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壮丽70年:新中国医学力量
-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 1605字
- 2021-03-31 14:01:42
学科发展中的难忘经历——访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
一、肿瘤学科的发展——致敬前辈
马军教授的采访,满满承载着对中国临床肿瘤学前辈的敬意。
马教授讲到,在吴孟超院士、王振义院士、孙燕院士等老一辈临床血液肿瘤学家的努力下创办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至今已经将近24年历史。这二十几年发展到现在,血液肿瘤科的医生从不超过1千人,现在已经达到了几万人,血液和淋巴瘤从业的医生也有8 000人左右。
1996年成立CSCO的初衷,就是冲进国际肿瘤学界,但是当时国际临床研究的主要研究者(PI)在中国一个也没有,而且临床试验也没有。如今,每年都有上百个国际主要研究者(PI)或国际领衔的临床研究,国内肿瘤领域,仅肺癌方面每年就有将近120项,淋巴瘤50项,参与研究的患者数达到5万多人。
CSCO的发展也体现着代代传承。从最初创建的吴孟超院士、孙燕院士、廖美琳教授和管忠震教授、马军教授还有秦叔逵教授和吴一龙教授等,到赫捷院士、李进教授和徐瑞华教授等,CSCO成为仅次于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的国际第二大学会。
二、我国血液学科的发展简史——从无到有
提到我国血液学科发展,马军教授如数家珍。1915年,美国洛克菲勒集团的学者来中国开设了普内科,其中包括贫血这一学科,那时白血病非常少见,诊断非常困难,所以我国血液病诊治仅有100年历史,历经三四代人的努力,才建立了血液肿瘤体系。
第一代人,是美国洛克菲勒集团来中国的几位医生,新中国成立之前,他们和邓家栋教授、陈悦书教授、郁知非教授、潘瑞彭教授、张孝骞教授和张安教授等,在苏州、上海、北京三个城市,同时以协和医科大学及复旦大学为中心建立血液科。第二代人,孙燕院士等老专家在1959年创建真正意义上的肿瘤内科。张之南教授、王振义院士、杨天楹教授、陈文杰教授、杨崇礼教授、李家增教授、管忠震教授等建立了我国的血液淋巴瘤科。第三代是我们这一批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出国学习归国的人员,是血液科肿瘤学的接力者。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的血液肿瘤科发展非常迅速。1982年,哈尔滨血液学肿瘤研究所建立,在天津、北京、哈尔滨、上海、福州、武汉,包括沈志祥教授、王建祥教授、黄晓军教授等建立的中国四大血研所,十个血液中心,已经初具规模。
三、临床肿瘤学的学术发展——领先国际
在采访中,马教授提到,ASCO、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及日本肿瘤内科学会(JSMO)的年会,中国学者都是学术主流,而且每年都有上千篇的论文发表,现在仅次于美国。淋巴瘤领域建立了中国淋巴瘤联盟,从过去仅有的几个亚专科,到现有300多个亚专科、2 000多淋巴瘤科从业医生,发展是非常迅速的。
马军教授
秦叔逵教授
吴一龙教授
李进教授
赫捷院士
血液学疾病诊治作为肿瘤诊治的前驱,有着突破性的成绩。王振义院士全反式维A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使疾病死亡率下降了80%以上,哈尔滨小组发现的三氧化二砷在全国甚至全球普及,治疗十万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曾经这类白血病死亡率可达90%,现在治愈率已经达到90%以上。APL的中国双诱导方案(全反式维A酸和亚砷酸),凝聚着老一辈几代学者的心血,王振义院士、陈竺院士、张亭栋教授、韩太云教授及马军教授,让中国白血病诊治达到了国际最先进的水平。
马军教授讲到,过去二十年,我们根本无从想象,如今的国际会场到处是“中国风”。2019国际淋巴瘤联盟和中国淋巴瘤联盟会议,投稿最多的是美国(86项研究),第二就是中国(68项)。在中国,很多领域,淋巴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肝癌、食管癌、NK/T淋巴瘤指南,全部是以中国指南为主导。
“我非常感谢血液肿瘤的奠基人,邓家栋院士、吴孟超院士、孙燕院士、王振义院士、廖美琳教授和管忠震教授;老一辈陈悦书教授、郁知非教授、张之南教授、陈文杰教授和张安教授等;中流砥柱的沈志祥教授、沈悌教授;还有新生力量,王建祥教授、黄晓军教授等,我们开创了中国血液学新纪元。相信2020年后,中国血液肿瘤必然突进全球三到五名,这是我们所期望的!”
(作者:中国医学论坛报 贾春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