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到达

十几个老师和学生,坐着大巴开始出发。车走了一天,才到山区临近的一个小县城。天色已经很晚,连着赶路也不现实,因此众人准备待一晚,第二天再出发。

翌日。

众人稍作梳洗,随便吃了点东西,便又坐上学校大巴前行。

起来太早的夏曦辞,坐在车上还有点眩晕,她不解的问莫紫晗,“怎么这么早,就急着赶路?”

莫紫晗怀里拥着她的书包,神情怏怏的回答,“我听我老妈说,车再开几个小时,我们就得走路了。因为越到山区,里面的路越难走,车是开不进去的。所以啊,为了赶时间,得尽早出发。趁有车的时候,你赶快享受享受吧。”

夏曦辞听到要走路,心情稍微好了点。出了县城的这一段路,已经不是柏油路了。路面坑坑洼洼,夏曦辞坐在大巴里,被颠的胃里发酸。

她有点庆幸自己早上只喝了一点粥,没吃其他东西。要不然肯定得吐。

也正是因为这次坐车的经历,使得以后夏曦辞一坐空间小的车,就会晕车。

将近十点的时候,大巴停了。几个老师组织学生们下车,然后把行李和捐助的物品分配好,开始往山里徒步。

走走停停,花了三个多小时,才和接待的村民们会合。

这里的交通闭塞程度,让一众没来过的学生们汗颜。虽然他们所在的城市是个三线城市,没有一二线城市那么发达和繁华,但和这里相比也已经可以称作是天堂了。

此时,大多数的学生才真正感受到了,这个社会贫富差距之间的悬殊。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同样,没有对比就永远不知道知足和珍惜!

村民们热情的接过部分师生手里的重物,尽可能的一起帮忙分担。

一个老人带着众人走在最前面,他看起来有五十多岁,面相慈眉善目。穿着干练整洁,看起来精神面貌很好。

走了大约两三公里的路程,终于进了村里。

老人把众人带到了一个看起来很落魄的屋子外停下,这才对着众人说,“我是岩家村的村长,名叫张福国,辛苦你们大老远的过来。还都没吃饭吧,这里就是我家,你们快请进。我让家里人做饭,我们边吃边聊。”

这次活动的负责人,也是实验二中的教导处主任李昈,走到村长面前,“村长,我们在路上已经吃过了,而且这也没到晚饭的点,还都不饿,我们先把捐赠的东西给孩子们分发下去,然后再安排其他,您看怎么样。”

村长不肯让人大老远的来又累又饿,还马不停蹄的干活,坚持着让众人先休息。

李昈也不好再推辞,虽然他想早点先把事解决了。但还有学生,身体正在成长,这么长途跋涉,确实有点吃不消。基于这两点考量,李昈还是决定先休息好了,再作其他安排。

众人吃过饭,分配人员分别给各家各户带去捐赠物品。夏曦辞和莫紫晗跟着张晓彤,三人组了队去看望村里的一位年迈老人。

刚走进老人家的院子,就看到老人坐在院子里的木桌前喝着茶。

这是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留着白花花的胡子,眼睛有点浑浊,看人的时候,需要仔细辨认才能知道是谁。

老人听见说话声,颤巍巍的拄着拐杖站起来,“你们怎么又回来了?是不是忘记什么东西了?”

夏曦辞三人一头雾水,没听明白老人的话。

“老先生,您是不是认错人了?我们今天第一次来。”张晓彤解释道,“我们是A市实验二中的师生。”

“唉,老了,老了,不中用了。眼睛不太清楚啊!”

夏曦辞和莫紫晗站在老人两边,扶着老人坐了下来。

老人继续说道,“谢谢你们来看我这个老头子。刚才啊,走的也是一批志愿者。是两个小伙子!他们这段时间,经常来陪我这个老头子,和我唠唠嗑。”

老人说完一句话,张晓彤三人都有点惊讶。没想到这里还有人来。

莫紫晗忍不住好奇,“老爷爷,那来的人多大啊?是不是也是学生?”

老人浑浊的目光盯着莫紫晗和夏曦辞看了一会,才说道,“和你们两个小姑娘年纪差不多大,应该也是学校组织来的。前几天他们老师也来过我这,看了看我这老头子,还带来了一些日用品,和吃的东西。”

张晓彤点点头,“看来还有其他学校的志愿者也在这。”

老人招呼几人坐下,和几人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老人名叫吴秋升,是以前的知识分子。今年已经八十六岁的高龄了,妻子十几年前已经去世,身边也无一儿半女。一辈子待在岩家村,给岩家村当教书先生当了五十多年。有很多岩家村的一家几代人,都是他教出来的,所以在村里很有威望。

多数时候都是老人在说,张晓彤三人在听。老人说这个村里的兴盛衰落,说人的悲欢离合,说了很多人的一生。

到最后三人走的时候,心情都有点沉重。这种沉重是对别人一生的感慨!

吴秋升老人却很高兴,他分享了自己见证过得时代,和那些已经被人忘却的历史。在那些故事中,有的遗憾终于可以宣之于口,解开老人心里的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