桂认为此为气滞痰凝,由郁而得。呕吐痰水食物,为脾虚无力运化痰湿。法当开郁豁痰,药用苍附导痰之意。姜汁味辛,发散止呕,化湿祛瘀,经络畅通,再行补益。二诊又因“冲脉隶属阳明”,故从阳明厥阴立方。议用温养冲任、栽培生气方法。方以八珍补气血,去白术、甘草,因其妨胃气通降,河车胶丸益精血温阳,肉桂、蕲艾、香附、紫石英温通气血,使补而不滞,精气渐充,自可痊愈。
秦二一 气冲心痛,呕涎,气坠少腹为泻,经来后期,其色或淡或紫。
川连、小茴、川楝子、归尾、炒半夏、茯苓、桂枝、橘红。

按语:

此案患者所指心痛指胃脘部疼痛,又有呕吐痰涎之症,病在胃经。月经后期,色或淡或紫,为寒凝血脉。故从厥阴、阳明两治。方中川楝子调畅气血为主,二陈化阳明之痰,归尾养血活血,桂枝用法仿张机桂枝加桂汤治奔豚之法,又因“非辛香无以入络”,故以小茴香宣通气机,将诸药领入络中。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案

周十七 室女经水不调,先后非一,来期必先腹痛,较之平日为重,饮食大减。始于初夏,入秋下焦常冷,腹鸣,忽泻忽结。
南山楂、生香附、延胡、当归、青皮、三棱、蓬术、牛膝、川楝子、泽兰、肉桂、炒小茴。
葱白汁丸。

按语:

叶桂究脉察色之后认为其病因病机是居室郁怒,肝气偏横,胃先受伐。而由于奇经冲、任、 、维诸脉,皆隶属于肝胃,故又影响脉中之血不循序流行,气血日加阻痹。叶桂还进一步指出,若上述病证失治,必造成结、瘕、聚、痃、痞之累。故治疗原则以理气不燥,活血不峻为度。方中南山楂、当归、三棱、蓬术、牛膝、泽兰均为活血通痹之品,生香附、延胡、青皮、川楝子调畅气血止痛,肉桂、小茴温阳散寒。

四、崩漏案

徐三三 肝脾郁损,血崩。
人参逍遥散去柴、术、炙草,加桑螵蛸、杜仲。

按语:

肝藏血,脾统血,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郁而不疏则脾受其害,脾失其用,则血失所摄而为崩。叶桂治疗此病意在补血养阴以达疏肝,恐柴胡、白术之燥耗伤肝阴;炙草有壅气之弊,故亦去之。“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运血者即是气,守气者即是血。”故用人参益气固气;当归、白芍养阴生血;杜仲非独补肾治腰痛,尤能“润肝燥,补肝虚”;桑螵蛸功专收涩,“精血同源”,涩精即止血也。
龚 脉数,寒热汗出,腹胁痛。病起经漏崩淋之后,是阴伤阳乘。消渴喜凉饮,不可纯以外邪论。合营卫调中,甘缓主治。
当归、白芍、淮小麦、炙草、南枣、茯神。

按语:

此案患者寒热汗出,看似感外邪无疑,但因其缘起于经漏崩淋阴血损衰之后,阴虚生内热,阳乘阴位,是以脉数,消渴喜凉饮;胁为肝经所布,阳乘之则痛。虽微有外邪不足虑,唯救营阴之虚衰为急也。叶桂巧用养心、润燥、补脾之甘麦大枣汤为主方,且大枣易南枣以增其生津止渴润燥之功。尤能助炙草补中益气。归芍养阴生血,疗崩后血虚。正如张介宾所明示“但以纯甘至静之品培之养之,……则营气自将宁谧,不待治血而自安矣。”
文五五 产育频多,冲任脉虚,天癸当止之年,有紫黑血如豚肝,暴下之后,黄水绵绵不断。三年来所服归脾益气,但调脾胃补虚,未尝齿及奇经为病。论女科冲脉即是血海,今紫黑成块,几月一下,必积贮之血,久而瘀浊,有不得不下之理。此属奇经络病,与脏腑无异。考古云:久崩久带,宜清宜通。仿此为法。
柏子仁、细生地、青蒿根、淡黄芩、泽兰、樗根皮。
接服斑龙丸。

按语:

女子产育频多,冲任脉虚,冲为血海、任主胞宫、冲任之络伤,则血内溢,是为奇经络病。故曰“与脏腑无与”。经曰“阴虚阳搏谓之崩”,阳搏必由阴虚,络伤必致血溢,络伤血溢,其阴更虚,虚热愈甚,崩不止矣。故叶桂用清、通、补兼进之法。因非清无以制其阳搏,非通无以入奇经消瘀滞而固八脉,非补无以实冲任疗络伤。故用淡黄芩清血热;泽兰、樗根皮通瘀浊固冲任;生地、柏子仁补血养阴实冲任。
朱 崩漏两年,先有带下。始而半月发病,今夏季每交申酉,其漏必至。思下午为阳中之阴,阴虚阳动,冲脉、任脉皆动,下无堤防约束。夫奇经,肝肾主司为多,而冲脉隶于阳明,阳明久虚,脉不固摄,有开无阖矣。医但以涩剂图旦夕苟安,未及按经论病,宜毫无一效。
海螵蛸、鲍鱼、茜草、生菟丝子、石壳广莲肉。
接服乌贼鱼骨丸。

按语:

此案患者乃因崩漏日久,病缠绵未治愈,造成血海空虚,冲任失调,肝肾虚损乃至阳明脾胃虚弱,统摄无权,夏季湿盛,脾喜燥恶湿,午后阳衰而阴气上升,阴盛阳动,冲任失职,诱发经漏不止。叶桂认为光固摄止崩漏,不治源流,功必不成。应从阳明经入手,填补肝肾,通调冲任,润养脉络,补脾和胃来达到止漏之目的,宜后人之效法也。
某 经漏三年。诊色脉俱夺,面浮跗肿,肌乏华色,纳谷日减,便坚不爽,自脊膂腰髀酸楚如堕。入夏以来,形神日羸。思经水必诸路之血,贮于血海而下,其不致崩决淋漓者,任脉为之担任,带脉为之约束,维 脉为之拥护,督脉以总督其统摄。今者但以冲脉之动而血下,诸脉皆失其司,症固是虚。日饵补阳不应,未达奇经之理耳。考《内经》于胸胁支满妨食,时时前后血,特制乌鲗丸,咸味就下,通以济涩,更以秽浊气味为之导引,同气相需。后贤谓暴崩暴漏宜温宜补,久漏久崩宜清宜通,正与圣经相符。况乎芪、术皆守,不能入奇脉。无病用之,诚是好药;藉以调病,焉克有济?夏之月,大气正在泄越,脾胃主令,岁气天和,保之最要。议以早进通阴以理奇经。午余天热气泄,必加烦倦,随用清暑益气之剂,顺天之气,以扶生生。安稳百日,秋半收肃令行,可望其脏聚气交,而奇络渐固。此久损难复,非幸试速功矣。早上汤药议以通阴潜阳方法。早服:
龟甲心(秋石水浸)、鹿角霜、真阿胶、柏子霜、生牡蛎、锁阳。
另煎清人参汤,入清药,煎取五十沸。乌鲗丸方。乌鲗骨四分(米醋炙去甲另研,水飞)、穞茹(一分),上为细末。用雀卵量捣为丸,每服三钱。用药前,先饮淡鲍鱼汤一小杯为导引。
又 进潜阳颇投,但左耳鸣甚,肠中亦鸣。肝阳内风升动未息,减气刚,用柔。早服:
龟甲心(照前制)、真阿胶、柏子霜、天冬、女贞实、旱莲草。
另煎人参汤二钱,加入滤清药内,再煎五十余沸。
又 两进柔润,清补颇投。询知病由乎悲哀烦劳,调理向愈,继因目病,服苦辛寒散太过,遂经漏淋带,年前七八日始净,今则两旬而止。此奇脉内乏,前议非诬。据述周身累现瘾疹 瘰,瘙痒不宁。想脂液久渗,阴不内营,阳气浮越,卫怯少固,客气外乘。凡六淫客邪,无有不从热化。《内经》以疮痍诸病,皆属于火。然内症为急,正不必以肌腠见病为治。刻下两三日间,又值经至之期。议进固脉实下,佐以东垣泻阴火意。经至之先用此方。
龟甲心、真阿胶、人参、桑螵蛸、生白龙骨、旱莲草、茯神、知母。早上服。
又 当经行,周身寒凛,腰酸腹膨,白疹大发。议用固气和血方。
人参、熟地、阿胶、川芎、当归、白芍、南山楂、蕲艾。早上服。
又 经来腹坠腰酸,疹现肌痒,鼻孔耳窍皆然。想阴血下注,必阳气鼓动,内风沸起。风非外来,乃阳之化气耳。昨因经至,用胶艾四物汤和补固经。今午诊脉,右大而涩,左小数,中有坚疾如刃之象。洵乎液枯风动,初定乌鲗鱼丸当进。其早上汤药,凡气味之辛裁去。虽为补剂,勿取动阳耗液也。早上服:
人参、生地、天冬、阿胶、生白芍、女贞子、旱莲膏、地榆。
又 两日早进清补柔剂,夕用通固下焦冲任,是月经来甚少,起居颇安。与先哲云:暴崩当温涩,久漏宜宣通,若合符节矣。连次候脉,必小弱为少安,则知阳动不息,内风必旋。芪、术呆守,归、艾辛温,守则气壅,辛则阳动,皆不知变化之旨,坐失机宜耳。余未能久候,焉有经年经月之恙骤期速愈?故丸药创自《内经》七方之一,世多渺忽,实出轩岐秘奥。再议理阴息风早用,谅不致误。拟长夏调理二法。晚服乌鲗丸三钱,晨进养肝阴,和阳熄风以安胃。盖冲脉即血海,隶于阳明胃脉,乃仿经旨立方。
人参、阿胶、白芍、生地、旱莲膏、女贞子、桑寄生、咸秋石、细子芩、三角胡麻。药末,胶膏,再加熟蜜三两,捣千余杵,丸宜细光,早上服四钱。小暑至处暑,生脉散送。
又 此番经后,带下仍有。久漏奇脉少固,前案申说已著。丸剂专司通摄冲任,恪守定然必效。但外来寒暄易御,内因劳嗔难调,余谆谆相告者为此。
人参、生地、阿胶、白芍、茯神、女贞子、旱莲膏、小黑稆豆皮。早上服(初十日)。
又 昨晚烦冗,阳动气升,头额震痛,经再下注。更定镇摄一法,久后亦可备用。
人参、生地、阿胶、龟甲心、生牡蛎、天冬、黑壳建莲。
又 十二日午诊脉,仍用初十日早服方法,去稆豆皮,加生牡蛎。交小暑后骤热,午后另煎生脉散,微温服一次。

按语:

此法为通阴潜阳法,乃调理奇经以治久年经漏之方。叶桂认为“鹿性阳,入督脉;龟体阴,走任脉;阿胶得济水沉伏,味咸色黑,息肝风,养肾水;柏子芳香滑润,养血理燥;牡蛎祛湿消肿,咸固下……锁阳固下焦之阳气,乃治八脉之意。”叶桂论奇经八脉与崩之关系云:“思经水必诸路之血,贮于血海而下,其不致崩决淋漓者,任脉为之担任,带脉为之约束,刚维 脉之拥护,督脉以总督其统摄。今者,但以冲脉之动而血下,诸脉皆失其司,症固是虚,日饵补阳不应,未达奇经之理而。”李时珍云“八脉散在群书者,略而不悉,医不知此,罔探病机。”则奇经八脉之重要可知矣。

五、闭经案

王二十 脉右虚,左虚弦数。腹痛两月,胸痹咽阻,冷汗,周身刺痛,寒栗。此属内损,有经闭成劳之事。
桂枝汤加茯苓。
又 照前方加当归、肉桂。
又 内损,情怀少畅,非偏寒偏热可以攻病。方中温养气血,以使条达,非因寒投热之谓。开怀安养为宜,勿徒恃药。
归桂枝去姜,加茯苓。

按语:

此案患者脉右虚,左虚弦数,究其性质多属内损,属郁损营阴,有经闭成劳之虑。治疗这类腹痛,目的在于温养气血以使条达,故加当归、茯苓以增强温营通阳之力。又因患者情怀失畅,必须开导其开怀安养,勿徒恃药物的作用。继之再予温营止痛之法,方可奏效。
王三八 苦辛泄降,胸脘胀闷已舒。此嗽血。皆肝胆气火上逆。必经来可安。
南山楂、桃仁、黑山栀、丹皮、橘叶、降香末、老薤白汁。

按语:

此案患者肝气郁滞,久而不疏,进而化火,故需疏肝以泻火。方中黑山栀善清肝热,并导热下行,兼可除烦;丹皮苦寒,凉血活血,使凉而不瘀,活血而不妄行,以清血中之伏火,丹皮入血分,栀子主气分,二药为伍,主清肝胆郁热;橘叶疏肝行气,且化痰止咳;降香行气活血,旨在气行则血行,郁火自消;南山楂、桃仁活血化瘀,使月经正常行至;老薤白汁味辛,性温,温中行气,因方中大部分为寒性药,可防其太过寒凉致使血液瘀滞。
董 脉数色夺,久嗽经闭,寒从背起,热过无汗。此非疟邪,由乎阴阳并损,营卫循行失其常度。经云:阳维为病,苦寒热矣。证属血痹成劳,为难治。痹阻气分,务宜宣通。
生鹿角、川桂枝木、当归、茯苓、炙草、姜、枣。
另回生丹二服。

按语:

此案患者为久病虚损成劳,属于奇经病变,而对于奇经病,医者多只知治肝治肾,不知有治八脉之妙。叶桂主张以阳剂柔药调之,因“鹿角性阳入督脉”,善温补奇经,故方以生鹿角温补肾阳;当归、桂枝、生姜辛温通补;佐以流行脉络,务在气血调和,病必痊愈。
某二二 心下有形不饥,经水涩少渐闭。
炒桃仁、炒五灵脂、延胡、苏梗、生香附、木香汁、半夏、姜汁。

按语:

此案患者由气滞渐至血结,左右隧道不行,大便坚秘不爽。叶桂认为此类患者治疗应以通络为主。药用桃仁、五灵脂、延胡、香附理气活血通络,半夏、姜汁和胃健脾,苏梗、木香汁行气通络,引药入经。
王 经闭半载,面色苍白,脉来细促,久嗽不已,减食,腹痛,便溏。
归芪建中汤去姜。

按语:

叶桂诊后认为:“此三焦脏真皆损,干血劳怯之疴,极难调治。”并在案中批评说:“俗医见嗽见热,多投清肺寒凉,何以挽回?”他根据“有形精血难生,无形元气须急固”的原理,主张在治疗上以当归建中汤去姜之辛燥,稍佐滋肾之品,以培补生气,滋养营血。

六、居经案

王三一 居经三月,痞闷膨胀,无妊脉发现。
大腹皮绒、半夏曲、老苏梗、橘红、炒山楂、茺蔚子。
又 经停,腹满便秘。
郁李仁、冬葵子、柏子仁、当归须、鲜杜牛膝。

按语:

此案为气血虚滞兼湿。叶氏细询病史之后,知为劳碌致病,因而断其必属脾胃阳伤,中气愈馁,冲脉乏血贮注之证。

七、痛经案

孙二九 奇脉下损,经迟腹痛。当先用当归建中汤,续商八脉治法。
归芪建中汤。
又 久嗽,遇劳寒热。
归芪建中去姜。

按语:

叶桂认为此案为奇经下损所致,治疗先用当归建中汤以培中土,补气血,使气血充沛之后,再调治奇经八脉。此案虽寥寥数语,却体现了其遵从《黄帝内经》“治病从本”的指导思想。因为只有通过培补中焦脾胃,才能使气血冲任充盈,从而使月经得以恢复正常。
李 酸涩入里,气血呆钝。痛自心胸,胀及少腹。昔经行三日,今四日犹未已。
薤白汁、桃仁、延胡、小茴、当归须、川楝子。

按语:

此为食酸气血“凝涩所致,痛胀何疑。读《内经》遗意,以辛胜酸主治。但辛气最易入表”,故叶桂认为当“求其宣络者宜之”。方中桃仁、归须活血通痹,延胡索、川楝子行气止痛,薤白汁、小茴香通泄气机,引药入络。

八、倒经案

张十七岁天癸不至,咳嗽失血。乃倒经重症,先以顺气导血。
降香末、郁金、钩藤、丹皮、苏子、炒山楂、黑山栀。
又 震动气冲,咳呛失血。
鸡子黄、阿胶、鲜生地、天冬、生白芍、炒牛膝。
又 脉细数,腹痛营热,经不通。
人参、天冬、鲜生地、白芍、丹参。
调入琥珀末三分。

按语:

《傅青主女科》谓:“火太旺则血热,水太旺则血多。”而叶桂主张不可太寒凉泻火,只宜清肝凉血,顺气导血。方用降香末、郁金、钩藤、丹皮、苏子、炒山楂、黑山栀,使其气血通行各归常道,清肝凉血、滋肝阴以制相火,则气阴复,经自调。
朱 冲年天癸未至,春阳升动,寒热衄血。平昔溺后腰酸,耳目甚聪明。
雄乌骨鸡、生地、生白芍、茯神、天冬、知母、牛膝、茺蔚子、女贞子、阿胶。

按语:

此案患者先天质薄,阴本难充易亏,最多倒经之虑。方中雄乌骨鸡、阿胶为血肉有情之品能填补肾经,加强滋阴补阳之效;生地、白芍、女贞子补益肝肾之阴;于补益肝肾阴阳的同时加入牛膝、茺蔚子等活血通经之品,寓通于补,通补结合。

九、带下过多案

吴 崩带淋漓,阴从下走;晕厥汗出,阳从上冒。
人参、阿胶、生龙骨、生牡蛎、五味、茯神。
又 血液去则脏阴失守,神不内附,致目中妄见,非鬼祟也。当先镇阳神为主,若骤用阴药,则有妨胃纳矣。
人参、龙骨、五味、茯苓、芡实、建莲肉。
又 淋带黄白未净,五更心悸汗出。
人参、炒枸杞、五味、茯苓、芡实、湖莲肉。

按语:

此案患者逢谷雨暴凶,身中阴阳不相接续,怕延虚脱。戌亥时为剧,故叶桂认为此病治疗应从肝肾入手,寓补益肝肾于通补奇经之中。治以人参、茯苓、芡实、湖莲肉益气健脾;枸杞子、五味子补益肝肾,通阳摄阴。
王二七 产后漏淋成带,入暮溺频不爽,惊恐神呆,骨骱尽痛。
枸杞子(炒黑)、鹿角霜、归身、菟丝子(炒香)、生杜仲、沙苑子、茯苓、补骨脂(盐水煎淡)

按语:

此案患者肝肾内损,渐及奇经,不司束固,是产后虚在下。治疗应以甘辛润补肝肾为主,不宜用燥药,因肾恶燥,肝忌刚也。叶桂对奇经虚证多取血肉有情之味,方中鹿角霜正是其奇经用药的一个显著特点。

十、妊娠恶阻案

朱 脉右涩小数,左弦促,纳食脘胀,常有甘酸浊味,微呕吐清涎,旬朝始一更衣,仍不通爽。
金石斛、黑山栀、茯苓、半夏曲、橘红、竹茹、枳实。

按语:

此案患者病起情怀抑郁,由气郁化热,痰热上扰所致之恶阻。“如《内经》五志过极,皆从火化”。按徐之才的逐月安养理论,病在足少阳经,应治以清热养胎。《石室秘录》上说“调理妊娠在于清热养血,养胎全在脾胃”由此可见,古人对妊娠的调治原则是清热养血。况且此患者肝胆相火内寄,叶桂认为当治以凉剂。故以温胆汤去生姜、甘草,加金石斛、黑山栀,化痰清热,和胃止呕。方中半夏曲降逆和胃,燥湿化痰,竹茹清热化痰,止呕除烦,枳实行气宽中化痰,陈皮理气燥湿,茯苓健脾渗湿,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栀子清热利湿。诸药共奏清热除烦,化痰止呕,凉血安胎之效。

十一、胎动不安案

某 触胎下血,腹痛而坠。
人参、炒白芍、炙草、广皮、熟地炭、炒砂仁末。
加纹银一二两、青苎一两。
又 照前方去熟地,加炮姜、熟术。
又 人参、熟地、炒归身、炒白芍、炙草、茯神、广皮、炒砂仁。

按语:

叶氏治疗胎动不安有两大特色:其一,参考妊娠月份,采用不同的安胎之法。该患者妊娠三月,多为肝气攻冲,治以平降肝气为主。第二特点就是有邪当除邪,“正虚当复正,病去身安,自为不补之补”,“以偏求偏,幸勿畏虚以遗患”,谆谆告诫我们,有是证即用是方,叶桂的这一观点与“有故无殒,亦无殒”之旨意相通。而胎前凉血顺气以肝、脾、胃三经,尤为所重。因肝藏血,血以护胎,肝血失荣,胎无以荫矣。胎气系于脾,脾气过虚,胎无所附,堕滑难免矣。至于胃为水谷之海,妊妇全赖水谷之精华,以养身护胎,故胃气如兵家之饷道,不容一刻稍缓也。

十二、胎死不下案

华 血下,殒胎未下,浊气扰动,晕厥呕逆,腹满,少腹硬,二便窒塞不通。
川芎、当归、芒硝、茺蔚子、大腹皮、青皮、黑豆皮。
调回生丹。

按语:

此皆有形有质之阻。若不急为攻治,浊瘀上冒,必致败坏。仿子和玉烛散意。方中川芎、当归、茺蔚子理气活血通络,大腹皮、青皮为辛香之品,起宣通气机,引药入络的作用。

十三、子嗽案

王 先寒后热,咳呛,是春月风温肺病。
泡淡黄芩、知母、鲜生地、花粉、阿胶、天冬。
又 喘热减半,四肢微冷,腹中不和,胎气有上冲之虑。昨进清润之方,漐漐有汗。可见辛燥耗血,便是助热。今烦渴既止,问初病由悲哀惊恐之伤。养肝阴,滋肾液为治,稳保胎元,病体可调。
复脉去桂、麻、姜、枣,加天冬、知母、子芩。

按语:

此案热壅气分,肺与大肠同病,是以清热降火润燥进治,邪去胎安。复诊“昨进清润之方,漐漐有汗。可见辛燥耗血,便是助热”即验证初诊指出的“辛温守补辛热皆胎前忌用”,温邪已解(喘热减半,烦渴既止),紧接着结合病因(问初病由悲哀惊恐之伤),养肝阴、滋肾液、清余热安胎。可见祛邪正所以安胎,胎得凉则安。此案体现了叶桂治疗胎前病的一大特点,即有邪当除邪,“正虚当复正,病去身安,自为不补之补”,“以偏求偏,幸勿畏虚以遗患”。

十四、产后郁冒案

吴 新产阴气下泄,阳气上冒,日晡至戌亥,阳明胃衰,厥阴肝横。
生龙骨三钱,生牡蛎三钱,桂枝五分,淮小麦百粒,炙甘草三分,南枣二钱。
又 气从涌泉小腹中,直冲胸臆,而心下痛,巅晕神迷。此肝肾内怯,无以收纳自固。每假寐必魂魄飞越,惊恐畏惧,非止一端。救逆法镇阳颇应,但少补虚宁神,益之固之耳。
人参二钱,龙齿三钱,捣,枣仁三钱,茯神三钱,炒黑杞子二钱,黑壳建莲肉五钱。
用紫石英一两,捣碎,水三盏,煎减半,用以煎药。
又 两法皆效,下元虚损无疑。八脉无气把握,带下淋漓不止,梦魂跌仆,正经旨下虚则梦坠也。议镇固奇脉方。
人参二钱,龙齿三钱,枣仁三钱,茯神三钱,桑螵蛸炙二钱,炒黑远志五分。
用紫石英煎汤煎药。
又 昨午忧悲嗔怒,大便后,陡然头晕,继以呕逆。胸痞止,心洞嘈杂,仍不能食,子夜寒战鼓栗,寅刻津津微热,神昏妄见,巅痛乳胀,腹鸣,短气呵欠,似乎叹息之声。此乃下元根蒂未坚,偶触心机,诸阳神飞旋动舞。仲景论先厥后热,知饥不能食,干呕,列于《厥阴篇》中,盖危病初效,未沾水谷精华,则胃土大虚,中无砥柱,俾厥阴风木之威横冲震荡,一如释典混沌劫于地水,大风卒来莫御矣。当此医药,全以护阳固阴。但血舍耗涸,刚猛及滋腻总在难施之例。无暇理病,存体为要。
人参五钱,熟附子一钱,川桂枝木一钱,炮姜炭一钱,炙黑甘草五分,茯苓三钱。

按语:

叶桂认为产后失血过多而致阳气上冒者,“开泄则伤阳,辛热则伤阴,俱非新产郁冒之治道”,当用滋阴潜降之品。本案叶桂化裁张机之古方,取“桂枝救逆汤”加减,以达救逆镇阳之效。

十五、产后发热案

张 产后十三朝,舌黄边赤,口渴,脘中紧闷,不食不饥,不大便。
细生地、天冬、生鳖甲、丹皮、丹参、茯神。
又 产后血络空虚,暑邪客气深入,疟乃间日而发。呕恶,胸满,口渴,皆暑热烁胃津液也。此虚人夹杂时气,只宜和解,不可发汗腻补。
青蒿梗、淡黄芩、丹皮、郁金、花粉、川贝、杏仁、橘红。
又 脉缓热止,病减之象,但舌色未净,大便未通。产后大虚,不敢推荡。勿进荤腻,恐滞蒸化热。蔬粥养胃,以滋清润燥,便通再议补虚。
生首乌、麻仁、麦冬、蜜水炒知母、苏子、花粉。

按语:

本案乃产后发热,叶桂认为产后患者体质虚弱,体内空虚之处较多,虚处受邪则难治,所以在应用祛邪之药时应该注意勿损伤肝肾之阴,若不顾患者虚弱之体,而一味祛邪容易造成正气益虚,应该多备少服,中病即止,无犯实实虚虚之禁。本案选细生地、天冬、生鳖甲、丹皮、丹参、茯神,全方清中有补,祛邪而不伤正,顾护人体阴液。充分体现了叶桂治疗产后病“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的原则。

十六、产后腹痛案

程 脉濡,恶露紫黑,痛处紧按稍缓。
炒归身、炒白芍、肉桂、茯苓、小茴、杜仲。
又 脉濡空大,营络虚冷。
人参、炒归身、炒白芍、茯神、炙草、桂心。
又 当归羊肉汤加茯苓、茴香。

按语:

此案产后腹痛,证属营络虚寒,治疗以辛甘理阳。叶桂认为“大凡络虚,通补最宜”,络虚通补法常用于络病日久,营卫失常,络脉失于濡养,脏腑组织失于渗灌的病证。常用药如益气之人参,温阳之鹿茸,滋阴之麦冬,养血之阿胶。血肉有情之品通灵含秀,可填补络气,亦是叶桂络虚通补的治疗常用药。如鹿角胶、紫河车、猪羊脊髓、牛胫骨髓。叶桂指出,“奇脉之结实者,古人必用苦辛和芳香,以通脉络;其虚者,必辛甘温补,佐以流行脉络,务在气血调和”。本案乃奇经虚证则用辛甘温补的药物来和络,也即通理奇经。方中肉桂、杜仲、小茴香辛甘温补;而当归、白芍调血和营,始补而不滞;方中加入茯苓,盖因肝肾阴血亏虚,心火易亢,故以茯苓加强宁心安神之功,体现了叶氏“善用茯苓”的临证特色。

十七、产后恶露不绝案

某二五 恶露淋漓,痛由腰起,攻及少腹。
当归、楂肉炭、炒丹皮、泽兰、川断、制首乌。

按语:

本案恶露不净,伴腹痛,其病机为新产瘀血不去,恶露瘀滞胞宫。叶桂认为,新产感寒,七情郁怒,气血凝滞,瘀血恶露停留胞宫,阻碍新血复生。治疗上以化瘀通露为宜。恶露不下,常可成为致病之因,故宜通;若因瘀而致淋漓者,乃宜通因通用之法,以通塞流。体现了叶桂不拘守“产后多虚多寒,宜温宜补”之说。

十八、产后身痛案

某 产后身痛,少腹满。
楂肉、川芎醋炒、延胡醋炒、泽兰、丹皮、艾叶、小茴、香附醋炒、茯苓。
益母膏丸。
又 当归、桂心、茴香、香附、紫石英、茯苓。
羊肉胶丸。

按语:

此案属产后身痛之血虚寒滞。叶桂云:“至于产后之法,按方书慎用苦寒,恐伤其已亡之阴也。”因产时失血耗气,气血两虚,外邪乘虚而入所致,给后世临床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参考。正是由于有产后多虚的特殊生理变化,故一旦得病,均应处处照顾这一特点,治疗产后病时,由于产后患者阴血大量耗损,阳气亦衰减,所以在应用耗液伤阴的苦寒类药物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历代医家有产前宜凉,产后宜温的说法。本案药选楂肉、川芎、醋炒延胡、醋炒泽兰、丹皮、艾叶、小茴、香附、醋炒茯苓、益母膏,方中牡丹皮虽味苦性寒,但其余诸药均可制约牡丹皮之苦寒,防其耗液伤阴,正是慎用苦寒,恐伤其已亡之阴的体现。

十九、产后小便淋痛案

吴 产后十二朝,先寒战,后发热,少腹疴痛,腹膨满,下部腰肢不能转侧伸缩,小溲涩少而痛。
小生地、生姜、车前、牛膝、五灵脂、炒楂肉。
调入琥珀末一钱。
又十六朝,诸症稍减,每黄昏戌亥时,冲气自下而上,至胸中即胀闷,肢冷汗出,右腹板实。此厥阴肝脏,因惊气逆。今恶露未清,重镇酸敛,均为暂忌,拟和血调血为稳。
归须、炒桃仁、延胡、炒楂肉、官桂、香附、川楝、小茴。
又 人参、当归、白芍、炙草、茯神、香附、桂心、广皮。

按语:

此案产后淋痛,系因素体虚弱,复因产时产后失血伤阴,肾阴亏虚,阴虚火旺,热灼膀胱,气化不利,致小便淋痛,证属肾阴亏虚。治疗以滋肾养阴通淋为原则,方中生地滋阴清热,车前子利尿通淋,牛膝既补益肾阴,又引药下行;五灵脂、炒楂肉活血通淋漓;生姜解表。

二十、产后血劳案

某 产虚,下焦起病,久则延胃,不饥不食。
人参一钱,杞子炒焦,三钱,归身一钱,牛膝盐水炒焦,一钱,巴戟天一钱,浙江黄甘菊花炭五分,茯苓一钱半。
丸方:人参二两,另研,茯苓二两,蒸,萸肉二两,炒焦,五味一两半,杞子二两,炒,桑螵蛸壳盐水煮,烘,一两,生白龙骨一两,浙江黄菊花一两,炙炭。
蜜丸,早服四钱,开水送。

按语:

本案乃产后虚劳,证属阴血暴脱,脑髄失养,脏器虚损成劳。精血亏损、脾肾虚损是产后血劳的主要病因。叶桂治疗此案以当归、枸杞、牛膝、巴戟天滋阴养血,填精益髓;同时顾及久病亏及脾胃,故加以人参、茯苓补脾益肾。诸药合用,使精髓填,天癸充,脾胃健旺而诸症减轻。

二十一、不孕症案

程三七 十三年不孕育,其中幻病非一。病人述经期迟至,来期预先三日,周身筋骨脉络牵掣酸楚,不得舒展。
河车胶、生地、枸杞、沙苑、杜仲、白薇、山楂、黄柏、白花益母草。

按语:

叶桂认为,女子经来,下腹多畏寒怕冷,因此下腹宜温不宜凉,而肾气充足,肾阳振作,则周身脉络通畅,子宫温暖。此案中河车胶补肾益精,益气养血;生地滋阴清肝经之热;枸杞、沙苑、生杜仲温补肾阳,滋补肝肾,使肾气足,肝血充;白薇、黄柏清虚热,清肝经之热;山楂行气散瘀,补而不滞;白花益母草活血行血。纵观全方,旨在温补肾阳,滋补肝肾,清肝经之热,又兼以行气活血,使肾气足,阳气旺,肝血充,月经方能如期而至,从而孕育胎儿。
朱二六 经水一月两至,或几月不来,五年来并不孕育,下焦肢体常冷。
人参、河车胶、熟地(砂仁制)、归身、白芍、川芎、香附、茯神、肉桂、艾炭、小茴、紫石英。
益母草膏丸。

按语:

本案病属月经先后不定期,不孕;证属冲任脉损,无有贮蓄。治疗予以暖肝补肾之法。肾为先天之本,其内藏精,精化气二生血,又肝为肾之子,肾精虚损,肝血自然不充,故滋肾需兼以益肝。予以人参、紫河车、熟地、归身、白芍、川芎、香附、肉桂、艾炭、小茴等暖益肾肝之药治之。方中熟地入肝肾,大补精血。砂仁制又防熟地滋补过腻,使其补而不滞;当归补血和血调经;川芎行气活血;香附辛香,使白芍养血柔肝而无凝滞,白芍酸甘,令香附理气疏肝而无耗血伤阴,两者合用气血兼顾;人参、茯苓健脾益气,旨在后天之气血而充养先天之精气;河车胶、肉桂补益肝肾而强腰膝;艾炭、小茴、紫石英益血暖宫;益母膏丸以活血调经。

二十二、脏躁案

潘二七 经水不来,少腹刺痛鸣胀,大便不爽,心中热痛,食辛辣及酒,其病更甚。
甘麦大枣汤。

按语:

此案病属脏躁。脏躁多属内伤虚证,以精血不能营养五脏,阴阳失去平衡,虚火妄动,上扰心神,或灼伤肺金,或心肾不交,或心肝火旺,肝阴受损,或素体有痰,痰火交炽而致。故见心烦脏躁,情智失控,神情恍惚,哈欠频作,不能自主等。叶桂治疗脏躁“不敢通经,姑与甘缓”,故选用张机之甘麦大枣汤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二十三、癥瘕案

张 久痛在络,营中之气结聚成瘕,始而夜发,继而昼夜俱痛,阴阳两伤。
青葱管、新绛、当归须、桃仁、生鹿角、柏子仁。

按语:

本案病属络病范畴,络病的特点以疼痛为主,多为针刺样疼痛或胀痛且病史较久,脉涩、舌色隐青或紫黯等。叶桂针对络病的不同证候,宗《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疏其血气,令其条达”之旨,在“络以通为用”的原则下,提出了不同的治疗方法。本案治疗以辛润通络。辛润通络法是叶桂在《金匮要略》旋覆花汤启发下创立发展而来。旋覆花汤原为张机治疗肝络凝瘀之要方。本案叶桂去覆花之咸降,加鹿角之上升,同时加入当归须、桃仁、泽兰、柏子仁等药物。诸药合用,味辛而性润。味辛可辛香走窜,行气化瘀通络;性润能养血补肝润燥,既通络也不伤阴血。正如叶桂所言“络以辛为泄”,“酸苦甘腻不能入络”。
周三十 瘕聚结左,肢节寒冷。
鹿角霜、桂枝木、当归、小茴、茯苓、香附、葱白。

按语:

本案病属癥瘕,位在奇脉,其病因为是由于气血凝滞奇脉,阳气不达四肢之虚实夹杂证,治疗以辛香通络为大法。方中以鹿角霜、小茴香温养下元以补虚,桂枝木、香附、葱白辛苦芳香通畅气机,以治疗虚实夹杂之证。
谭 瘕聚有形高突,痛在胃脘心下,或垂岕腰少腹,重按既久,痛势稍定,经水后期,色多黄白。
延胡、川楝、香附、郁金、茯苓、降香汁、茺蔚子、炒山楂、乌药。
又 瘕聚痼结,痛胀妨食,得食不下,痛甚,今月经阻不至,带淋甚多。病由冲任脉络,扰及肝胃之逆乱,若不宣畅经通,日久延为蛊疾矣。
炒桃仁、当归须、延胡、川楝子、青皮、小茴、吴萸、紫降香、青葱管。

按语:

本案属奇脉失畅之实证,由寒凝气阻而为病。叶桂云:“皆冲脉为病,络虚则胀,气阻则痛”,同时提出,“非辛香何以入络,苦温可以通降”。故治疗以苦辛芳香,温通脉络为原则,以辛香温热散寒之香附、茯苓、小茴、桂枝木、葱白、乌药,配以辛润养血活血通络之品,诸药合用,共奏辛温通络之功。
某 脐下瘕形渐大,气塞至心胸及咽喉,饮不解渴,遂气攻至背部,经水百余日不来,小溲得利,大便不爽,气滞血瘀。
胡黄连、山栀仁、南山楂、芦荟、鸡肫皮。
化服回生丹半丸。

按语:

本案癥瘕为病,叶桂辨证属肝郁化火,由于肝生于左,中夹相火,自下而出,气机上升,故见冲气上逆之证。多由于患者情志易怒,或肝气不疏,或惊恐、嗔怒而致肝气逆上。治用苦辛清降之法。方中胡黄连、山栀仁、芦荟清热凉血以清肝经郁火;南山楂、鸡肫皮破气消积以消脐下之瘕。此处体现了叶桂治疗癥瘕之病,虽以“苦温通降”为治疗总则,但亦不拘泥于此法,每临证辨证以治之。
(顾 灵 虞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