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时间系统与儒略日[1]~[2]
在上述两个参考系中,用作历表和动力学方程的时间变量基准不是TCB和TCG,而是质心力学时TDB(Barycentric Dynamical Time)和地球时TT(Terrestrial Time),地球时,曾经叫作地球动力学时TDT,1991年后改称地球时TT。两种动力学时的差别(TDB-TT)是由相对论效应引起的,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由引力理论确定。对实际应用而言,2000年IAU决议给出了两者之间的转换公式:
其中g是地球绕日运行轨道的平近点角,(L-LJ)是太阳平黄经与木星平黄经之差,各由下式计算:
这里的JD(t)是时刻t对应的儒略日,其含义将在本节最后一段介绍。(1.1)式的适用时段为1980—2050年,误差不超过30μs(微秒)。在地面附近,如果精确到毫秒量级,则近似地有
在新的时空参考系下,已采用IAU(国际天文学联合会)2009天文常数系统(见本书的附录1),其中天文单位AU采用了IAU2012年决议,它与长度单位“米”直接联系起来,不再沿用过去的相对定义方法,该值就是IAU2009天文常数系统中的值:
1.1.1 时间基准的选择
关于时间基准,具体实现地球时TT的是原子时。用原子振荡周期作为计时标准的原子钟出现于1949年,1967年第十三届国际度量衡会议规定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在零磁场下跃迁辐射振荡9192631770周所持续的时间为一个国际制秒,作为计时的基本尺度。以国际制秒为单位,1958年1月1日世界时0时为原点的连续计时系统称为原子时,简写为TAI(法文Temps Atomique International的缩写)。从1971年起,原子时由设在法国巴黎的国际度量局(BIPM)根据遍布世界各地的50多个国家计时实验室的200多座原子钟的测量数据加权平均得到并发布.原子时和地球时只有原点之差,两者的换算关系为
原子时是当今最均匀的计时基准,其精度已接近10-16s(秒),10亿年内的误差不超过1秒。
1.1.2 时间系统
在地球上研究各种天体(包括各类探测器)的运动问题,既需要一个反映天体运动过程的均匀时间尺度,又需要一个反映地面观测站位置(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测量时间系统。采用原子时作为计时基准前,地球自转曾长期作为这两种时间系统的统一基准。但由于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和测量精度的不断提高,问题也复杂化了,既要有一个均匀时间基准,又要与地球自转相协调(联系到对天体的测量)。因此,除均匀的原子时计时基准外,还需要一个与地球自转相关联的时间系统,以及如何解决两种时间系统之间的协调机制。
恒星时(ST)春分点连续两次过中天的时间间隔称为一“恒星日”,那么,恒星时就是春分点的时角,它的数值S等于上中天恒星的赤经α,即
这是经度为λ(不要与黄经混淆)处的地方恒星时。与下述世界时密切相关的格林尼治(Greenwich)恒星时SG由下式给出:
格林尼治恒星时有真恒星时GST与平恒星时GMST之分。恒星时由地球自转所确定,那么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就可通过它与均匀时间尺度的差别来测定。
世界时(UT)与恒星时相同,世界时也是根据地球自转测定的时间,它以平太阳日为单位,1/86400平太阳日为秒长。根据天文观测直接测定的世界时,记为UT0,它对应于瞬时极的子午圈。加上引起测站子午圈位置变化的地极移动的修正,就得到对应平均极的子午圈的世界时,记为UT1,即
Δλ是极移改正量。
由于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UT1并不是均匀的时间尺度。而地球自转不均匀性呈现三种特性:长期慢变化(每百年使日长增加1.6毫秒),周期变化(主要是季节变化,一年里日长约有0.001秒的变化,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影响较小的周期变化)和不规则变化。这三种变化不易修正,只有周年变化可用根据多年实测结果给出的经验公式进行改正,改正值记为ΔTs,由此引进世界时UT2:
相对而言,这是一个比较均匀的时间尺度,但它仍包含着地球自转的长期变化和不规则变化,特别是不规则变化,其物理机制尚不清楚,至今无法改正。
周期项ΔTs的振幅并不大,而UT1又直接与地球瞬时位置相关联,因此,对于过去一般精度要求不太高的问题,就用UT1作为统一的时间系统。而对于高精度问题,即使UT2也不能满足,必须寻求更均匀的时间尺度,这正是引进原子时TAI作为计时基准的必要性。
国际原子时作为计时基准(TAI)的起算点靠近1958年1月1日的UT2零时,有
因上述原子时TAI是在地心参考系中定义的具有国际单位制秒长的坐标时间基准,从1984年起,它就取代历书时(ET)正式作为动力学中所要求的均匀时间尺度。由此引入地球动力学时TDT(1991年后改称地球时TT),它与原子时TAI的关系是根据1977年1月1日00h00m00s(TAI)对应TDT为1977年1月1d.0003725而来,此起始历元的差别就是该时刻历书时与原子时的差别,这样定义起始历元就便于用TT系统代替ET系统。
协调世界时(UTC)有了均匀的时间系统,只能解决对精度要求日益增高的历书时的要求,也就是时间间隔对尺度的均匀要求,但它无法代替与地球自转相连的不均匀的时间系统。必须建立两种时间系统的协调机制,这就引进了协调世界时UTC。尽管这带来一些麻烦,国际上一直有各种争论和建议,但至今仍无定论,结果仍是保留两种时间系统,各有各的用途。
上述两种时间系统,在1958年1月1日世界时零时,TAI与UT1之差约为零:(UT1-TAI)1958.0=+0s.0039,如果不加处理,由于地球自转长期变慢,这一差别将愈来愈大,会导致一些不便之处。针对这种现状,为了兼顾对世界时时刻和原子时秒长两种需要,国际时间“机构”引入第三种时间系统,即协调世界时UTC。该时间系统仍旧是一种“均匀”时间系统,其秒长与原子时秒长一致,而在时刻上则要求尽量与世界时接近。从1972年起规定两者的差值保持在±0s.9以内。为此,可能在每年的年中或年底对UTC作一整秒的调整(即拨慢1秒,也叫闰秒),具体调整由国际时间局根据天文观测资料作出规定,可以在EOP的网站上得到相关的和最新的调整信息。到2017年1月1日为止,已调整37s,有
TAI=UTC+37s
具体由UTC到UT1的换算过程是:首先从IERS网站下载最新的EOP数据(对于过去距离现在超过一个月的时间,采用B报数据,对于其他时间则采用A报数据),内插得到ΔUT,然后按下式计算即得到UT1:
通常给出的测量数据对应的时刻t,如不加说明,均为协调世界时UTC,这是国际惯例。
1.1.3 儒略日
除上述时间系统外,在计算中常常会遇到历元的取法以及几种年的长度问题。一种是贝塞耳(Bessel)年,或称假年,其长度为平回归年的长度,即365.2421988平太阳日。常用的贝塞耳历元是指太阳平黄经等于280°的时刻,例如1950.0,并不是1950年1月1日0时,而是1949年12月31日22h09m42s(世界时),相应的儒略(Julian)日为2433282.4234。另一种就是儒略年,其长度为365.25平太阳日。儒略历元是指真正的年初,例如1950.0,即1950年1月1日0时。显然,引用儒略年较为方便。因此,从1984年起,贝塞耳年被儒略年代替,这两种历元之间的对应关系列于表1.1。
表1.1 两种历元的儒略日
为了方便和缩短有效字长,常用简约儒略日(MJD),定义为
例如JD(1950.0)对应MJD=33282.0。与上述两种年的长度对应的回归世纪(即100年)和儒略世纪的长度分别为36524.22平太阳日和36525平太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