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献综述

(一)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支出的相关研究

按照Keen和Marchand(1996)、Cai和Treisman(2005)等对公共支出的划分方法,行政管理支出提供的属于典型的非经济性公共产品,和其他公共支出相比对吸引流动资本无明显的优势。江克忠(2011)认为,行政管理支出具有双重属性:过多的支出不利于经济增长,同时有违中央政府的宏观政策目标,但能直接提高地方政府官员个人的福利水平。所以,地方政府及官员对行政管理支出存在两难选择。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社会结构等因素对行政管理支出也有显著性的影响。Cai 和Treisman(2005)认为,如果获取资源的能力差距过大,弱势地区看不到竞争成功的希望,便可能不参与其中。在晋升希望渺茫的情况下,他们会找寻其他的办法进行补偿,比如加大与自身福利更加密切相关的行政管理支出。何天虬(2018)认为,政府部门职能划分混乱,责任不明确,外部监督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导致了我国行政管理支出逐年上升。夏炎(2016)认为,我国政府财政支出膨胀的原因在于,财政支出管理不规范,控制不严,政府行政机构繁杂,财政供养人员数量多,致使人员经费支出过高。薛冰、杨宇立(2012)认为,政府管理体制的复杂性与经济发展不平衡都是影响各地行政支出水平差异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它与所在地区的经济水平、财政收支以及相关人均数值等关系密切。

总之,我国政府行政管理支出长期以来都存在超额的问题,腐败浪费行为较为泛滥,国家治理制度和管理体系都还有待完善。一些地方政府讲求排场、铺张浪费的现象屡禁不止,未经过深思熟虑便盲目投资,过度投资的问题也时有发生。因此,政府更应从客观和科学的角度,严格履行政府职责,优化行政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审计体制,促进行政事业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二)国家审计在地方财政治理中的相关研究

Daniel Kaufmann 和Aart Kraay(2007)认为,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对行政管理支出效益有一定影响,政府审计能够通过提高政府财务治理效率来降低国家治理的成本,从而有助于降低地方财政支出中的行政管理支出。施金霞(2016)指出,对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财政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可以有效降低地方政府行政管理费率,抑制地方政府支出规模,提高政府透明度。于珊(2017)提出,国家审计提高政府治理效率可以从行政管理效率、反腐败效率以及财政透明度三个方面来体现。国家审计的监督职能是一种法定职能,国家审计通过审计人员数量、审计意见采纳情况以及查出违规金额等审计力度的加大,可以提高行政管理效率。陈志广(2014)提出,地区政治影响力、县均行政官僚、地方财政分权等都促成行政管理费的扩张,其中政治影响力还对县均行政官僚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詹克钰(2018)提出,政府审计的揭示、建议、预防作用越强,越能促进中央与地方政府严格履行受托责任,建立健全国家治理体制,从而提高国家治理效率。黄溶冰、赵谦(2015)认为,政府审计对各政府部门的监督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政府反腐败效率。陆晓辉(2013)阐述了国家审计促使政府向公众发布审计结果、提高政府信息透明度的观点。

还有学者认为,审计机关可以通过披露被审计单位在履行公共支出职责期间的违规违法问题,追究责任人和责任单位的责任,一步步完善国家管理体制。也有学者认为,国家审计通过监控权力运行轨迹以及财政资金使用途径,在各种反腐手段无法奏效的今天,能够有效抑制政府腐败,提高政府信息透明度和政府治理效率。其中,朱荣(2014)利用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证实了国家审计在提高政府透明度方面发挥的积极效应。国家审计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一种有效治理机制,这一观点已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赞同。另外,有少数学者也为政府审计与财政安全这样的主题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如韦德洪等人(2010)实证研究了政府审计功能与财政安全的关系,得出政府审计效能可以提高财政资金运行安全性、效能性的结论。

在新常态背景下,审计机关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牢牢跟上党和国家重大政策的贯彻执行脚步。国家审计机关可以通过继续加大推动绩效审计发展的力度,加快发展跟踪审计、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科学、合理地思考政府的重大投资决策,细化审计计划和部署,将信息进行科学汇总,竭力提高资源的安全性、效率性、效果性,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来推动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与政府行政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基于此,本文研究国家审计与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支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大的意义。