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研究问题和意义

1.2.1 研究问题

如何看待就业难成为常态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工资期望持续偏高现象,以及大学毕业生工资期望偏高是否导致了就业难问题?在宏观层面上,可从供给侧、需求侧和供需平衡三个角度来解释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从供给侧来说,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时代,大学毕业生规模逐年增长,屡创新高,同时,大学生就业能力普遍不足,就业期望偏高;从需求侧来说,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下滑,就业状况恶化,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下降;从供需平衡来说,目前高校就业服务能力不足,大学毕业生无法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 [J].经济研究,2004(6): 87-95.在微观层面上,就业期望偏高也是学术界解释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的重要观点之一。教育专家熊丙奇(2014)熊丙奇.起薪期待过高易成就业绊脚石 [N].中国教育报,2014-08-15.在《中国教育报》上刊文指出:高校毕业生起薪期望过高易成就业“绊脚石”。

从高质量充分就业视角来看,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不仅会影响择业定位,还会影响未来职业发展。智联招聘对全国89170名2016届高校毕业生的调查数据显示(见图1.9), 2016届大学毕业生认为就业难的前三个原因依次是:期望值和现实之间落差太大(占25.4%)、大学所学知识无法满足实际工作所需(占21.0%)、对职场和职业信息了解不充分(占18.9%)。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首要原因是就业期望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实际表现为“就业不难,择业难”。

保留工资是大学毕业生期望的保底工资,是反映就业期望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影响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因素。因为保留工资与企业提供的工资差距对毕业生离校时能否落实就业产生影响,保留工资高将推迟就业时间、延长失业持续期。即使离校就业后,保留工资与实际工资的差距不仅反映大学毕业生期望的实现程度,是衡量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还会影响工作稳定性、工作转换频率、首职持续期长短,进而影响其未来职业发展。因此,本书采用大学毕业生保留工资落差来反映工资期望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在高质量充分就业视角下,旨在研究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图1.9 2016届毕业生认为就业难的原因

资料来源:智联招聘.2016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 [EB/OL].(2016-05-19). [2019-09-11]. http://www.jswt.com/2016-05-19/222403.html.

(1)大学毕业生填报的保留工资是否较好地反映了工作搜寻理论所界定的保留工资?大学毕业生填报的保留工资如何随工作时间而变化?

(2)与特定参照点相比,大学毕业生工资期望有无落差?大学毕业生对劳动力市场工资认知不理性吗?影响大学毕业生工资期望落差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工资期望落差是否延长了大学毕业生的失业持续期?随着失业持续期延长,大学毕业生找到工作的概率增加还是降低?

(4)工资期望落差是否会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后的工作转换和首职持续期?经常转换工作的大学毕业生首职持续期有何差异?

1.2.2 研究意义

通过回答上述问题,本书具有以下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首先,从理论上,本书整合了工资期望落差、失业持续期、工作转换与首职持续期的理论关系,构建了“四位一体”的分析框架。经验研究中,本书综合运用随机前沿模型、分位数回归、持续期模型和区间回归等方法,以获得更稳健可靠的经验证据来解释我国大学毕业生在校搜寻、离校搜寻和在职搜寻工作的艰难过程。本书从理论和经验上充实并完善了既有研究。不仅检验了调查获得的保留工资与工作搜寻理论界定的保留工资的一致性;还使用了三个不同参照点来评价工资期望落差,在分别研究保留工资、失业持续期和首职持续期的影响因素时,还控制了能力因素。虽然既有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一些进展,仅有少数研究考察了工资期望落差对大学毕业生失业持续期影响,但未考察工资期望落差对首职持续期和工作转换的影响,这正是本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次,从实践上,失业持续期和首职持续期是衡量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如果工资期望落差既影响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过程和结果,又影响就业后的工作转换和首职持续期,那么降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是必要的。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摩擦性失业问题,但并不能消除结构性失业问题。本书通过研究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期望落差,为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调整保留工资以及提升就业能力提供参考及依据,还为高校提升了就业指导服务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政府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减少市场搜寻摩擦,提高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匹配效率,促进大学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这也是在当前及今后较长时期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